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位于珠峰村(此珠峰非彼“珠峰”,此珠峰是盖洋乡的一个拥有千年银杏群和荒凉古寨堡的时光村落)山脚下的一个野塘。长潭溪在流经上坂和长潭时在这里拐了个大湾,在上坂水库建成后水直接走捷径从隧道流,这里便成了一段裸露的河床,只有小股的生态水和沿珠峰村经过的一条小溪流流经此地。向莆铁路从闇亭寺水库上空钻进去后又在这里露了出来。因此当初挖隧道时,大量的土石方倾倒在它的岸边,巨石滚落加之长年累月泥沙的淤积,使这里形成了一个长约两百多米,宽约八九米的堰塞塘,塘水最深处仅三米左右,最浅的不足一米。
其实对这个野塘我是早有耳闻,不过大都是负面的消息:说某个时候本村的一个电工在这里电获了几十斤的大板鲫;某个时候某网工又在这里网了十来斤的大板;某个时候附近的某村民见这里有鱼,先是用毒鱼藤毒,见效果不甚理想又用农药“灭杀毙”来毒等等,听了这些信息之后我是不寒而栗,哪还有勇气去一探究竟!传说这里还是军鱼的故乡,怀头鲶的个头也挺大,但也只是听听而已。直到前天,堂弟和他的一个隔壁邻居到我家K歌时,无意中提及这个野塘,说前几天和一个钓弟到这个野塘垂钓时因“缺氧”鱼都浮在水面上,他用抄网有捞了两三斤的鲴鱼,傍晚时又钓了两只三四两的板鲫;同去的钓弟用抄网捞了一只半斤重的怀头鲶也钓了一只差不多大的,还有鲴鱼若干。有一大群的板鲫浮在对岸的树荫下,其中不乏斤把的,就是不开口。我听了之后心想是什么样的“缺氧”会如此严重,竟然用抄网能直接捞得到?一时心里也是迷雾重重,但有板鲫却是个不争的事实。
听了他的描述之后我兴奋不已,第二天便约他到这个野塘垂钓。我们早上九点多出发,途经赤岭村临到珠峰村时堂弟把车停了下来,说是要到公路边的松树林里看看麻菇出了没有。麻菇(学名叫中华鹅膏菌)一年生长两季,夏菇差不多在近段时间就可以采到,秋菇要到立秋前后。麻菇生长季到的时候,所有的钓鱼人此时便都成了采菇人,因为谁都不想错过这一年两季天赐的美味。
堂弟到松林间转了一圈,见没有什么收获(毕竟时机未到),便开始死心塌地的驱车前往钓点。从这里到钓点,是当年修向莆铁路时的一条施工便道,落差近一两百米,短短五公里的石子路竟开了十几二十分钟,到钓点后抬眼望去,钓场环境与我想象中的样子大相径庭:高陡的边坡上乱石嶙峋;丛生的菅茅奓着它锋利的叶子,让人望而生畏,根本就没有什么路通到岸边,这种地方怎么作钓?就在这一瞬间,我竟产生了打退堂鼓的念头,然而当我从岸边的石子路隔着近百米的距离往下看时,隐约可见浅滩上翔着的三五成群的赤黄色的鱼体,我以为是红鲫鱼,但到了下面仔细察看后才知道那就是传说中的军鱼。说实在话钓了几十年的鱼我还没钓到过这种鱼类(钓友们有高招吗?),于是我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我问堂弟你们上次是怎么下去的,他说他就是这么见缝插针似的一步一步探下去的,花了好长的一段时间,累死了,尤其是回来的时候。于是为了回来时能有一段比较象样的路可走,我们只得硬着头皮拿起䥛刀,劈掉挡道的菅茅和一些树枝,扒拉掉碎石,尽量弄出一个台阶的雏形,开到心仪的钓点后再回来搬钓具下去。如此这般,到第一竿下水后已近十三点,此时已是汗流浃背,饥肠辘辘。疯狂的钓鱼人,为了到达梦想的彼岸,我可真是“披荆斩棘”了!
到钓点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水面上漂浮的三三两两的死鱼,其中大部分是鲴鱼,也有头把的重唇,所幸没看到鲫鱼。这时候我才明白,堂弟那天说的“缺氧”是怎么回事:原来是野塘的上游有人毒鱼,只不过药水到这里后已是强弩之末,造成了部分耐药性差的鱼死亡和鱼大面积浮头的现象,要不是刚才看到的那群活跃着的军鱼,我对此次作钓真的是一点信心都没有。
钓点的环境很苛刻,别说钓椅,就连竿架都无地可插。我只得把竿子的一端插在石缝里,一头翘着勉强作钓;另一竿还好,我就地找到了一截五六十公分废弃的水管,把它的一端嵌进石缝里,突出的另一端插进竿架,然后再用小石子填满管子的空隙,不让竿架旋转,竿子放在上面还算称手。人也是时而站着时而蹲着,实在累了就在背后高低不平的石头上坐会儿。
这是怎样的一种坚守呵,我恍然若梦,竟怀疑自己在这里的真实存在!
我往钓点上撒了两把鸭饲料做为引子,考虑到这里的鱼从来就没有吃过商品饵,我只挂了两只蚯蚓放在那里。同时也拌了款奶香味的拉饵做为备用,这样一旦鱼情好的时候我就可以改用拉饵作钓。蚯蚓放下去约半个钟头左右,一动不动的浮漂开始慢慢的顶了上来,我知道这是典型的鲫鱼的漂相,此时它应该是嘴里衔着蚯蚓慢慢地离开了水底,现在扬竿正恰逢其时。果然第一只约三四两的板鲫在水面上转了一圈之后被我提了上岸。我信心倍增,感觉今天所有的努力都有了结果,都是为了这一刻的精彩绽放。
断断续续间我上了四尾的板鲫,旁边的堂弟一尾都还没上;但在我从下午四点到五点近两个钟头的时间里一尾都没上的情况下,他那边却接二连三的上,真是奇了怪了!在没上鱼的那一段时间里,我是用尽了方法:调灵调钝,蚯蚓拉饵轮番上阵,前后左右变换位置,但都仍然无济于事,看来这窝点底下真的是没有鱼来光顾了。
天黑前我又钓了三尾,堂弟那边也是隔三差五的来一尾,天黑后我改用一竿蚯蚓一竿拉饵,半天都没有动静,但在我晚上八点准备收摊时,钓拉饵的那一竿又来了两口,一尾鲴鱼一尾鲫鱼,于是心里又萌生了希望:难道鱼进窝了?于是又放弃了收摊的念头,忍着一身的疲惫继续战斗。就这样被“骗”到了晚上十点,只再上了两尾的板鲫。堂弟那边在夜幕降临后的近四个钟头的时间里,也只上了两尾的板鲫,其中一尾还是双目失明的残障鱼氏。
收了吧,早就应该收了,我心里这样对自己说。能守到现在,不知是因为是为着期盼下一刻更好的鱼情,还是惧怕回家的陡峭的路,但总归是要收的。于是费了九牛二虎的力到达公路后,摩托车的轰鸣声便伴随着刺眼的头灯划破了夜晚的天空,在寂静的九曲十八弯的山路上颠簸了起来…
分享到
0个赞
真钓鱼人
现在的资源哦,网电毒,各种污染,外生物入侵,其实喜欢钓鱼找好点的水库少花点能开心就可
写的真好
军鱼 得用蚯蚓 或者路亚才行
没想到这个癖好竟伴随了我的一生!
所以说疯狂,其实周边交通便利可钓鱼的地方多的是,不一定非要到这种地方来。但是一旦惦记上了,不去吧,总觉得有点遗憾,所以还是去疯了一下!
承蒙夸奖!

感谢指点!
真正热爱钓鱼的人,终身无解
这就是钓鱼人,啥都忍得就是忍不了没鱼口

太好了,带着我们去了另外一个世外桃源。
有同感!
对于钓鱼人来说,有鱼的地方就是他的桃花源。
真爱!不畏艰险,只为遇见你!佩服
看来你也是性情中人!
有军鱼吗?我去路亚试试
空间太小,路亚好像施展不开。军鱼有,但我看到的个头都在二三两之间,还太小,不宜施钓!
这种环境还挺野,刚去鱼还没有聚窝,多钓几次就好了。
写得真好
钓鱼人见到水就想甩两竿看看有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