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赶上月圆之夜去钓鱼,发现鱼口明显变差,浮漂像定海神针,窝料打下去如石沉大海,就连平时贪吃的鲫鱼、鲤鱼都仿佛集体 "消失" 了。
老钓友常说 "十五不钓鱼,三十空欢喜",这背后究竟藏着什么科学原理?
农历六月十七,晚上潏河公园,满怀信心,打了三个杆,除前期几个黄辣丁,基本没口,尤其是晚上12点以后,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可能是因为我掉的浅的原因,基本停口
鱼类和人类一样,体内存在一套精密的昼夜节律系统,通过感知光线变化调节活动周期。月圆之夜的强光照,会打乱它们的生活节奏,鱼类天生的避光习气就让它们变得敏感。
如果有知道详情的钓友们,请回复,聊一聊
分享到
0个赞
是的,多年前我特地研究了一段时间。不过遇到一次,大月亮开口还不错,基本月圆之夜都是不好钓的
月亮太亮,鱼儿不敢靠岸边觅食,手竿很难作钓,抛竿尽量抛远、深水区,有打窝船最好!选择避光的大树,桥洞……
这个不一定。有一天晚上我钓了六七条鲤鱼。总共十几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