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饵钓快鱼和谷麦玩的有点腻了,最近在思考如何更加的从更本质的角度去钓鱼,以及如何钓大鱼。某种意义上,这两者是同一个问题——立从鱼和自然的角度去看待钓鱼,同时把每个环节进行优化。
钓鱼人做来做去无非就是择时 择地 诱鱼 留鱼 做钓 上鱼这些,
那么从鱼的视角呢,对应的应该就是栖息觅食产卵洄游等活动对应的气候时间和水域决定了我们择时择地,觅食的喜好和习惯决定了我们诱鱼和留鱼,吃食的习惯决定了我们做钓和上鱼。
最近愈发觉得野钓不同于黑坑和竞技,应该更加的顺应自然,化繁为简,每个环节都尽量的贴近鱼的自然情况,应该会事半功倍。
想到了就开始实践下看看,钓鱼应该是最没有定数的事情之一了,只有实践出真知,而不是迷信某个人的方法或者某种钓法或者某种饵料。作钓时间上反思了下所有的钓鱼经历,发现鱼其实对气候和水情最关注,鱼是没有春夏秋冬白天黑夜概念的,这一点从这么多钓鱼经历中非常确定,所以以后要尽量选择在鱼最舒服的时候进行作钓,就像昨天晚上这样的温度和气候,非常的舒服。然后就是从鱼如何觅食上考虑,在自然环境里,应该是自然而又特别的,把窝料从老坛改成了自己煮的红薯,什么都不加,我认为自然环境鱼能找到熟红薯已经很难得了,饵料用嫩玉米煮熟,放只有麦芽的啤酒浸泡。总之就是自然的,又特别好吃的。
昨晚8点打了两个窝子做对比,一个老坛,一个红薯的,红薯就整个大块的扔进去,诱鱼留鱼而不让它吃饱,这一点是我最近对野钓经验总结认为非常关键的地方,很多时候野钓打窝反而没有口,昨晚我边上的两个钓友都是这样的情况,因为鱼是不知道哪个是窝料哪个是饵料的。红薯的气味非常的持久又诱惑,大块鱼无法快速入口,昨晚实践证明这个思路是对的,一小块红薯的留鱼效果都很惊人。然后就是大鱼肯定不会轻易出动,而红薯这样难得的美味,大鱼再谨慎也应该会考虑,昨晚上的大板鲫,切了两次线都证明了这一点,另外如果不是四点开始下雨,很有可能会上鲤鱼。窝料想吃吃不到,又不想走,这时候如果有美味又能入口的饵料,效果当然好了。下钩挂整颗玉米,上钩挂四分之一玉米。想看看会上什么样大鱼,可惜昨晚一直没有等到鲤鱼,也可能是窝里鲫鱼太多了。而且对比了老坛谷麦,明显自制的玉米下水后鱼的抢食要高很多,上鱼的速度和个体也大很多。
总得来说,这一次实践证明了对于野钓要更加遵循自然之道的想法的方向是对的,个人觉得钓鱼还是要多思考多实践,而且要往简单的方向去走。
分享到
0个赞
今晚我也弄地瓜试试
煮熟的红薯吗
是烤的还是蒸的,煮的,有道理,就要试一试
统一回复红薯:用煮过玉米的水煮熟,煮烂的那种,不去皮,丢进水里不会散
是不是烤的效果更好,闻着就香,自己吃一块打窝一块
红薯可以直接加拉丝粉当饵料不
当饵料可以蒸了直接用,我个人还是觉得饵料嫩玉米更好
只能说你这是偶然现象,嫩玉米钓鲫鱼比老三样还强吗?那饵料厂可得倒闭了
晚上烤一块,试试
钓无定法,我也没说比老三样强,开头我就说了,商品饵钓快鱼腻了,用商品饵有商品饵的优点,钓鱼每个人每个人的目标和乐趣,抬杠的话是钓不上来鱼的
这个也可以啊
什么是抬杠?钓不钓到鱼是抬杠有个毛线关系啊
野钓上鱼三原则: 第一是水域要有鱼,第二是水域里鱼的密度够,第三是水域当天鱼要开口。
太香就怕自己都给吃了,忍住
什么饵料不重要,关键得水里有鱼
烤两个,鱼一个,自己一个
水里有鱼就一定钓上来来么,昨晚我边上两个酒米哗哗打窝,一夜空军
楼主写的不错,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