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声明:这里不是世界著名卡点意大利水上之城威尼斯,不是东方威尼斯——历史文化名城——贵州镇远。这里是自我定义的地图上难得找到的黔东南小羊昌威尼斯,一座名符其实的苗家水上之寨。如图所示:
这个苗寨叫“嘎几央”,近二百户800多人,有韦、杨、吴等姓氏杂居,地地道道的山民,厚道淳朴,热情好客,他们除了苗族节假日和民风民俗外,他们还过水族“水端节”(是水族同胞最热闹的一个节日,相当于汉族春节),隆重热闹,斗牛、斗鸡、斗鸟、唱山歌、跳芦笙等文化活动异彩纷呈,节日当天远近亲朋好友悉数登场,喝米酒叙旧情,其乐融融,好不热闹。寨脚是一坝梯田,层层叠叠倾斜而下,直至河底。每到秋天,阳光之下,金黄稻穗,丰满壮实,雄浑壮观。祖祖辈辈就是靠肩挑背扛的劳动方式,在这里生存生活,世世代代繁衍生息。
而如今,经过政府投资建设旅游水库,寨脚那片田土完全被淹,政府以民为重,交通、搬迁、田地等征补及时到位,水库得以顺利建成。蓄水之后的水库不仅成为钓鱼天堂,苗寨也因此变成了一座孤岛,进出苗寨的行人车辆都要依桥而过,从坝上远望,苗寨活脱脱成为了珠江上游的一颗水上明珠,叫苗寨“威尼斯”实不为过。随着村寨旅游的逐渐火热,“威尼斯”人的生活将会芝麻开花节节高。
阳光还没穿透云层,中午阴暗的底线并没有变。车停在吊桥公路边上,拿好钓具走了约600米的样子,来到寨脚一口从未干涸的水井旁边残垣断壁的拆迁房处,打算在此安营扎寨试钓一番。从残断的板壁、破旧的土罐、灶台、木窗的痕迹中,不难看出拆迁工作的不易,老百姓家舍情愁以及顾全大局支持建设的新时代精神面貌。
因路过垂钓,所以并没有充分准备,就将就随车的蚯蚓和神窝窝料,钓获并不考虑。一棵6.3m手竿搭1.5主线1.0子线金海汐双钩,吃铅1.7克,平水调漂,挂上蚯蚓后钓1.5至2目,初春嘛气温还不高,坚持以灵为主要漂相,便于抓口提竿。据老乡说,下面是块稻田,不宽但细长,多打则翻下另一田块,打少则容易挂埂上的刺蓬。水深约2米,一级的北风不算猛烈,没有形成大浪,漂相十分淸晰。两把苞谷神窝精准投到漂尖处后便耐心等候游鱼进窝,期待漂尖的抖动,在这空档期间,一边刷抖音快手一边斜眼盯漂,眼睛在漂尖与手机间不停移动,一会是讨薪事件,一会两会新闻;一会是巴以冲突,一会又是俄乌战争。我也不知道来来回回是多久,当突然想起看漂时,才发现漂不见了,漂呢?在哪里?仔细端详,我才发现竿尖向左弯曲,漂也扎进水里。于是立马提竿:中鱼了。当拉到岸边才发现是条6两左右的黄金板鲫,肥硕健壮,很是漂亮,接下来连上4条,我共获5条(另3条是钓客X所得),一会上图,各位钓官自评。钓鱼人有个感受:等鱼入窝感觉特慢,鱼咬钩后时间总是走得很快。这不?时间的指针又到了下午5:30点了,于是与钓友X收竿,暂别苗寨威尼斯回家。
小编注:此贴文字较多,推首页鼓励发贴人,让更多钓鱼人感受秀美风景,但钓鱼相关的内容不多,且不能确认是否为完全原创,暂不加加精,不奖励金币和贡献值。
分享到
0个赞
不精不奖是对的,不然找小编麻烦
好鱼获
个人觉得这个帖子可以奖励了,图片文字都比较丰富
雁过留声,
不讨奖励。
在什么地方,给个定位
你展示的是什么东西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