铧尖处:水库的铧尖是岸边向水中的凸出部位,前方多是鱼游过的必经通道,位于库水底部深浅相接处,鱼儿进可觅食,退可躲避危险,是鱼群活动的绝佳之地
洄水湾:水流使上下层水中的氧发生改变,含氧量增加,同时还能进行生物质交换,带来鱼儿所需的食物,是鱼儿常活动之处。
进出水口处:不仅进行有机质食物的交换,而且水的流动使这些地方富含氧,吸引鱼儿聚集,但要注意水流对钓法的影响1。漫滩处:在阳光直射下升温快,春季时鲫鱼、鲤鱼等鱼种会从深水区游至漫滩处舒展身体、觅食嬉耍1。
按环境选位
草窝处:“春钓不钓草,等于瞎胡跑”,草窝是鱼儿天然的躲避危害处,也是其繁育后代、觅食的主要场所,还富含草籽、浮游生物等鱼儿的食物1。石块树枝间:乱石块和倒入水中的枯树枝处有安全保障,鱼儿愿意躲藏在此,同时库底的石块、枯树枝还可滋生微生物,为鱼儿提供食物1。
桑果树下:春季桑果树下的水底有成熟的桑椹、鸟粪、虫子等,为鱼儿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而且库边桑果树的根节是鱼儿躲避的天然屏障1。
按天气选位3
晴天:选择日照时间长的地方,如浅滩、进水口附近等水温升高相对较快的区域。若连续晴天后突然降温,不宜选择下风口或太靠近进水口的位置,应选背风或偏风处的滩,且选择大面积浅滩中水相对较深的地方。刮风天:钓位尽量选择在下风口,水面的浮游生物会被吹到下风口,而鱼一般会逆流而行,也会游向下风口,此处食物丰富,容易聚鱼。细雨天:气温尚低,鱼比较好钓,但人会不舒服。此时宜选浅水区的浑水区域,因雨水冲刷会使浅水区变浑,食物也会增多,吸引鱼儿前来觅食。
分享到
0个赞- 钓友回复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