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 间:
2017年06月04日 05:05
- 钓 场:
瓯江青田段
- 饵 料:
自制饵料
- 鱼 种:
翘嘴
说话半个月前去青田县会友,路过瓯江,就先在瓯江试钓了一番,只用了六个小时,就擒获了斤翘二条,黄尾若干,总渔获七斤,真是无心插柳柳却成荫,引起了身边钓友包括马大师的高度关注。
又到了周未,马大师再也按捺不住那早已骚动的心,要约我同走瓯江,梦想着能再次出现那拉动大翘的‘霸王弓’和鱼线‘吱吱’作响的美声。
早上五点,准时开拔。一路上,马大师根据我上次垂钓地点的鱼情及水情,进行了详而细的分析研究,并制订了科学的作钓方案。他说那里主要对象鱼为黄尾及翘嘴,那就可钓底或钓浮;用饵也就分二种,钓底钓黄尾的,饵料要星要粘,防小鱼截口;钓翘嘴的就打浮,饵料比重就要轻,加轻夫,饵料入水形成雾带,招小杂鱼过来而引诱到翘嘴进窝;窝料配制也自然分二种,钓底的用小鸡饲料+红虫颗粒+玉米沾粉,搓成球扔几砣;钓浮的就把窝料和稀,每次投一小撮,使之慢慢下沉能形成雾带诱鱼。
听了大师的分析,钓鱼还有这么大的学问,佩服得五体投地,暗喜有大师在,今天不爆护都不行。
一路驾轻就熟,六点就到达原钓点,我选定了老位置,马大师就我左边。卸货搭台架杆,基本程序不多叙。
这次窝料与饵料按既定方案由马大师亲手开制,看看马大师有没有象电视钓鱼频道‘四海钓鱼’的某大师开饵的范呢?
我们决定还是用4米5的杆,0.8主线0.3子线,调三调四,我先钓底。打窝拉饵,开战。
今天是阴天,刚下过阵雨,天气阴凉,雾锁瓯江,不象上次艳阳高照,但景色朦胧更加迷人,火车呜呜驶过,小船悠悠荡荡,好一派江南风光!趁鱼未进窝,各位客官先尽情欣赏一番。
下杆不久,漂子就来动静了,突下二目,提!中!是一条小母指般大的麦穗鱼。放下,又提!又中!还是麦穗鱼,还双飞!
可就是不见黄尾。小杂鱼还这么闹,叫人怎钓呀!果断往下拉漂,换饵钓浮。抽了N杆,也只是几条小翘。
钓了一个上午,小鱼闹不停歇。马大师也招架不住了,他投降了,换2米7的小杆,小杆细线专攻麦穗鱼,还说‘ok’
不断的尝试着钓底、钓浮、调饵,就是没遇见梦想的黑漂大弯弓!马大师不甘心钓小鱼,再次换回长杆,没几分钟,就听他大喊一声‘有了,摄影伺候!’,看他双腿紧蹲,双手扶杆,眼晴直瞪水面,我怕错过‘大弯弓’情景,忙掏出手机,连忙给他‘咔咔咔’几声,可一拉上水面,也只是条不到半斤的黄尾。
紧接着,我也来了一下
之后又遇一次大物,每人子线切了一次,就没然后了,一切归于平静,得了,时间不早了,得收杆了。这天只收获几斤小杂鱼!空军已成定局!用尽心机花大精力钻研饵料搭配制订战略战术想再擒大翘的梦想破灭!这真叫‘有心栽花花不开’,心情有点淡淡的忧伤。后来想想这也是件再正常不过事了,钓鱼这事,七分看天气,三分靠钓技,不知说得对不对。
这么点收获,就和家中的龟儿子一起享用了,油炸一盘给自已当下酒菜,剩下的全归龟儿子,一天一包,一包三条……
分享到
0个赞
老总,乌龟吃生鱼鲜鱼,王爷吃熟鱼干鱼。

不错,你这写文章的套路跟那谁一模一样,首页的节奏
谢谢
求具体位置
这种巴西龟你千万别放生,可以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