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长沙突遭寒潮,北风卷着湘江的水汽直往骨头缝里钻。张总裹着加绒冲锋衣,在国道上把五菱宏光开出了越野车的架势。「啧,走高速多费油啊,省下的钱够买两包新鱼钩。」他瞟了眼副驾上的卫星地图,望城郊外某废弃农家乐的「野塘」标记,在屏幕上幽幽闪着蓝光。
锈迹斑斑的铁门上,血字木牌在风中摇晃。张总举起钢管摆了个「白鹤亮翅」,却见草堆里钻出条黑白花的土狗——刚断奶的奶狗崽子龇着米粒大的牙,嗷呜声活像打喷嚏。张总愣了半秒,突然对着手机直播镜头正色道:「诸位钓友,这是战术性威慑!」说着掏出包里吃剩的酱板鸭,小狗瞬间摇着尾巴贴上来舔钢管。
荒草丛生的水塘静得瘆人,张总却像回了快乐老家。3.6米竿挂红虫钓鲫鱼,4.5米竿挂麦粒守鲤鱼,6.3米长竿甩向芦苇深处「打游击」,嘴里还念念有词:「一米四浅滩?嘿,冷水聚鱼窝,黑鱼就爱这种温差!」
两小时不到,塑料桶已装满扑棱棱的鲫鱼。张总盯着小麦穗鱼忽然咧嘴一笑:「钓友们看好了,小鱼闹窝别心烦——」说着把活鱼往倒刺钩上一穿,「啪」地甩入水中:「这招叫生物警报器!黑鱼最爱捡现成的!」
话音未落,6.3米竿猛然弯成满月。「中!」张总拧腰抽竿,鱼线割裂空气的尖啸惊飞一树寒鸦。乌黑发亮的蛇形身影被直接挑上岸,直播间弹幕瞬间炸锅:「卧槽教科书级抓口!」「说好的鲫鱼塘呢?张总莫非会鱼语?」
暮色四合时,张总在塘边架起露营灯,从保温杯里嘬了口枸杞茶:「为什么我笃定有黑鱼?看这塘边芦苇断茬——」他捏起半截枯茎,「黑鱼捕食惯用死亡翻滚,像这种斜切口,十米内必藏伏兵!」
深夜十一点,第二桶黑鱼压得塑料提手吱呀作响。张总收拾钓具时,忽然用钢管戳了戳泥地:「老铁们猜这是什么?」镜头凑近——几枚褪色的鱼钩和矿泉水瓶散落草丛。「二十年前也有高手来过啊……」他仰头灌完最后一口茶,踏着月光钻进五菱宏光:「走!回家给老婆炖酸菜鱼去!」
翌日,「望城废墟一夜钓空两塘」的传说登上钓鱼论坛头条。有网友晒出卫星地图对比:「张总钓完第二天,这塘水位降了二十公分!」更绝的是三个月后,某黑鱼养殖场老板哭诉:「我家越狱的种鱼全没了!」
自此江湖盛传:张总出征,水族减丁。但每当有人问起那晚究竟钓了多少斤,张总只是神秘一笑:「不可说,不可说——」
分享到
0个赞- 钓友回复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