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没解毒了,十月份难得钓了两次,钓场大沽河,主钓鲫鱼,但是作钓两天的天气不同,导致上鱼率及最后鱼获差距很大。这是第一次10月12号的作钓,当天天气晴朗,秋高气爽,温度15--22度,风力2--3级,上图
7点半到达战场,水面微风徐徐,暖意洋洋,岸边已经来了好多钓友,我的钓位,在淹没的柳树后面,水中有被淹没的芦苇,找了一个水草的空隙,防止水草挂钩,也利于鱼钩能顺利的下到水底,用的4.8米的杆,1.2#主线1.0#子线,4#袖钩,调五钓二三
这是我右边的钓位,不远处就有人在作钓,再远处是小沟桥和闸门,闸门正在开闸放水,水流非常急,不过流到这边水流就不急了,基本没有影了
左边钓位来一张,这里钓位复杂全是被淹没的柳树和芦苇。有位大叔已经开始钓了,用的是蚯蚓,大多数来此钓鱼的都用蚯蚓,这里的鲫鱼对蚯蚓比较情有独钟
钓鱼不打窝钓的也不多,用打窝器打了两罐自泡酒米,两罐红虫颗粒,和了一些商品饵试试,实在不行再用蚯蚓,两手准备
蓝鲫一杯,大野战一杯,广谱少许,搓饵作钓。抛了没几杆就有了动作,不过动作很轻,第一尾小鲫鱼报道,
面饵也上鱼,就不用蚯蚓了,用的无倒刺钩子,蚯蚓还挂不住,正和我意,正口一尾
打的窝子见效了,这都车祸了,钩住下巴就上来了
大白条永远不会错过。又一条有点份量的,小弯弓走起
中途挂到水草好几次,损失子线好几副,抛钩的时候只要有一点抛不准就容易挂草,在这种重草区要求抛点必须准确到位,不然就是折钩,影响上鱼,散窝。
鱼的皮毛漂亮,金黄色。再来弯弓正口,野河的鱼真有劲,钓着的手感真好。由于用的杆子比较软,跑了三四条大鱼,手感超重,毛都没看到,应了那句老话,跑掉的都是大鱼。
板板一尾,有四两,多漂亮!这样的板子钓了七八条
又撞车了
钓到下午两点多,起风了,鱼钩又一次钩住了芦苇,这次钩的结实,连主线一起拉断,线组鱼漂全在水里,不钓了,结束战斗,打道回府。最终鱼获四斤多,留大放小。
第二次作钓,10月15号,隔了两天。还是原来的钓位,先说一下天气,阴天,温度很低,10度左右,风3到4级逐渐增强到5-6级,刚来的时候风还比较小,越刮越大。来到钓位基本操作来一通,这次的钓饵是3+1单开,
左右两边的钓友
有了上次挂底跑鱼的教训,这次直接单钩,换了大号的钩子,换了黑坑杆,够硬,能迅速提鱼上岸,不能再让跑鱼发生了,这不很快上鱼了
板子来了,这次钓的鱼虽然不多,但都是板鲫,钓到十点多,风越刮越大,浮漂都看不清楚吃口,也越来越冷,和上次暖和的天气鱼都靠边,这次刮风降温我发现鱼也躲深水里面去了,鱼口很稀,我左边☜钓友一上午才钓一二条,
这次上鱼过程没有多拍照,最终鱼获大家看看吧
经过这两次的作钓,总结了一点经验与大家分享一下,深秋作钓天气温度风力都会直接影响作钓的结果,温度高风小鱼就靠边,就适合作钓,反之温度下降风大,浅水温度下降鱼就会退到深水躲起来,鱼获就会不理想。像这种复杂的钓位单钩比双钩优势大,减少挂底的几率,鱼诱过来之后,也不影响上鱼速度,双钩在上鱼抬杆很容易挂到水草,增大跑鱼概率。第一作钓次跑鱼,第一个原因是钩子用小了,第二是杆子软了,中鱼后不能快速的把鱼拉出水面,导致跑鱼。至于饵料,深秋了嘛,腥香为主,要过冬了,鱼儿需要补充大量蛋白质,只要鱼儿能吃商品饵,个人觉得还是用商品饵比较好,诱钓结合,散落的饵料会吸引更多的鱼聚集到窝点,会越钓越多。以上便是这两次作钓的一点见解。最后祝广大钓友鲫鲤草鳊青通杀!
分享到
0个赞
求位置

这渔获可以啊
帖子里面已经写位置了
钓友您好,恭喜您此帖上首页啦!赶快和喜欢您的钓友们互动起来吧,回复是美德,回复钓友的评论,和更多的钓友成为朋友,探讨钓技,共同进步哟!
还行吧
大沽河小沟桥南。你哪里的?
青岛
厉害
这鱼获看着就眼馋!
不错不错
回复是美德。
看看
胶州吗?
漂亮!
胶州
第14张图,
手竿双主线吗?哈哈


我也纳闷,我看图片的时候也发现这个问题了,闹不明白


鱼获漂亮,就是有点冷
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