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龟,那是一种复杂的情感交织,绝不仅仅是“失望”二字可以概括的。
如果用一段话来描述,那感觉大概是:
从日出到日落,你心怀虔诚地与一片水域沉默对话。你的眼睛像探照灯一样扫过浮漂或竿尖,不放过任何一丝风吹草动。你调动了所有经验和知识,换了钓点,换了饵料,调整了钓法,然而水面之下却像一片死寂的荒漠。当夕阳西下,你收起干干净净的鱼护,感觉收起的不是装备,而是一整天的期待和投入。回去的路上,你会觉得脚步格外沉重,连空气都变得粘稠起来。
这种体验,可以分解为几个深刻的心理阶段:
第一阶段:充满希望的黎明
在出发前和刚开始作钓时,内心是充满幻想的。你会想象连杆爆护的场景,想着今天一定能打破纪录,甚至已经在脑海里盘算着如何向朋友炫耀。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会让你心头一紧,以为是“鱼口来了”。
第二阶段:怀疑与挣扎的中午
当长时间没有口时,内心戏开始上演:
· 怀疑自己:“是不是我的饵不对?调漂调错了?线组用大了?我技术真的这么差吗?”
· 怀疑环境:“这水里到底有没有鱼?是不是被电工网民扫荡过了?今天天气太闷/太阳太毒/风太大?”
· 开始“作法”:你会开始疯狂尝试各种方法——换饵、换钓位、打更多的窝料,甚至会在心里默默许下一些“要是现在上鱼,我就……”的誓言。
第三阶段:麻木与哲学思考的下午
希望像阳光一样一点点消逝。你从全神贯注变得有些麻木,开始不再紧盯着浮漂,而是开始发呆,观察起天上的云、岸边的草、水面的波纹。你的思绪飘远,开始思考一些哲学问题:
· “我为什么要来这里浪费一整天时间?”
· “等待的意义是什么?”
· “也许钓鱼的本质,就是一场注定多数时候会落空的修行。”
第四阶段:接受与反思的黄昏
当彻底认清今天“空军”(空手而归)的事实时,一种奇特的平静感反而可能会降临。你不再挣扎,开始慢条斯理地收拾装备。内心充满了五味杂陈的总结:
· 挫败感:这是最直接的感受,投入了时间、金钱和精力,却毫无产出,像一拳打在棉花上。
· 不甘心:“就差一点了!”“如果我再多待一小时……”“如果我用那个颜色的饵……”
· 自我解嘲:熟练的“空军”会开始自嘲,在钓友群里发个“喂鱼标兵”、“环保大使”的表情包,用幽默化解尴尬。
· 诡异的充实感:很奇怪,尽管没钓到鱼,但你确实在户外待了一整天,呼吸了新鲜空气,看到了日出日落,让大脑彻底放空。你仿佛什么也没得到,又仿佛得到了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最终,这一切会汇集成一种独属于钓鱼人的豁达与执念:
嘴上说着“再也不来了”,心里却已经开始分析今天失败的原因,查看着明天的天气和潮汐,默默地为下一次出钓做准备。
因为真正的钓鱼人明白,“空军”才是常态,爆护则是偶然的恩赐。 那空空如也的鱼护,承载的从来不只是鱼,而是希望、耐心以及与自然博弈的过程。正是这无数次落空的期待,才让那偶尔来临的沉甸手感,变得如此刻骨铭心、令人疯狂。
所以,钓一天没钓到鱼是什么体验?——是修行,是故事,是下一次出发的最好理由。

分享到
0个赞
写的好

谢谢夸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