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奶奶的身体不好,昨天三姑来了以后住在我家伺候奶奶,上午上完网课,心里想还是带着奶奶去出去逛一逛,散散心吧!于是就和领导商量,下午全体到龙池头龙湖度个小假,让奶奶散散心,领导认为建议提得非常好,于是就和父亲,奶奶,三姑商量了一下,去到以后我和领导掐鱼比赛,他们年龄大了,可以在龙湖边走一走,欣赏一下优美环境,调节一下心情。
时间:2022年5月2日
地点:龙湖
天气:15——29℃,风力3级,晴天
鱼竿:4.5+3.9米
钓组:主线2.0+子线0.6,2号无倒刺袖
主线1.0朝天钩
窝料:自制酒米
饵料:蚯蚓
十分钟后,我们来到了龙湖湖畔,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奶奶和父亲下了车,在感恩广场一处阴凉处暂且休息,我我下车重新买了一盒蚯蚓,然后和领导顺便到四周转了一下,许是天气的原因,大家以为今天应该是容易出鱼,所以说钓友比较多,桥的南侧和北侧,隔几米就有钓友在垂钓。湖的东岸受到阳光的直射,显得特别的炎热,紫外线也多,所以大多数的钓友都集中在西岸。我和领导已经习惯了在东岸的老钓位,所以简单准备了一下东西,还在老钓位,开始掐鱼。
还是在原来的老钓位用酒米简单做了窝,领导按照自己的个人习惯使用四米五的鱼竿,我呢,也是按照自己的个人经验,继续采用三米九的传统钓。这一段的湖水大约宽30多米,但是岸边水草很多,中部大多是藕梗,天气又这么热,我相信鲫鱼应该应该已经回到了岸边水草处。采用三米九的鱼竿应该已经足够了。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了,半个多小时了,浮漂却一动不动。我想,也许是酒米的作用还没有发挥吧,也许是这一块有黑鱼频繁出没吧,也许是天比较热,鱼儿还没有适应吧。耐心一点,再等一等,钓鱼要的就是耐心。结果领导却开始变得有些不耐心了,拎着鱼竿往南边寻找新的钓点。在窝点周围探钓的时候,我抬杆换点,发现手上猛地一沉,但是却没有鱼吃钩的颤动感,应该是挂底了。于是,平拉鱼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有所获,一根超超长的藕梗。这算不算不空军了呢?
摘下钩来,发现钩上的蚯蚓已经没有了,可能是藕梗把它挂掉了吧?于是重新挂上新的蚯蚓,在窝子的前后左右继续垂钓。正在耐心垂钓之时,领导忽然在那边喊我,回过头来一看,领导的第一条鲫鱼上岸了,于是急忙把活饵盘装点水,然后给领导送过去。
领导问我怎么样?我说一点口没有,领导说不如你过来钓吧,这边的鱼我感觉还是多一些,我对自己的钓技还是有一点点自信的,于是回答,估计窝子里鱼还没有发窝,我等一等再说吧!回到窝子旁边,然后继续垂钓,初始没有一点动静,后来在打窝的地方靠右侧30公分,终于有了口,反映但是很猛烈,猛的下沉,然后又迅即恢复,按照个人经验判断,应该是性情比较凶猛的鱼类,提竿的时候却是空杆,蚯蚓也没有了,于是重新挂蚯蚓,重新垂钓。正在这时,领导那边又上了一条鲫鱼。
过去给领导摘鱼的时候,领导告诉我,你还是在这个地方钓吧,这边我发现有很多鱼泡,应该是已经有了鱼,总比你窝子里边没有要好。那就试一试吧,于是在领导的右侧五米远的地方开始抛钩试钓,没两下又是挂钩,并且依然没有口,算了,还是回去钓我的那条不知名的鱼吧。回到自己的窝点以后,奇了怪了,竟然又是没有口了。然后又在水草的边缘垂钓,虽然有了口,但却是典型的小鱼闹窝,即使有动作,也拉不上来鱼。更让人沮丧的是,过了不大一会儿,领导在那边又喊上鱼了,并且个头还是近二两的大板鲫!
六点的时候,因为奶奶身体年龄比较大,已经到了该吃晚饭的时候了,父亲和三姑还有小侄子过来喊我们要走了,但我一条鱼也没有上,内心着实不甘,小侄子见我拿着竿,问我怎么钓?我说你只要看到浮漂往下沉或上浮,就去拉就可以了。于是小侄子兴趣盎然的也来试一试。
试了两杆,肯定是颗粒无收啊,怕奶奶和父亲他们等的着急,于是就收拾渔具,准备回家做饭。上得岸来,奶奶问我,这次你钓了几条鱼呀?我说我一条没有钓,奶奶说天天跑着钓鱼钓鱼,能钓上来几条鱼啊,累不累呀?还不如在家歇着呢。我说没事,就只当我们出来玩了,以后经常带你们出来玩。
这次掐鱼比赛,领导上来三条还算不小的大板鲫,而我是空军,3比0完胜。真真是没有面子,不过一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度了一个小假,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满意的了。
这一次垂钓,还是领导分析的好,如果窝子里边没有鱼,还是要重新寻找钓位的好,钓鱼就要灵活多变,总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话,说的确实在理,不过真实的原因是,领导所钓的位置是另外一个钓友在上午十点左右就打好的窝子,看来要想钓好鱼,还是要及早打窝子才行。
亲爱的钓友,您说是不是呢?
最后,祝愿所有的朋友身体健康,天天暴护,大吉大利!
分享到
0个赞
你是钓领导的
你好松泉
海哥?
过奖了
楼主好福气
不算太好
你要胜过领导,你就是领导
鲫鱼不错嘛师傅
就是不易上岸
二两大板鲫
挺大,就是太少了
钓无定法!
中鱼,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