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盼到了周末,终于可以拿起心爱的鱼竿驰骋钓场了。周六下午去了一个新钓点试钓,分别试了一个两米深的钓位和一个四米深的钓位,可惜都是空军,唯一的收获就是媳妇采摘了不少杨树叶,回来先用开水煮熟,在用凉水浸泡几个小时,加上各种佐料凉拌,不失为下酒的美味。
尽管有美味和美酒,也不能耽误钓鱼的正事,次日又去了以前的一个老钓点,虽然路程有点远,但鱼获有保证。
来到地方,我的老钓位正好没人,看来今天真是天助我爆护,唯一不同的是水位比以往降低了许多,现在水深也就一米左右,但根据以前几次爆护的做钓经历,我仍有信心钓得不错的鱼获。
闲话少叙,言归正传,开始做钓前的一波流程,开饵,五粮诱一份,通杀腥一份,饵水比1:1.1,可搓可拉,六米三和五米四的鱼竿各一根,2.0的主线,0.8的子线,袖三鱼钩,先用面饵抽窝,再挂红虫做钓,现在这个季节只要没有小鱼闹窝还是虫饵上鱼快。切忌来到地方就先打重窝,特别是做钓时间较短时,否则等到发窝,花儿都谢了。
姜是老的辣,钓位还是老的香,抽了十几竿后,发现浮漂有动作,立刻换上红虫,六米三的鱼竿率先上鱼,鲫鱼一条,只是个体小了点,有了小的,大的就不远了。刚说完,只见六米三的鱼竿突然毫无征兆的黑漂了,难道大鱼来了,提竿,有点分量,呵呵原来搭桥了,白激动一场,还是小鲫鱼。
再后来,浮漂忽上忽下,到了小鱼的表演时间,泥巴猴,小鱼苗,生气不再管六米三鱼竿了,任由他自由发挥,开始专心盯五米四的鱼竿,只见浮漂微微上顶一目,提竿,有点沉,一个回合,顺利上岸,大板鲫一枚,接着搓饵补窝,继续做钓,陆陆续续开始上鱼,虽说不全是板鲫,个体也还凑合。
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钓了不到两个小时,就刮了南风,而且越刮越大,我又是迎风做钓,慢慢的不但观漂困难,甩大鞭也抛不准了,只得收竿,留大放小,下次再战。
总结,一是短时间做钓不易打重窝,应以抽窝为主,二做钓前最好参考当地的天气预报,尽量避免迎着大风做钓,三饵料还是以腥为主。
最后祝钓友们身体健康,大鲫大鲤。
分享到
0个赞
我小时候每年春天都吃杨树叶
在哪里
在泰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