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潮来袭,十一月北方已入冬,鲁南苏北临界秋冬,今天立冬,明天就是冬天(主要是寒潮)。冬天的钓位确实不太容易找:鱼儿不像其他季节那么活跃也不像其他季节那样分散,基本都是快要归位,它们有扎堆越冬的习惯,。虽说不好找,一旦找到鱼窝就爆护。这也是为什么冬天钓友们的渔获相差总是很极端:要么钓很多,要么走空或者一两条。
昨天是在台钓人群里长竿短线,都说会被台钓打闭口,最终成了表演
左右全是台钓,我到了钓点只有船长有人(远处伞边缘,有点遮住了)。周末估计人多,打窝时都选择了没人钓过的点做钓,不然等会来人又不好去争,省得淘气,我十三米长竿加5.4线,台钓够不着。
七点半四个窝子打好,归纳收拾好,吃完早餐开干。窝子里没反应呢?倒是旁边两米有星,先追星。得了两条昂刺,一个两鲫。打窝一个小时了,正式钓窝子里,第一个没星没口,轻提、慢放、顿拖、腕抖、悬停,七八分钟没口,重新再抛,动作重复,还是没有,好吧下一个点,同样没口,有点纳闷了
来到第三窝点,看到明显的鲫鱼星,而且还不小,放心了,漂刚到位,轻点,顶一目,刺鱼,没打着。再来,又顶,我忍住,它就顶着不动,鱼不动我不动,等着,感觉过了很长时间,其实也就不到十秒,顿下一目,打,中了,还不小,快速牵出窝点,收竿慢溜,
继续放竿,接下来就是连续不短,下去就有,偶尔慢口,轻逗就来,个头几乎没有二两以下,偶有半斤以上
这个窝子钓了十六条,感觉慢了,补窝。其实我也想打新窝,可一排溜二十几个人,没法子,逮住一个点死搞吧。换到最后一个窝点,也是下钩就来,口没前一个快。
期间把钓获送到鱼护,一趟一趟从台钓后面路过,都被感叹。
有个小伙趁我送鱼入护不在钓位,用我的竿在我窝点上了一个半斤鲫,在我隔壁他一起来的好友(一共五人)很精明,动作利索的把鱼取回入护,这是他近三个小时第一条入护。我回到钓点告诉小伙,中鱼长竿不能硬顶,要保持一定角度往回牵溜,小伙有点不好意思,看我蚯蚓快没了,主动送了点给我,其实这时候用细蚯蚓好,总比红虫大的。
回到补窝点还是连杆,过程不赘续。下是鱼获,后两图是分了一半的
小结一下:
1.冬天长竿短线更好玩,走水立漂,不走水或轻微走水七星漂朝天钩
2.逗鱼是传统钓的精髓,手法多
3.长竿刺鱼动作要轻,我今天就断了三付子线,找原因就是动作大了,有口激动啊,没控制好
4.最重要一点,找到鱼窝。冬天就八个字,向阳,背风,有草,深水。一般复合两点就行。只要找好点,什么装备饵料钓技都是浮云
寒潮过去,稳定了再玩。
分享到
0个赞
绝对
厉害


黄码河吗?
是的,本地兄弟说能到高松河更好,颜勒沟也可以
废黄河?岸边看着不太像
今天上午十点前都很好,十点后风雨大都撤退了
我也看着像黄码河



,等温度稳定了私聊下,带着我们也去舒坦舒坦呗

我认为此篇属于精华帖!叙述简练,描写,尤其是细节描写准确而细腻。
一直期待去趟六塘河上游,我住前六塘
好!准备好传统的
感谢老钓友鼓励,下次争取简洁明了,冗长啰嗦了
对蹭窝的人的行为描写颇有趣味。作者只是记述描写,不作价值判断不流露情感倾向也不作优劣区分,让读者去判断。高!我以为那人钓到鱼会给窝子的主人的,可是,动作麻利地装入自己的鱼护。这个细节描写,太漂亮了!

蹭窝也没事,都是玩。他有点够不着,差不足一米,我下钩就有,他半天来一个。后来把第四个窝点指给他,让他玩到结束
结尾的总结都是实践摸索的经验凝结,看了两三遍,一是学习,二是佩服作者的慷慨奉献真知!谢谢分享!
总结到位
惭愧惭愧,校长经验丰富,有机会向你学习
没问题


老师傅请问黄码河在哪里
地图搜索可以到,成子湖支流
鱼头不小,我们短竿最大才2、3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