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打不打窝这个问题大家是不是都遇到过?钓鱼人常说:要想钓的多,就得先打窝!要想鱼上岸,还得粮食换!钓鱼不打窝,钓也钓不多之类!很多很多!古时也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就说明要想有好的效果,起码要有好的铺垫,也充分说明了打窝的重要性,下面我们就随便聊聊钓鱼打窝的点点滴滴。
平常去钓鱼是用的那种方式打窝?打下去的窝料在水底散落的面积有多大?我们打了窝守钓大鱼一口没有难道真的是大鱼就没来到窝点吗?还有拉饵抽窝,我们边钓边诱很多时候效率比较高,难道真的是节奏把握好的原因吗?这是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是用羽毛球式的定点打窝器还是天女散花式的打窝勺还是沉底打?我们一个一个来聊聊,只是随便瞎聊聊!
先说定点打窝,也就是用羽毛球型的打窝器。
一般用这个打酒米的居多,用这个打窝想过没有,酒米下落到水底时的散落面积有多大?
我这种羽毛球式的定点打窝器,装上窝料,不管是酒米,小麦,玉米还是五谷杂粮和颗粒之类的窝料,窝料一入水瞬间都有一个反向蘑菇状扩散,也就是窝料一入水就不是那么集中了。并且比重越大的窝料,打下去会越集中,散落面积就会越小,也就更考验我们的抛竿准确度。
打窝勺天女散花式打窝,这个就有点乱枪打鸟的意思,我打的比较分散比较广,窝料散落开的区域大,让鱼在下面更大面积的搜寻实物,而且小范围内还吃不饱。
一般野钓打窝都很随意,没人会在意这些细节,更不会关心打下的窝料在水底散落的面积,主观上也不认为这对做钓有什么大的影响。冬天估计还有点在意,到夏天根本无所谓了,又时认为窝打偏也不要紧,下竿多抽几下就能把鱼诱过来。
诱鱼进窝过程中的鱼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它一定会先从窝子周边的窝料开始吃,尤其是大鱼,它的警惕意识很强,根本不会贸贸然就去窝子里大口大口吃,越是大鱼吃“窝边草”的特性越明显,它要不断试探,这就是为啥有鱼蹭线的信号了。
只不过平常打窝都是先诱来小杂鱼,只不过小杂鱼没有了警惕心之后就变得杂乱无章,甚至疯狂抢食。这样说来是不是窝料在水下散落面积越大,大鱼吃我们钩子上的饵料几率相对也就变小。有时打窝勺打玉米守钓大鱼甚至一天没一口。
用这个思路看待下一个问题,拉饵抽窝!
拉饵抽窝我们边钓边诱有时候效果更明显也更好,即使窝子打的有点偏,我们用拉饵过搓饵做钓掌握好节凑把我好频率,一样可以把鱼诱过来。一方面固然有所说的饵料,动态,持续性强这些原因,但是饵料落点相对集中,鱼诱过来的也相对集中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还有就是打隔夜窝!这个就得打重窝,长时间守钓才能出效果。
我亲身经历过的一件事,夏天有次跟朋友去钓鱼,离我们五十米远处有个小回湾,有个钓友做到钓位就直接一包五谷杂粮打窝,看样子就是奔大鱼去的,做钓过程中还时不时的用打窝勺抛下去点麦子,两个多小时一口没有,忽然接一个电话就准备匆匆忙忙收了,收之前又打了一袋五谷杂粮,这架势肯定明早来钓。第二天朋友也早早的就来了,想趁那师傅打的隔夜窝偷驴一条大鱼,谁知那师傅也是早早的就来守了,结果从早上守到快吃午饭一口没有,朋友跟那师傅都认为这窝子打瞎了,真没鱼,他们收了之后来个钓友开始钓,下竿就中了一条三斤多的大鲤鱼,你说这搁哪说理去!
就是跟大家瞎侃,写的不好大家也别见怪,刷到的钓友动动你们发财的小手给小弟点个赞,我这里先行谢谢了!
分享到
0个赞
不错。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