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台钓已经有几年了,经过不断的学习实践,我小小总结一下调漂的问题。有些新手包括有些老手在调漂的时候会有这样一种情况,就是钓钓的感觉自己越来越不会调漂了。我现在就和大家说一下我的调漂的方法。
调漂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知道饵料在水下的状态,目前比较常用的有这么几种。
状态1.双钩悬浮
状态2.一钩触底,一钩悬浮
状态3.一钩躺底一钩触底
状态4.双钩躺底
还有就是铅皮到底,这属于传统钓了,我就不研究了
现在我说的是只是单纯的调漂,但是这些状态具体适用于什么水情鱼情,大家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在这之前,我先啰嗦几句,就是关于钩重和饵重的问题,我觉得在钩小,饵轻的时候可以忽略,但是要是钩大,饵重我感觉有时候应该考虑一下,否则目数可能会有变化,但是野钓可以适当放宽一下,适当顿一点。下面进入正题。
前提(空钩半水调4目,钩重1目)
1.饵轻(当搓小饵或拉饵时)
当拉饵或搓饵抛杆入水后,饵的重量不足以把浮漂漏出的4目压下水,比如剩1目(状态1,可以根据水深和鱼层钓浮了),那么这时候我们可粗略的计算出饵的重量大概是1.5目,这时候向上推漂,再拉饵或搓饵抛杆入水,如果还是剩1目,说明下钩还没有到底,再向上推漂,上饵,入水,直到抛杆入水后浮漂露出1目多点的时候,这时候就是下钩触底,上钩悬浮(状态2,灵敏),再向上推漂,使一饵躺底,一饵触底,那么我们要计算一下看应该推到露出几目了,当一钩躺底的时候,下钩的钩重和饵重就完全由地面支撑了,如果子线够软的话,这个钩和饵的重量就不体现在浮漂上了,也就是说调的是4目加钩的重量,调目变成5目了,上钩的饵重1.5,那么5-1.5=3.5目,所以当漏出的目数达到3.5目的时候,一钩躺底一钩悬浮,如果钩距是1目的话,就是3.5+1=4.5目,这时候下钩躺底,上钩触底(状态3,不灵不顿),再向上推漂,双钩和饵的重量全部由地面承担时就是双钩躺底了,就是4+2=6目的样子,再往上推漂,大家也应该知道啥样了
2.饵重(搓大饵)
当饵的重量比较重时,抛杆入水后,浮漂肯定就全部压入水了,这时候我建议搓一个饵,看能剩几目,如果剩1目,那么饵重3目,这时候双钩上饵,抛杆入水,当然这里不管怎么调也不会出现双钩悬浮的情况了,所以是没有状态1的。接着说,往上推漂,当浮漂露出1目多一点的时候,这时候就是下钩触底上钩悬浮(状态2,灵敏),再往上推漂,下钩躺底,重量由地面承担,浮漂调目变成了5目,饵重3目,所以露出2目的时候,下钩躺底上钩悬浮,向上推钩距的距离(钩距1目),使浮漂露出3目,这时下钩躺底上钩触底(状态3)。继续往上推漂,大家也知道啥样了,我就不累赘了
综上,在实际野钓当中,我们不必仔细的去计算到底几目,我的经验就是如果拉饵我一般调几钓几,搓饵就是调几减1或2.也就是钓状态3,因为有时候河底不平,有时候饵重量不一样,我就在调几钓几的基础上根据鱼口的情况再稍微调整一下。
最后申明一点。但是我这种调漂方法没有找底的一个过程,不知道有没有问题,希望和钓友们交流。
分享到
0个赞
晕。钓无定法,视水情鱼情灵活掌握。先找底,野钓可顿,黑坑可灵。怎样钓底,怎样调浮。别把自已搞晕
感觉好精细
钓个鱼整这么精准像造飞机一样,底下没鱼没用,吹个牛逼吧水底有鱼我漂都不用同样上鱼!
什么几目灵,山人钓了整整四十年,偶尔夜钓灯没电了就不用漂凭手感上鱼!
楼主好人。顶满目(虽然没明白)但是您的做法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我经常在汤河边上活动希望能够认识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