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上上次因为鱼护没有锁,导致所钓得的十来斤板鯽跑的一条不剩,至今我还在郁闷中。所以最近一周我又去钓了两次,上一次除了土鲮什么都没有。这一次有幸得板鯽一条,但是和跑掉的斤鯽相比,真的是差距太大了。
跑鱼的那天说也奇怪,鱼口特别好,下杆没两分钟就上斤鯽。也几乎没有土鲮闹窝子,更是我钓鱼以来最刺激的一天,上鱼很刺激,最后的跑鱼更刺激,以至于一直耿耿于怀,复仇心切啊。
然而,时隔7天,鱼情差别竟然是天壤之别。那就说说今天的作钓情况吧!
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今天下鱼护的第一件事是检查鱼护拉锁是否扣死?
再次确认后,才放心下鱼护。野钓,我从来都是先下鱼护,钓鱼人的自信心要有。钓位还是选择老钓点,菱角附近的亮水面,水深1.5米,鱼竿选用无双鲤4.5米,1.5的主线,0.8的子线,5号金袖,一苇v系列芦苇漂,调8目钓随机。
饵料用自家的通杀香,通杀腥,2份的香味,1份的腥味。
前几杆,大搓饵,浮漂立起来就抽杆,虽然做钓之前打了一个五粮诱湖库底窝。
都说钓鯽鱼不用做重窝子,那就做两个鸡蛋大小的份量。上一次钓的大板鯽也是这样做窝子,效果多数很好。
为了保险起见,我两手准备,一杆主钓饵料,一杆挂蚯蚓死守。然而一天下来,挂蚯蚓的鱼竿几乎一动不动,偶尔浮漂突然下顿或又猛的上顶,钓上来的竟然是如此迷你的爬地虎,仅比我蚯蚓大一点点。所以后面基本放弃了蚯蚓鱼竿,让其自生自灭。
另一把鱼竿4.5的无双鲤钓拉饵为主,频率抽起来。拉饵抽频率带来一个问题,就是抽的越快,饵料雾化带越大,土鲮就越多。
这种土鲮不是一般的难钓,嘴巴小,很难把鱼钩吃进嘴里,浮漂的漂相也特别诡异,忽而上上下下,看似实口,提杆刺鱼却是空杆,而且锚上来的概率也挺大。
运气好还能双尾,一个正口,一个被锚住,甚是搞笑……。
没钓多久,感觉很奔溃,很失望。
于是改拉饵为大搓饵,这样土鲮总吃不进吧?另一方面没有强有力的顿口不打,就一个字“等”。
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一改变让我看到了希望,终于让我等到一个有力的缓缓下顿,黑漂的动作。提杆刺鱼,果然是板鯽,虽然比起前两天跑掉的小了不少。
回来称了一下,6两多。此板鯽身体有些畸形,可能小时候被电过吧!
然而,这条板鯽竟然只是绝唱,后面不论如何调整,等待……,结果都是土鲮,或者小红尾,或者鳑鲏。3点种收杆,实在被土鲮折腾怕了,鱼获不及期望值,有点小失落。
没有理想的斤鯽,就等于空军。鱼获不够,河鲜来凑,看见钓位附近有很多螺丝,正好捡一些带回家,不妄我这开回60公里的路程。
回家后就用力清洗,去表面的泥土。
然后进锅烧开煮,十分钟后出锅,用针挑出螺肉。一大盆螺丝竟然只挑出一小碗螺肉,这个过程也是累死人,比捡螺丝更累,更费精力。
总结最近两次钓板鯽不好的原因:
位置不变,饵料不变,窝料不变……,唯独天气和水质有变。最近两次钓的不好的原因可能是阴雨天的缘故;或者是水变的更清澈了。
我个人更倾向于后者,第一次板鯽爆护那天水质相对浑浊,鲫鱼降低了警惕性。而后两次水质很清澈,鲫鱼不敢靠边,反而土鲮很嚣张。
不过这些原因都是我们个人主观意识,子非鱼焉知鱼之想?所以,钓鱼嘛?开心就好,不好想的太深,爆护也罢,空军也好,请享受每一次来之不易的过程。
分享到
0个赞
这鱼护设计的真是“独(丧)具(心)匠(病)心(狂)”~~~
不错,心态是是主要的点赞
螺肉钓鱼用吗?
起来
鱼护挺好的,取鱼方便,就是自己马虎大意了
跑鱼的时候心态也崩了
自己吃,当一个菜
嗯,欢迎
野钓的魅力就是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杆是什么
是的,太有魅力了,让人深陷,无法自拔,不愿自救
这是赣抚平原吧
这叫鲴鱼不是鲮鱼
是的
这鱼护设计有毛病,即便你拉锁拉上了,时间长了拉链也有被鱼撞开的可能,还缝上或者是换了吧
好大的鲫鱼
你把这种小鱼叫土鲮
一条鱼,上传好几张特写,还以为你板鲫爆护了呢
哈哈,就一条
外地人。求钓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