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排钓鱼:渔具与鱼饵选择指南
一、 渔具选择
1. 筏钓竿
· 长度:在鱼排上操作,选择1.5米至1.8米长度的筏钓竿最为适宜。一个简单的判断标准是:你手持钓竿伸展手臂时,另一只手能够轻松触碰到竿尖以外的钓线即可。
· 调性:竿尾越细软,灵敏度越高,适合捕捉微弱的咬口信号;硬调性的竿子则在控鱼时更有力,适合应对体型较大的鱼或者需要快速将鱼提起的情况。
2. 线轮
· 筏钓轮:这是专为筏钓设计的轮子,要求转动极其顺滑。在中鱼时,通常直接用拇指按压线轮来控制出线。
· 小型纺车轮:这是一种非常通用的选择,其泄力系统更容易操作,在应对大鱼冲击时能提供稳定且平滑的出线。
· 前打/筏轮:这种轮子主要用于“微铅钓法”,同样要求出线顺畅,以便感知细微的鱼讯。
3. 钓线
· 主线:主要采用细线策略,通常使用2号到4号的碳素线。如果目标鱼体型很大,可以适当增加到5号至8号。PE编织线传递信号更直接,而尼龙线则更具隐蔽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 子线:子线的号数应比主线小1号到1.5号。碳素线由于其出色的耐磨性,是作为子线的理想材料。
4. 钓钩
· 钩型:千又钩、伊势尼钩等都是常用的钩型,要求钩尖必须锋利,钩条强度要足够。
· 大小:根据目标鱼的大小来选择,例如,千又1号至3号可以应对一般体型的鱼,而5号至10号则用于对付大型鱼类。
二、 钓组配置
鱼排钓鱼主要有两种钓法:
1. 定层钓法
· 这种钓法适用于在固定的水层垂钓或进行底钓。
· 它使用太空豆来固定铅坠的位置,可以采用双铅坠的方式来减少子线缠绕。
· 配合使用长尾浮漂,适合在确定有鱼的深度耐心等待。
2. 微铅钓法
· 这种钓法用于在全泳层搜索鱼群,主要攻击活动在中上层的鱼类。
· 它使用开口夹铅,可以根据鱼群所在的水层深度随时、快速地调整铅重。
· 依靠观察竿尾的弯曲度来判断鱼是否吃饵,操作非常灵活。
关于铅坠的使用要点:
· 铅坠的重量需要根据水流速度来调整,从无流时的3克到大流时的8克或更重。
· 可以采用“活铅”设置,让铅坠能在两颗太空豆之间滑动,这样鱼在吃饵时,信号传递会更清晰。
· 子线的长度也需随流速改变:流速快时,子线应调短(例如10厘米左右),防止过度飘荡;流速慢时,子线可调长(可达80厘米),让饵料自然摆动。
三、 鱼饵选择
鱼饵的选择主要针对不同的目标鱼种:
· 针对鲷科鱼类(如立鱼):推荐使用青红虫、南极虾、经过蜂蜜腌制的虾肉、蟹肉或蟹膏,以及商品筏钓饵料。
· 针对石斑鱼、红友等肉食性鱼类:活虾、活的小螃蟹、小海鱼、鱼肉块、小鱿鱼等活饵或鲜肉饵效果极佳。
· 针对鲻鱼、臭肚等杂食性鱼类:南极虾、蜜制虾肉、颗粒饲料、自制的面饵都是不错的选择。
· 针对草鱼、鲤鱼等淡水鱼种:可以使用玉米粒、麦粒、饭粒、蚯蚓以及商品饵料。
季节与时间考量:
· 在寒冷的季节(冬季和春季),宜选用腥味重的饵料,如蚯蚓、红虫。
· 在温暖的季节(夏季和秋季),则更适合使用味道自然的清淡型饵料,如玉米、麦粒。
· 白天作钓,可选择5到10米的深水区;夜晚作钓,鱼往往靠边,3到5米的浅水区反而是好选择。
自制蜜制虾仁方法:
1. 将鲜虾去头去壳,留下完整的虾仁。
2. 撒上少量盐,静置约1小时,使其脱水。
3. 用蜂蜜完全浸泡虾仁,然后密封放入冰箱冷藏。
4. 出钓时按需取用,保持饵料的新鲜度。
四、 实用作钓技巧
1. 下沉控制:投放钓组后,要控制其缓慢下沉。一手持竿并用手指压住钓线,另一手缓慢地释放钓线,避免过快下沉导致钓线缠绕。
2. 打窝策略:通过间断性地向钓点撒入颗粒饲料、玉米等窝料,在水中形成一个立体的诱鱼区,起到引鱼、诱鱼和留鱼的作用。
3. 引逗手法:尤其是针对翘嘴鲌等具有攻击性的鱼类时,要不时地轻轻提起和放下钓竿,让饵料呈现出活动的姿态,以此吸引鱼儿攻击。保持一定的提逗频率,让饵料动态自然。
4. 探索水层:不要只固守一个水层。应主动地、不断地探索不同的深度。在遇到赤潮或低气压天气时,鱼群可能会上浮到较浅的水层。
5. 手丝钓法:除了用竿,在鱼排上也可以直接使用手丝钓法。
· 使用20号到60号的粗线,配以8号以上的大钩。
· 活虾尽量选大个的,挂在虾枪或虾尾位置。
· 将饵料下放到接近水底,但不要完全贴底的位置。
· 每隔半小时到一小时检查一次饵料的活性状态,及时更换不新鲜的饵料。
希望这份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选择和搭配渔具鱼饵,祝你在鱼排上收获满满!
分享到
0个赞- 钓友回复0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