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凉,又到了钓大板鲫的季节。
俗话说,“钓鱼不钓草,等于瞎胡跑”,这是众多钓友公认的一条真理。特别是鲫鱼,最为恋草,所以要想钓鲫鱼,一年四季都不要离开水草。
那么,鱼类为什么喜欢水草呢?主要有以下因素:
1、有水草的地方食物丰富。
在有水草的水域里,生存聚集了太量的微生生物、各种小鱼小虾等,在水生生物的食物链里,可以提供足够的食物,来保障自己的生存需求。另外,水草也本身就是很多鱼类的食物,这也是为什么说水草之地鱼多的原因。
2、有水草的地方对于鱼儿来说有安全感。
水草对于鱼类来说是天然的屏障,既可以躲避陆地上的天敌追杀,又可以有效地避开水生生物的追杀,从而使鱼儿觉得更有安全感,鱼儿当然喜欢待在这里。。
3、水草是水温的调节器。
水草另一个作用就是冬暖夏凉。在炎热的夏天时,水草可以为鱼类遮阳避温,属于比较凉快的地方;到了冬天,有水草的水域又比没水草水域的水温高一些,鱼类是天气变化的感知专家,冬天都会往水温高的地方越冬。
另外,水草丛生的地方便于鱼儿产卵,水草产生的氧气,更利于鱼类的生长发育,
那么是不是只要随便找个有水草的地方作钓,就会有不错的鱼获?答案当然不是,如果你选择的水草位置不正确,不但不会有好的收获,还会适得其反,让你一无所获。
现将自己多年来钓草的作钓经验与大家分享,希望对钓友们有帮助。
个人觉得,钓水草要注意以下几点:
1、稀中钓密,密中钓稀。
一般来说,水域中水草稀疏,我们要尽量选择水草密集的地方,因为这样的位置鲫鱼会觉得更安全;如果是水草非常密集的区域,一般来说水里的溶氧量是受到影响的,这时我们就要选择水草稀疏的地方,因为稀疏的地方一般来说氧气丰富而且利于鲫鱼的活动。
而且一般情况下,浑水钓稀,清水钓密;晴天钓密,雨天钓稀,道理和上面是一样的。
2、水深钓近,水浅钓远。
作钓水域如果水深的话,由于深水和水草的双重遮挡,让鱼儿即使靠近岸边也难以察觉岸边的影响,再加上靠近岸边,岸边的小虫、植物种子等落入水中能带来丰富的食物,所以鱼儿喜欢在岸边活动,这时我们钓近的话,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但如果水浅的话,岸上的人影、声音,给鱼带来不安全的感觉,鱼儿这时会远离岸边,所以这时我们应该钓远。
3、春秋钓浅,冬夏钓深。
“春钓滩、夏钓潭”是我们每个钓友耳熟能详的。春天,浅滩水草处水温升得快,食物丰富,是鱼儿觅食、嬉戏、产卵的理想场所,所以钓浅是我们的不二选择。
而冬夏季节,由于浅处的水温过冷或者过热,对鱼的影响比较大,所以这时选择的钓位会深一些。当然,这里的“深”只是相对而言。
那么,钓草可以采用那些方法呢?我觉得可以采用以下一些作钓方法:
1、钓草洞。
“草洞”就是水草中间的光水区。钓草洞我觉得最好的是天然的草洞,因为天然的草洞附近一般来说含氧量足,鱼儿长期在此活动,喜欢这里的环境。
其次是自己掏草洞,用相应的工具在草上掏一个洞,洞的大小以作钓时不挂草,又不妨碍上鱼为宜,草洞不可太大,否则容易引起鱼的警觉。
2、钓草边。
无论是什么季节,草边都是鱼儿活动的必经之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鱼道”,鱼儿要去水草中觅食,必须要经过草边,所以,一般来说,水草边的凹位是垂钓鲫鱼比较理想的钓点。选择钓点时可以离水草远一点,30厘米左右的距离比较合适,太近了容易挂草。
3、钓水草间的空隙。
水草间的空隙兼具了草洞和草边的优势,这些地方夏天能够纳凉避暑,冬天能够保暖,并且还能提供充足的食物,所以也是不可多得的好钓位。
说了这么多钓草的优点,但有一种情况,我们一般是不钓草的,那就是夜钓。
因为晚上水草中能见度低,不适合鱼儿觅食,而且晚上对于鱼来说白天的所有不安全因素都不存在了,所以鱼儿这时喜欢离开水草,在光水区活动。
以上只是个人的一点心得,不一定正确。
所谓“钓无定法”,垂钓过程也是一个发现过程,永远不局限在固定思维里,敢去尝试,才能有所收获。
码字不易,喜欢的支持一下,不喜欢的勿喷!
逸远居士原创首发
分享到
0个赞
说的太到位。谢谢您的分享。学习了。
这篇我好像以前在哪看过
原创首发,道理都是一样的。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