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8月28日(周日)农历八月初二
地点:龙井 . 东盛涌 . 龙山沙坑
用竿:6.3m/5.4m/4.5m
线组:2.0+1.2/1.5+0.8/1.0+0.6
用钩:千又2#/细地袖6#/金海夕5#
钓法:6.3传统钓//5.4/4.5悬坠钓
钓饵:老坛玉米/蚯蚓+骨蛆
窝料:老坛玉米+牛P酒米
日出日落时间:04:41/18:04
8月27日(周六)下午,与老张钓友相约到龙井市东盛涌镇海兰沙坑垂钓。是日早4:30分许从小区出发,20分钟后抵达海兰沙坑,因安装了栅栏不便入内,5:00时许转场至龙山沙坑。
本人负责领航,老张驾车直抵海兰江大坝,将车子停泊在不影响交通的地方,我俩下车简单考察了一番,老张选东边钓位,本人选西边钓位,而后从车上卸下装备,进驻所选的钓位。
5:30分许出竿/打窝完毕。当天本人先出6.3米/5.4米两把钓竿,9:00时前后又祭出4.5米的钓竿;长竿挂玉米粒主钓鲤鱼,短竿挂蚯蚓蛆虫主钓鲫鱼。老张也出了6.3/5.4/4.5米三把竿。
刚出完竿没多久,有一对延吉来的老夫妻来到钓场,他们选定南侧进水口钓位并比邻而坐。稍后,就见一位美女--老板娘徒步前来收费,本人迎上前去,主动交付了我和老张的钓费。
我们的钓位坐南朝北,对面便是发现恐龙化石的龙山山脉。钓场早晨基本没风,山体的倒影掩映于水面,形成一条绵延的暗区,鱼漂落于暗区之中,对钓鱼人来说观漂确是非常清楚。
6:00时许,老张钓友帅先上鱼,他告知我开竿鱼是一条上两的小鲫鱼。我们两人一东一西,相距约20多米,因钓位中间有土包和杂草相阻隔,只能语言交流,因此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6:10分许,本人5.4米钓竿的浮漂呈现顶漂漂像 , 提竿刺鱼 , 中鱼!钓获1条1.5两的鲫鱼。6:30分许,6.3米钓竿的浮漂黑漂了,扬竿刺鱼,中了一条个体稍大,有二两多的鲫鱼。
7:00时许,5.4米的钓竿中了一条小鲶鱼,约半斤左右。鲶鱼属掠食性鱼类,比较喜欢吃小鱼,若有鲶鱼进窝鲫鱼躲得远远的,此后一段时间鲫鱼几乎消声匿迹,仅上了几条小鲶鱼。
8:00时许,老张钓友一盒蚯蚓用完了,本人将备用蚯蚓送给他,时下从渔具店买的蚯蚓数量不足,声称一盒20条 , 实则只有10多条而已。8:30分许,夫妻档男主的钓竿不慎被小鲶鱼拽跑,用了好长时间费了好大劲才将竿子捞回。
9:00时许,鱼情进入半衰期,鱼口大不如前。钓鱼人可以看控更多的竿子,于是拿出了一把4.5米的鲫竿,还别说此钓竿还挺给力,出竿后不久便来了一个也是当天唯一一次“双飞”。
10:00时之后气温逐渐升高,西风/西北风逐渐加强,阳光多云下忽明忽暗,让人很不适应。拟用钓鱼伞遮阳,但3~4级的阵风将伞刮跑了好几次,大家只好忍着风吹和日晒苦中作乐。
天气预报西风2/3级,实际风力3/4级,好在偏西风的作用下气压和水中的含氧量较高,晌午时分也没有停口,一直处于慢蹦上鱼的状态。14:30分许,风停了,口也没了,老张钓友的蚯蚓也告罄,于是我等先后收竿,打道回府。
涉钓小结:
1.鱼获情况。当天老张钓友钓获不少小鲫鱼和小鲶鱼,称重7.6斤;本人的鱼获只有5.5斤,从数量到质量都不及老张钓友的。
2.天气情况(定位于龙山村附近)。据钓鱼天气预报,当天多云,西风1~3级,最高温度23℃,最低温度11℃,昼夜温差12℃;湿度49.0%,气压970.5hPa,比历史同期平均水平979.2hPa低了8.7hPa,钓鱼指数为73。
3.钓场位置及交通提示。龙山沙坑位于龙井市东盛涌镇龙山村东/龙富村南,距延吉市府15.4公里,车程大约20分钟,在腾讯地图或高德地图上输入“龙富村”即可以检索得到。
真实写照,客观记录,亲身感悟,原创不易。
感谢各位看官的阅读/点赞/评论和关注。
分享到
0个赞
也是
谢谢分享,各种杆各种钩各种钓法
全了。
摆地摊
这里是多少米呀?是10块钱的那里吗
对✓
有点远
漂亮的钓鱼环境,漂亮的鱼获。
过来玩吧
龙山有五个沙坑,你这是那个沙坑?最东面的吗?
喜钓郎为啥最近没有更新呀?推荐一个野钓的地方呗
楼主最近怎么没有更新呀,很期待啊
推荐一个野钓的地方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