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是我国钓界使用范围广泛、效果显著的一种四季常用的方便钓饵。在我国南方,几乎一年四季广大钓友都喜爱使用蚯蚓作钓饵。但对蚯蚓的临场正确应用方面,尚缺乏系统深入地研究、探讨和总结。
现就不同的季节、水域、水情、鱼情以及蚯蚓的选用、装饵技巧等方面,谈一点粗浅体会,供钓友们参考。
一、不同鱼情
不同鱼情使用的蚯蚓也不相同。在自然水域中喜食荤饵的鱼类居多,因此用蚯蚓钓饵,可以兼钓多种鱼。了解鱼情是提高钓绩的前提。摸清该水域以何种鱼为主,或想要垂钓什么鱼,则可有的放矢地选用何种钓饵。
养鱼池中多为鳊、草、鲤鲫混养一体,为适应多种鱼的胃口,各种鱼兼而钓之,当以适口性广的蚯蚓类钓效显著。又如在江河中多以鲶、鳗、黄颡、河豚等肉食性鱼类,若用绿黑色蚯蚓做钓饵,则能多鱼并钓;反之若用素饵,则将适得其反。
二、不同的季节
一年四季不同,其水温各异。鱼的摄食方式通常随着水温的不同而改变。垂钓时除了宜用小钩、细线外,选用合适的小号蚯蚓。秋季是鱼摄食最旺最猛的季节,此时选用粗些的蚯蚓,目标显著,有利于刺激大鱼咬钩,自然更能增添垂钓效果。当然选用蚯蚓除季节性外,还要结合鱼情、天气气温、风向气压等多种因素加以考虑。
春夏秋冬四季,蚯蚓的状态各不同。春天,鱼类吃口和秋季类似,喜欢荤腥饵料,但在吃口上却大不同,刚刚复苏的鱼类,只敢小口小口的咬食饵料,蚯蚓也宜选用小号的,方便上钩。到了夏天,鱼类吃口完全恢复,就可以上中等粗细的蚯蚓了。进入秋天后,鱼类吃口凶猛,吃食欲望强烈,蚯蚓换至最大号。有大就有小,秋季大蚯蚓用过后,冬天就开始使用小号蚯蚓,刚刚包裹鱼钩就好。
三、不同的水域
水域有大小、肥瘦、动静、人工和天然之别。水体较大时,上大鱼方便,所以选用较粗的蚯蚓挂钩,专门上大鱼。反之,在小水体重,因为大鱼数量少,考虑上口的需求,选用细小的蚯蚓挂钩。肥水鱼爱挑食,吞饵细嚼慢咽;瘦水可视性好,且多鳊鲫等小型鱼,因此肥水与瘦水均宜用细小蚯蚓。垂钓滑口鱼密集水体时,常以细小蚯蚓搭配小钩垂钓,避免鱼类生疑。而生口鱼的吃食旺盛,粗蚯蚓不妨碍鱼口。
四、不同的水情
不同的水情深水能见度差,宜用色泽鲜艳粗些的蚯蚓;浅水可视性好,但鱼的滞留性差,鱼儿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见饵叼了就走,故宜用吞吸方便的细蚯蚓为佳。
雨后水位暴涨或气温骤降时,鱼处于亢奋状态,狂食猛吞,宜用粗蚓钓之;有水草水域,鱼的栖息部位比较稳定,水色较清,宜用细红蚯蚓;无水草或水草很稀的水域,鱼的串动性大,多为掠食性方式,故宜用比较醒目的粗蚯蚓。
流水区域,鱼类的吃口积极,而且抢食发生的次数较多,选用粗大的蚯蚓不妨碍鱼口,且有较好的诱惑力,能够弥补流水带来的窝子失效的不足。
静水区,适合中等粗细的鱼类,这里鱼口一般,鱼类吃口更多的依赖其它地形因素、水情因素影响。浑水区垂钓时,蚯蚓宜选择又粗又大,颜色鲜艳的,在水中才容易被发现。而清水区,鱼一般不会久留,蚯蚓以鲜活为主,更适宜诱鱼。浅水区垂钓,选用细小蚯蚓,隐蔽性高,蚯蚓越鲜活效果越好。而深水区中,鱼类拥有更多的安全感,警惕性降低,吃口大胆,使用又大又粗的蚯蚓,更容易招引鱼类注意。
五、根据鱼情选蚯蚓
杂食鱼比例较高时,选用蚯蚓饵垂钓经济实惠,对蚯蚓的大小不挑剔。肉食鱼比例较高时,它能够适应更多的肉食鱼种类,具有较强的适口性,又粗又大的蚯蚓,正符合肉食鱼凶猛的吃口。当然鱼体的大小也要充分考虑,鱼大则大,鱼小则小,无须多说。
六、装蚯蚓技巧
在平常垂钓中装蚯蚓的基本方法,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三种:
1、装整条蚯蚓。有两种装法:
一、从头部刺入,裹住钩体,多余部分挂在钩尖之外;
二、在距头部约10毫米处刺入至穿,再间隔10毫米刺穿,蚓尾部分挂于钩上。
2、去头装尾端
从蚓环以下按需要长短掐断,一般以两倍钩体长为宜,再从断面穿入,多余部分挂于钩尖外,尾端不停地蠕动。
3、掐段使用
每段略长于钩体,第一截钩尖从头部刺入,以不露钩尖为度,其余从断面穿入,蚓尾挂在钩尖之外。以尾部一截效果最佳。
七、特定情况下蚯蚓的选用与装法
一、钓小鱼。
这里泛指小鲫鱼、 鲦、麦穗鱼等。小鱼嘴小,吞大饵困难。故选用直径约1.5毫米的小蚯蚓,以利提高上钩率。若用粗蚯蚓则多半扬杆拉空。装蚓时宜从钩尖装至后弯或前弯部位,最多装满钩体,即与钩尖平齐而不宜超出。以从钩尖装至后弯部位效果最佳。
二、钓“滑”鱼。
钓滑鱼用蚯蚓很有讲究。按本人多年垂钓的体会,应注意四点:
1.用直径约1.5毫米、长3~4 厘米、色泽鲜艳的小蚯蚓(必须用小钩、细线);
2.蚯蚓头部刺入,多余部分挂于钩尖外蠕动;
3.蚯蚓入水时间过长而窒息时,不要吝惜蚯蚓,须及时更换,保持鲜活;
4.少悬钩频次,以消除鱼的胆怯。
分享到
0个赞
有挂蚯蚓的图像才实在
不会转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