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露珠还未散去,晨光已悄然爬上树梢。我背着渔具,沿着蜿蜒的小径走向那片熟悉的野湖。空气里弥漫着青草的清香,远处传来几声鸟鸣,仿佛大自然在轻声呼唤。这便是野钓的魅力——在喧嚣的都市之外,寻一片静谧之地,与自然对话,与时光静坐。
野钓不同于人工鱼塘的规整,它是一场与未知的邂逅。我选择一处水草丰茂的岸边,支起折叠椅,架好钓竿。渔线在指尖缠绕,铅坠轻坠水面,浮标随涟漪起伏,像一叶扁舟在湖心摇曳。准备工作看似简单,却需讲究:钓点要选水流缓处,饵料需根据季节更换,线组粗细也得依目标鱼种调整。这些经验是无数次实践换来的,如同生活里那些需要摸索的智慧。
等待鱼儿上钩的过程,是最考验耐心的时刻。有时湖面静如镜面,浮标纹丝不动,仿佛时间被凝固。此刻,我常望向四周:蜻蜓点水激起涟漪,芦苇丛中偶尔窜出几只野鸭,风掠过时,荷叶轻摇,送来阵阵清凉。即便许久无收获,这份宁静也足以慰藉心灵。野钓教会我,并非所有等待都会有结果,但享受过程本身便是收获。
当然,惊喜总在不经意间降临。忽然,浮标猛地一沉,钓线绷紧!我迅速提竿,手感传来一阵挣扎的力道——是条鲫鱼!它在水面翻腾,银鳞闪烁,宛如一颗跃动的明珠。经过几回合的较量,终于将它收入鱼篓。那一刻的喜悦,胜过任何物质的满足。有时也会遇到狡猾的鲤鱼,它们试探饵料,多次假咬钩,需要以静制动,等待最佳时机。这种博弈,仿佛人生中与困难周旋的缩影。
野钓亦是与自然共生。我从不贪多,钓够几尾便收竿。留下的鱼儿继续在水中繁衍,水草依旧茂盛,鸟鸣依旧清脆。这片湖泊不是猎场,而是共存的家园。偶尔遇到其他钓友,彼此点头微笑,无需言语,默契共享这份静谧。夕阳西下时,收拾渔具,带走垃圾,不留痕迹——这是野钓者的守则,也是对自然的敬畏。
暮色渐浓,我踏上归途。篓中的鱼儿鲜活跳动,而心中沉淀的,却是更珍贵的东西:对自然的感悟,对耐心的锤炼,以及对简单生活的珍视。野钓之乐,不在鱼,而在心;不在得,而在静。当都市的浮躁被湖风拂去,留下的,是生命最本真的模样。
或许下次再来时,湖水涨了,钓点变了,但那份期待与宁静,永远如初。野钓,是一场与自然的约会,永不失约。
分享到
0个赞
野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