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过后,已经来到了深秋季节。气温虽然降低了不少,但每天的平均温度相对前一段要稳定了不少。
鱼儿特别是大个体的鱼类,温度降个几度对她们的影响并不大,最怕的是哪种断崖式的气温突降,一夜降个十多度哪种。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外出做钓的效果肯定不会好。你就记住忽冷忽热的天气鱼都不会好钓。
幸运的是近来的天气已经趋于稳定,水中的鱼儿鱼口也越来越好。白天如果晴天的话,鱼儿都会来到向阳的浅水区晒暖,为了安全她们都会都在远水的浅水和杂物多的浅滩处。
这些钓位往往是咱们忽略的亦或是想钓但够不到的钓位,总之鱼儿的策略就是想方设法躲避我们。
在这些鱼类中黄颡更是把这项技能发挥到了极致,大家都知道白天钓鲶鱼黄颡类的效果不是很好,这里可能会有钓友说白天也能钓到,确实能钓到但想钓的多钓的大还是得晚上,鱼类天生的习性是无法改变的。
近来听闻夜里鱼口不错,特别是黄颡个体都不小,岂能放过这最后的机会,准备装备开启夜钓。
时间:十月底
地点:淇河
人物:我和韩大师
天气:夜间多云
鱼钩:9号伊势尼
鱼饵:蚯蚓
鱼竿:杂牌海杆
鱼获:黄颡七尾
夜钓黄颡饵料不用说首选蚯蚓,钓法用海杆串钩做钓。渔具店买的蚯蚓个体偏小,用感觉效果不好,我喜欢挖哪种本地粗蚯蚓做钓。
这种粗蚯蚓有很多好处,耐活好养,皮糙肉厚,挂钩后活力要比小红蚯蚓长很久。无奈的是现在到处都是高楼大厦,想挖个蚯蚓并不容易,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在单位上班的附近村子里找到有蚯蚓的地方。
真没想到这年头不仅鱼类资源减少,连蚯蚓都也跟着锐减,真是悲哀啊。一切准备就绪,只等天黑作战。
夜晚如约而至,来到钓点已经有两位钓友来说做钓,看了下人家的收获,不错大黄颡已经钓了好几条了,激动的我赶紧找地方下杆。
今天还是准备的不够充分,只带了两根海杆子,手竿到时拿了两把只不过用不上白拿了。先打一根再说,把唯一一套现成的钓组安装好,挂了亲自挖的大蚯蚓,开杆。
第一把海杆抛好后准备打第二把的时候,铃铛突然响了,什么口这么快。鱼竿就在手边,顺手提竿,有鱼能感觉到从杆子上传导过来的力量。哈哈,就这样第一尾大黄颡成功被擒,真漂亮啊,金黄金黄的!
摘鱼入桶,按好蚯蚓,抛杆入水,收紧风线。拿出另一根鱼竿时,一看傻眼了,没有钩子,忘到家里了。这马大哈脾气又范了,想要用只能现场重新绑了,可是鱼儿不给时间啊,正准备绑钩时铃铛又响了,又是一尾大黄颡,个体也不小,非常漂亮。
就这样,一根杆子连续中了四条,就是没给机会绑钩。可想而知,当时水里鱼的密度,肯定是鱼群过来了,不然的话哪会这么爽。很久没遇到这种鱼情了,可惜准备不充分啊!
连续收获四尾后,终于安静了下来,抓紧时间绑钩子。以最快的速度绑好了第二付串钩,心里想着,一根杆上这多,两根岂不是更多。
但事情往往和你想象的不同,这也是理想和现实的真实对比。换成两根海杆后鱼口反而慢了下来,直到最后两根杆子钓了三条鱼。
今日一共收获七尾,四尾都是前期一根海杆上的,最后两根杆子才上了三条,真是让人无语啊。
鱼情瞬息万变,资源是永远的王道。这次做钓准备不够吃了大亏,如果在前期鱼口好的时候多下几把杆子,肯定不止这几条。
但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留的,你不勤快不付出,便不会有更好的收获。知足常乐,这次的收获已经很满足了,这大的黄颡非常难得的。
领导这次有口福了,老话说鲤鱼肉,鲫鱼汤论吃还是戈雅香,清炖,红烧走起来,放葱放姜你来定。
分享到
0个赞
钓友您好,您的这篇帖子写的非常好,可以把文章写得更详细些、内容更丰富些,可以再具体写一些钓技性的内容等,谢谢您!我们已把此帖推为本地精华,希望您再接再厉,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男人可以没钱,不帅,但不能不会钓鱼!
5号到鹤壁出差,白天没事,约个本地钓友一起钓鱼解解毒,我有车,其他都没有,不要鱼货,过过手瘾,早上8点可以一直钓到4点,有钓友一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