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的意识中,一般认为夜钓只有在夏季温度较高的时候,才可能钓有所获,其他季节(例如春季)在气温和水温较低的夜里,是不可能钓上鱼来的。其实春天同样可以进行夜钓,有时效果还真是令人感到格外的欣喜。
近些年来,季春大多以晴好天气为主,季春中上午的气温大多在二十五六摄氏度,高时甚至达三十摄氏度以上,而夜间的气温多在十摄氏度左右,昼夜温差达十五六摄氏度,有时甚至达二十多摄氏度。再就是季春的大风天多,因很少降雨,天干物燥,大风一刮尘土飞扬,经常出现沙尘暴和阴霾天,给钓鱼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并且刮的多是南风和西南风,这是导致气温大幅度上升的重要原因。受热带暖湿气的影响,季春的气温虽然较高,但气压却比较低。
因鲫鱼是冷血变温动物,体温基本与水温保持一致,而这么大的温差,对鲫鱼来说是很不适应的。一旦浅水区的水温上升,趋温性会促使鲫鱼来到水温高的地方取暖晒太阳。因浅水区水温比较高,尤其是上层水域,在阳光的照射下升温更快,鲫鱼就会追温离开水底,在中上层水域取暖晒太阳,鱼也更不好钓了。
此时期气温高而水温比较低,水温一般比气温低十几摄氏度,甚至会更低一些。因空气导热快水导热慢,太阳落山后,气温迅速下降,气压升高,氧气向水中渗透的能力加强。到了晚上,气温和水温相差不大,有时比水温还要低一些,气压也变得比较高,水中含氧量也高。而因水导热慢的原因,虽然气温下降很快,但水温却下降的很慢,晚上就是钓大鲫鱼的好时机。去年4月9日,天气晴,气温10-26摄氏度,11时刮起了五六级的西南风,下午17时风就不刮了。笔者到高潮水库的一个断头沟钓鱼,使用2.7米手竿,1号主线,0.6号子线、2号袖钩,开了一款浓腥味红虫拉饵,所钓水深不足1.5米。钓到晚上24小时收竿,收获清一色大鲫鱼60余尾,是白天梁老师等在此点钓获的3倍多。
季春虽然是夜钓大鲫鱼的好时候,但在钓点选择、钓组配置和饵料使用上,还是有一些讲究的。
1
钓点选择
季春夜钓鲫鱼要在沟汊处选择钓点,在水草边缘的明水处下钩。钓点可选在断头沟处,就是沟尾处没有汊,是石头坝子或是土壤、陡坡等地方,水下最好是去年枯水季节种植农作物的地方。这些地方水下比较平坦,被淹没的农作物基本腐烂,而腐烂的农作物富含腐殖质、有机质和无机养分;因水位较浅一些,水温较高,没烂完的农作物上还会附着大量微生物和水生昆虫,这些都吸引着鲫鱼前来觅食。水位选择不能深,一般不要超过1.5米。断头沟不管处在什么方向,钓位都要选在断头处,其他地方也不是没鱼钩钩,但数量要比断头处少多了。
2
钓组配置
季春虽然温度比较高,但鲫鱼咬钩的动作还不是很大(使用素饵时),而晚上情景,光线也暗,鲫鱼又是一种喜弱光性鱼类,借着较暗的光线,鲫鱼的胆子会大一些,游近岸边活动觅食,开口较大,浮漂动作也大一些。在钓组配置上,竿子要短,线组要比白天大一些,可使用2.7~3.6米手竿,1号主线,视鲫鱼的大小使用0.3~0.6号子线、3~4号袖钩。浮漂使用长脚细长尾枣核型浮漂,但浮力不能大,一般选择1~2好小型浮漂即可。视鱼情可空钩半水调4目钓1.5~2.5目。因有时鲫鱼咬钩动作很小,只有一个小的下顿动作或是轻微上顶,所以要钓灵一些,才能抓住有效鱼口,否则会失去很多中鱼的机会。
3饵料使用
荤饵选鲜活的红虫和细红蚯蚓,对此时的鲫鱼比较有吸引力,素饵要突出饵料的蛋白质含量和腥香味。红虫和蚯蚓对鲫鱼的吸引力不言而喻,但缺少诱鱼能力,钓效不错而动力不足(指诱鱼);素饵动力很足却钓效不佳。在饵料使用上做到荤素结合,笔者所说的荤素结合不是一钩挂蚯蚓一钩素饵,而是开红虫或蚯蚓拉饵,俗称“肉夹馍”钓饵。
红虫拉饵
使用红虫鲫、腥香型湖库野战鲫鱼系列饵(选择比重较轻、颗粒细小的商品饵,最好是红颜色的品种)、速攻加南极虾粉和适量拉丝粉,干饵拌和均匀,撒入部分红虫,按比例加水,搅拌均匀静置5-10分钟即可使用。
蚯蚓拉饵
商品饵同上。先把蚯蚓拣出来,放在茶碗或其他小容器中,在蚯蚓上均匀撒上绵白糖,时间不长蚯蚓就被白糖融化,开饵时把融化的蚯蚓液加进饵料即可。
这两种饵料在钓鲫鱼上都有不错的效果,既能钓也能诱,还省去挂红虫或蚯蚓的麻烦。
季春夜钓 鲫鱼,笔者提倡边钓边诱,一般不喂窝。如果要喂窝,也不能用手仍,要使用打窝器,但量要少,一次喂窝不要超过25克。否则,钓获量就少多了,这是笔者的经验。
分享到
0个赞- 钓友回复1条
-
+关注户外喵喵喵很久以前 长沙 举报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