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初,气温6一18度,临沂大学环校水沟几乎每天早晨鱼都浮头,主要是鲫鱼,也有其他鱼种。越是晴朗的天气,浮头现象越严重。连续观察几天,得出如下结论,是否科学,请钓友指正。
整条水沟几乎长满水花生,没有水花生的地方,水面漂长着密密麻麻的浮萍。从植物生长光合作用考虑,这些水生绿色植物,白天需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水中溶氧量增高,故出太阳二至三个小时后,鱼沉入水底,午后鱼好钓。
夜晚没了阳光,植物需要维持自身机能,就是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把有机物氧化分解为无机物,放出二氧化碳。随着二氧化碳排放,到天明达到最高浓度,鱼缺氧,开始上浮。
有高见的钓友,欢迎探讨
分享到
0个赞
有道理,所以开草洞增加溶氧,鱼容易进窝,垂钓时适合多提逗,刺激鲫鱼主动索饵
可以考虑打浮,开口的话会连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