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有兄弟私信问我,三种饵的区别和特点,今天抽点时间写个自己的心得。
1,T尾特点:轮廓摆幅最大,短距离摆动夸张;模仿的是水底的虾子和泥鳅一类的小鱼。
适合上下搜索,像鳜鱼这种贴底躲要石缝中的鱼种,用T尾小挑小落效果最佳;
流水中的环境中,用T尾大挑大落作钓翘嘴最佳。
2,卷尾特点:轮廓摆幅适中,匀收摆动稳定,如果确定过对象鱼的捕食水层,精准搜索该水层,咬口率会非常高。
适合搜索没有流水,或者缓流的河道;
卷尾模仿的是小虾,搜水草边,或者桥下的桥墩效果会很不错。
因为摆动幅度不大,所以小体型的鱼也敢发起攻击。
3,针尾特点:轮廓摆动很小,模仿的是非常小的小鱼。
因为摆动小,一般的路亚鱼种对针尾几乎没有警惕。针尾的适口性好,体型很小的鱼,或者活性不高时用针尾会减少咬口不中的情况。
针尾的摆动小,诱鱼性有限,不适合大范围搜索,仅适合小范围精准搜索作钓。
针尾翘嘴捕食水层接近水表,看到捕食位置后用针尾搜索有时会有奇迹。
针尾搜索水草边,模仿小鱼,作钓青梢的效果会很高。
针尾在短距离内摆动不夸张,对于流水区,或者需要短距离内夸张姿态诱惑的能力有限,像针尾搜索底层的效率就不会太好。
以上内容为个人经验,带有很大的主观性。
如果有不同意见的兄弟欢迎评论区指出,谢谢
如果感觉有用,或者想自己尝试下的,兄弟们可以收藏起来。
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可以私信。
分享到
0个赞
学习了
客气了兄弟,估计整个app里面就没几个对这个感冒
没法感冒,用啥杆用啥轮还没整明白呢。谁还去研究叉尾卷尾T尾有啥区别。区别肯定是有的,但是没有那么绝对。在使用过程中也只是根据情况推断用什么饵。也就是我们自己瞎琢磨,毕竟咋们都不是鱼。说白了就是概率问题。去黑坑,你用什么饵均能上鱼,有人只挂根钩子都能咬口,你说有啥规律可寻吧。野钓的话,鱼警惕性更高是真的。在不同水深,不同时间,不同标点,不同气温,不同气候,均会出现不同情况。钓无定法,路亚没有大师,只有出勤率。
其实只要鱼吃的下 它能发现追的上 不管什么饵都吃的 我以前打黑软虫加子弹铅跳底还上过鳜鱼
前提是发现饵,而且能吃的下;但是有时候摆动过大,整个饵摆动的轮廓太大,个体不够大的鱼不敢捕食
放心 鱼通过侧线找食物 而且鱼也有视觉
大师中的大师


兄弟过誉了,谈不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