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呢,突然变天,也出不去钓鱼,那就在家浅聊一会儿饵料吧。
话说今年天气也太怪了吧,都五月份了,温度还能这么低,我也是呼了。弄得也钓不成鱼,只能在家待着。
下面切入正题。
现在钓鱼几乎已成为一个全民运动。每至星期天和各个节假日期间,河边都是人头撺掇。大到七八十的退休老人,小到六七岁的一年级同学,几乎都加入进来。
当然了,钓鱼的装备也是越来越多,鱼饵的种类也是越来越繁。这也导致了现在的一些新手钓友,对饵料产生了一种巨大的依赖~总是认为谁钓的多,那指定是他的饵料比自己的好。
饵料有差别我并不否认,但是饵料基本成分其实都是一样的东西,不过是原材料的品质不同。饵料原料几乎都是小麦胚芽,大豆粉这些东西作为基础成分。另外添加味型,腥饵加入各种各样的动物蛋白,使得饵料变腥;香饵则加入琳琅满目的植物蛋白。同时,加入的蛋白成分也使得鱼饵有了一定的结构。
最后也就是状态粉和添加剂。
状态粉:
1.拉丝粉出丝,使饵料产生网状纤维,饵料可以快速拉饵。
2.轻麸,减轻饵料比重,增强雾化,使饵料膨胀。
3.雪花粉,也可以减轻比重,增强雾化,使饵料蓬松。
4.粘粉,主要提升饵料粘度,减少饵料雾化,守钓大鱼时常常用到。
但是,轻麸的雾化主要是饵料的大片脱落在垂钓大型鱼中使用广泛。
雪花粉,其雾化是以饵料入水冒"烟",雾化更细腻,适合垂钓小鱼。例如:竞技小鲫鱼时使用。
接下来就是诱食剂了。
说到诱食剂,不得不提小药。
在当今钓鱼圈中,对小药的看法存在着两种极端:
1.对小药过度迷信
不管在任何地方,垂钓任何鱼种,开饵总是要加几滴小药,不加就感觉不好用
2.对小药过度拒绝
坚决不用,打死他都不用
这两种看法其实都不可取。
小药是啥?
浓缩添加剂,也就是一点点,就能改变饵料味型。其实各种饵料里本身就有添加剂,包括酒米,现在应该没人泡酒米只用白酒一泡就去打窝了吧?泡酒米用到的最多的~牛逼鲫-鲤,它们其实也都是添加剂,也就是小药。
以上就是饵料成分的主要成分。
还有一个问题,有些钓友包括厂家说的通杀饵。有没有呢,我觉得所有饵料都是通杀饵,成分都是粮食,都是一样的。这个问题大毛老师也曾提过,是有大师论证支撑的嗷,就不支持反驳了嗷!哈哈哈。
最后一点~饵料味型
为什么有些大师开饵,可能腥饵要加好几样,这时,有些小白就迷茫了吧!?
虽然都是腥,但腥味不同。就拿金龙来说吧。
它的狂道鲫浓腥,它的腥是那种红虫的那种鲜腥;而腥香则偏重于奶香的腥味。因此是不一样的。
通常的腥味包括:鲜腥,奶腥,腥臭,肝腥,浓腥。
香味包括:谷物香,奶香,果香,薯香,枣香,酒香,浓香。
各种香和各种腥是不一样的,要根据不同水情鱼情和当地的气候环境来人为调节。
只有这样才能把鱼钓的更好更明白。
就这样吧!喷的也不少了。
最后扯下:我是休学不是辍学,各位长辈都不用担心,休学期结束我肯定会去上学哒。谢谢关心啦!
祝大家都能爆护连连,钓个爽快。
也感谢大家的点赞评论支持。
谢谢赏帖!
再见!
分享到
0个赞
雪花粉就是土豆粉,轻麸最好的是小麦做的,最差的就是馒头晒干了磨出的粉,拉丝粉就是谷朊粉,粘粉就是熟的玉米粉,超诱就是烤熟的小麦胚芽。
嗯,但是他们都有经过高温膨化,与原料还是有点出入。谢谢指导


尺上,可柔,超诱,你没说!
额,超诱不是小麦胚芽嘛?尺上是状态粉,调整比重,增加雾化。可柔我是真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