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日建党节,这是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日,也是值得每一个中华儿女铭记的日子。各地各级都在组织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画鱼儿也不例外,前段时间异常繁忙,老婆大人更是连轴转,这导致本来计划的出钓节奏被打乱,加之天气闷热,鱼获总是寥寥。
终于腾出点时间可以钓鱼了。驱车来到河边,水草漫长,已经侵占了原来的钓位,近来来钓鱼的人不多,简单收拾钓位,争分夺秒地组装钓具,这时竟然发现饵料盒里还有一团饵料,上面一层毛绒绒的长毛——这才想起上一次(两天之前)出钓剩下了一团饵料,没舍得扔放饵盘里又放到钓箱里给忘了,咳咳,这两天的时间早已经发酵生毛,看起来很恶心的样子!赶紧丢在一边,准备重新开饵。
可看着脚下这一团饵料,心里又开始心疼起来——这可都是粮食啊!要是搁三年困难时期,这团面团子就能救一家人的命!咱可不能这么糟践它!
我还有一个疑惑,就是隔夜饵到底能不能用,还不好用?——各家各言,说啥的也有,不如自己来个深度体验。把饵料重新捡起来——隔了两天的饵料是真黏乎啊,马上就粘了一手,赶紧拿点开了包的五粮诱倒了点,吸吸水分。
过一夜的饵料叫“隔夜饵”,那我这一团隔了两夜的长毛的深度隔夜饵应该叫什么?
我暂且把它称为“深度发酵双夜饵”吧,简称“双夜饵”。
开好我的“双夜饵”,模样简直不忍直视,你可以想象一下嗮干的豆腐乳,闭眼凑近一闻,嗯,酸中微臭,臭中带香——这不是江湖中传说,钓鱼人孜孜以求的“复合味”吗?
这款饵料究竟如何?!话不多说,调漂找底,挂饵开干!
竿:4.5逐鹿鲫
线组:1.5+0.8(日用),1.5+1.0(夜用)
钩:4号袖
漂:渔夫子(日用),一味电子漂(夜用)
饵:“深度发酵双夜饵”(五粮诱特制)
钓深:1.5
运气不错,下杆不久就出现鱼口,还很凶猛提竿中鱼,发现是小小翘嘴,这边也叫白条。这家伙吃口凶得很。
第一条鱼不大,但大小不能放,这是“鱼种”,哈哈,下护继续。
第二条,鲫鱼!——这条鲫鱼是个幼儿园的小家伙,果断放回家让它找妈妈!——它最好回去告状,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整个家族加上邻居鲤鱼叔叔鲶鱼大爷都叫来!我等着哈!
果不其然——它哥哥来了!
它苗条的姐姐也来了!
它兄弟姐妹都来了!
这独树一帜的“双夜饵”果然厉害,让这河里吃惯了腥香、奶香、果香、本味香的鱼儿们味蕾大开,抢而食之,纵然丢了性命也在所不惜!
到下午六点左右,幼儿园小鲫鱼的家属和亲朋好友都来了,不知道它们是要报复我挟持它们的娃娃,还是抵抗不了“双夜饵”的神秘诱惑,均乖乖被我收入户中。
也许这一大家子果真有爱,这好不容易凑齐了,我来给大家合个影吧!
来来,看镜头,咋还不高兴了?!你看鲤鱼叔叔扭着头不看我,嗨,甭生气,咱一会儿就放你们回家!
拍照留念,放流吃饭!
我的晚饭当然不是我的“双夜饵”!媳妇路上弄了一只烧鸡,油呲呲的,啃啃得了!我其实还是更青睐车上的过期面包片+矿泉水!
天刚擦黑,继续作战。可能是因为饵料时间久了状态下滑,鱼口稍慢了些,但仍然有口。耐心等待吧!
中间上车休息了一会儿,晚上十点多,再下杆试钓,还是那团越发坚硬的“双夜饵”,搓团下钩,不一会儿,竟然中了一条“面容”诡异的鱼!究竟有多诡异,请看图。胆小绕路。
看来这条“鬼脸鲫鱼”有着悲惨的故事。摘钩子的时候我竟然不知道到底是挂住了它的哪个嘴巴。罪过罪过,赶紧放生。
被“惊吓”后魂不守舍的搓饵再抛一竿,不过十来秒钟,四目的浮漂出现了有力的连续两次下顿,只剩下半目在水面上,抬竿刺鱼,有很大的阻滞感,再拉竟然拉不动,条件发射般的操作——努力起竿控鱼,避免钻进芦苇,但是非常艰难,几番挣扎过后,突然竿稍一松,我知道,完了!开灯一看,并不是切线,而是钩门被拉开了!
连鱼的影子都没见着!但凭手感是一条鲤鱼不会错,并且分量不小。其实上次已经有钓友提醒我夜钓要换伊豆钩或伊势尼,但我明显低估了这里的鱼情——毕竟我在这条河已经很久没见到鲤鱼了。
一番折腾,窝子被搅了个底朝天。看来再聚鱼已经很难。补打点鲜玉米,期待它或者它的兄弟们再次归来,上车搂美女睡觉。
醒来一切归于平静,但晨曦依旧美好。
文末回到主题,画鱼儿在此请教各位:
1.您平时使用隔夜饵吗?如何保存效果最好?
2.如何才让隔夜饵发挥最大的效用?
感谢各位钓友指点迷津。
暑期来临,祝各位出钓不中暑,鱼获属你多,艳遇数不胜数!
分享到
0个赞
钓友您好,您的这篇帖子写的非常好!不过可以再写一写在钓鱼过程中发生的有趣的、奇葩的事儿等,谢谢您!已把该文章推为本地精华,希望您再接再厉,争取下次上首页,祝您大鲤大鲫!
昨天夜钓天气比较好开多了,看天气也没雨结果突然下雨了,回来放冰箱了。今天下午拿出来化了冻感觉口很好,就是小鱼太闹了。因为冻过不好拉一直是搓的,都不让下底,一下底基本没口,偶尔有涮口时候小鱼还撞漂,装完就凉了


当天用不完的饵可以放冰箱,用别人夜钓剩下的饵也能钓到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