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大家分享了浮漂的相关信息,今天就继续和大家一起讨论。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世间的自勉亦是如此浪漫。
首先接着昨天浮漂类型讲吧!
昨天晚上,想了半天,总感觉第一篇文章写的浮漂类型不够,一时半会儿也没想起来。
后来躺着床上,终于想起来了~夜光漂
转眼之间已进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夏季,白天小鱼儿已是闹个不停,众多钓友也是选择了夜钓以寻求更好的鱼获。夜钓就需要夜钓装备,比如夜钓灯或者夜钓漂等等。
但今天夜钓灯就不多提了,毕竟今日主题是浮漂。可能有钓友说“夜光漂没有日用漂灵敏,为啥还用夜光漂呢”说到这个,其实我觉得这两者之间各有千秋。夜光漂更适合抛竿不准的钓友,如果抛竿不准,还用夜钓灯,那每抛一杆不是都要移动夜钓灯光束,根据研究,鱼类对于光线是非常敏感的,经常移动一定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而夜光漂呢,它就很好的避免了这个问题,虽然没有日用漂的灵敏,但是夜间作钓,抓的就是稳口,没必要太灵敏。
谈到夜光漂,就必须提一下其购买的注意事项:
一共有三点
1.夜钓漂的自重和吃铅量
这个是电子漂普遍存在的问题,因为它的漂身内有一枚电池,这就导致浮漂的自重增大,但是吃铅量不变。这就导致上图所示,抛杆出去后,应是饵在最前,漂在最后。当吃铅量小于浮漂自重时,就会出现浮漂在前,钩饵在后,这就没法抛竿了。所以购买浮漂时一定关注浮漂的自重和吃铅量。
2.浮漂做工
这个问题对于日用票可能不是那么明显,但对于电子漂来说,其影响巨大。因为,夜光漂本来就非常顿,如果漆面做的不好,漂尾漂身过渡不顺滑,都会导致浮漂的灵敏度下降影响鱼吃饵观漂。其次就是要关注电子漂的漂尾与电池仓之间的防水性,密闭性是否良好。毕竟里面还有电池,如果密闭性不好,那水就进入漂内,不仅损坏电池,而且增加浮漂自重 。
3.电池
其实导致浮漂不好用的原因就那几个。电池重量是影响比较大的,因为电子漂自重之所以大是因为有了电池的存在,那如果减轻电池重量,那么电子漂自重不就自然而然的降下去了嘛?现在通常为425电池,但也些小的,好像是315的,记不太清了。
4.漂尾
影响浮漂灵敏度的就是漂尾的粗细。现在市面上大多为1.2毫米左右,1.2毫米是个啥概念嘞?也就只是相当于我们日用漂的小加粗,只不过电子漂是被整体加粗的。那有钓友要问了,“有细一点的漂尾嘛?”那肯定是有的呀!也是有0.8㎜的漂尾,但也只能短杆上用,钓钓小鲫鱼。但长杆是真看不清楚啊!况且晚上那有钓小家伙儿的,不得整大的。
购买时的注意事项也就这么多 ,下面提一手建议啊!
1.尽量选择冷光尾
为啥呢?人眼其实对光特别敏感,如果黑暗中只有一处非常亮,那我们就会不由自主盯着那一处看,长时间对眼部刺激,会导致眼部不适,眼都睁不开,还咋钓鱼啦?是不是这个理儿?所以尽量选择冷光尾,这样就不会使眼睛快速疲劳了。
2.重力感应的变色漂
这种漂到底好不好使,现在争议还是不小。要想研究一样新鲜事物,首先要要了解清楚它的工作原理。这个其实很简单~~~鱼上顶或下顿,都会产生力导致浮漂上下移动,这个力在损耗完克服水对漂的阻力后,剩下的力就是加速度力。浮漂外部存在一个磁线圈,当浮漂上下移动时,水流切割磁线圈,使水流动能转换为电能,这个其实和水利发电机差不多。由于电流过小,所以不能满足漂尾发亮的功率,因此其内部还存在一电路板,但是这个电路板很简单,只有一个电阻开关,当通过电阻的电流达到一定数值,开关闭合1-,漂尾变红;正常情况下没有电流,因此为正常颜色。
你们看不清楚可以多读几遍,也是可以理解的。由此可见,在垂钓大体型鱼时,抓稳口,适合,但是不适合小鱼。
行了,今天就分享到这儿。
还有疑惑或不同意见,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大家共同讨论。
蟹蟹观帖,下期更精彩。
分享到
0个赞
不错
谢谢
看到了
图解到位师傅
谢谢分享
很详细很全面,学习了
划过而己
嗯,是的
谢谢


好的
谢谢
不敢当,不敢当
路过
来看看


不错不错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