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鲁人孟子在所著《鱼我所欲也》中这样说道: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意思是说: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扬竿渔猎,现已成为一种时尚的休闲运动,从城市到乡村,钓鱼爱好者是异军突起,其规模堪称空前绝后,从人员上看,不亚于八年抗战打击倭寇时的参战人数。上至八十岁高龄老翁,下至几岁孩童而且不分男女,特别是在节假日期间,河流、水库、湖泊处处都有受阅的钓鱼大军方阵。其使用的渔猎装备也是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什么手竿、矶竿、筏钓竿,台钓、海钓、路亚钓等等等等。由此即可看出太平盛世的繁华与幸福安康。
古人有云:渔者,惟生而捕,依技获之,得需者而亦乎。
今日之渔非他日之鱼,二者不可同日而语。
那些年,饥不裹腹冷缺衣衫,朱门虽有臭,不济穷苦人。仅靠薄力养家糊口,从而便有农耕者拓荒垦植、依水畔而从渔、靠山脚而捡柴,总之,都是为了生存。
这些年,国泰民安华夏盛世,朱门虽仍臭,百姓已自足。农耕者不在为一日三餐而愁,依水者从渔而立身发家,靠山者植林栽果,捡柴为生已成记忆。
今日之渔,早已演变为娱,渔娱之道仅以休闲二字而生,致于鱼相信广大钓友不会以此为目的了(当然,以鱼为主的网、电工不在钓友之列)。
休闲而渔,给大家带来了无尽的快乐。三五好友垂钓水边,谈古论今、规划人生;全家野外活动,孩子戏耍兴高彩烈,大人赏景垂纶放松工作压力;更有能力强者,利用节假日组织休闲垂钓比赛,从中让渔者结交天下钓友、相互切搓提高钓技。
关于“渔”,本帖不再探讨渔技之说,其实,钓中多悟、多问、多看必有收获。
孔老圣人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因为每个人所掌握的知识、技术各有不同。就算你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但一个大字不识的泥瓦匠也可以成为你的老师,他虽然不会之乎者也,但可以用灵巧的双手造出一幢幢万丈高楼。所有的知识是每个人一生当中学不完的,学海无涯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我们要清楚的认识自己的不足善于发现他人的长处,包容他人的短处。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则是获得真知的最有效途径。
至于“渔”,还是那句老话,以渔为娱,就需取之,放之为道,释怀自然。保护环境爱护自然,留自然资源造福千秋万代!
分享到
0个赞
抢沙发,叫地主
我抢
不要
大师文采相当了得!
1-3楼你们还没喝茶就斗上了?
沙发抢不了,端条凳子坐.
没时间钓鱼也就只瞎侃这些了
我还没上茶呢,他就各自坐下玩牌了

剑客得罪了


空前,但后来者居上

陆先生这是???
好文采,顶上首页


兄弟过奖了,此帖上不了吧
大师好文采,佩服!
必须上首页


越来越有意境了!
文采斐然!


谢谢东北的兄弟远道而来


谢谢兄弟赏帖点评


不是吧?
扬竿垂纶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