- 时 间:
2016年12月26日 19:36
- 钓 场:
野塘
- 饵 料:
蚯蚓
- 鱼 种:
鲫鱼
偶然的机会,发现一处野塘,仔细观察,该弃塘约两亩,水中暗藏不少乱石和杂物,虽饱受多次蹂躏,还有不少鱼儿凭借天时地利逃过一劫。(高处俯视钓点)
岸边平视钓点,隐隐约约看到水中靓妹婀娜的倩影,哎呀一声,不禁倒吸一口闷气,水深不足三十公分,不好下手呀,苦煞我也。
经过多番缜密的思考,一个详细的方案初见雏形。回归传统钓法:串钩+跑铅+细线+蚯蚓,无漂拖钓的办法可行。野塘水浅,不会发生“大意失荆州”的闹剧。
雷厉风行是钓鱼人的共性,立马到蚯蚓基地备好饵料。
在不远处寻到金竹可做鱼竿,好漂亮的竹子,孩童时代爱不释手的玩物。
这一根不错,就是它了,随手选了一根笔直匀称的金竹做竿子,重新体验“土枪土炮”的原始时代。
制作一根鱼竿,对于一位“三级木匠”简直是举手之劳,三下五除二,妥妥当当。
绑好鱼线,双钩每枚挂上半截蚯蚓,二话不说,抛竿开战。对准鱼窝,连续十数竿,鱼儿在饵料傍乱串,掀起一团团浑浊的漩涡,手握的鱼竿丝毫没有接收到咬钩的迹象。怎么回事?问题又是出在哪里?一连串问号在脑海里翻腾……
哦!淤泥过厚,鱼儿未能发现美味“腊肉丝”。果断换一组蓝刀钩,底三枚挂饵,上三枚空钩,来一个“三十六计之拖钩计”,立刻展现成效。
鱼线轻轻一蹦,鱼竿微微一震,提竿收线,一条奶非蹦蹦跳跳荡回岸边。
甩竿再战,轻轻抬竿,缓慢往回拖线,转瞬间鱼线不停颤抖,哈哈!起竿收鱼,又一条奶非落入囊中。
空钩一击而中。
饵料也是正中下怀。
呵呵呵!一箭双雕,十分难得。
又一枚四指中非,拉拉扯扯,分量越来越重。
再接再厉……奶非虽小,五脏俱全,如此的频率确亦能乐在其中。
又一个双飞燕……将近一个小时狂拉轻挑,好像处于“白热化”的时代。
一阵狂扯,急忙提竿,空空如也,仔细看了看,六钩剩五,唉切线了Mai Ga,美好故事都有一个惊人相似的结局,绝对不是套路。但也是这个理,不然续集又从何下笔呢。
此战共获罗飞36枚,其中四指非6条,余下都是奶飞,逃之夭夭的那个家伙,到底是什么货色,不得而知。如果有缘,期待下次揭晓。
分享到
0个赞
沙发观赏
看了好像回到孩童时代
竹竿,蚯蚓
是的,有同感!





第一时间感谢
@文哥堪称“巴铁”


巴铁
巴铁
小時候也是過著這樣的快樂時光~~

很是怀念





好手艺,童年时代的玩物
重温旧梦

,谢谢仁兄赏贴


还差高粱杆做漂


还有牙膏皮,没有连接器单钓
鱼钩有耳

太对了,哈哈!干一杯
干杯
哏喽


沙发
谢谢仁兄赏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