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钓鱼搭配经历:
【杆】接触钓鱼还得从小时候说起,那时候最简单不过,一根竹林里看的上眼的竹竿,当然我是选那种长度不超过4米,下面2.5至少是笔直的,中间0.5稍微弯曲也影响不大,最上面1米,略带半弧形最好,自然弯曲,腰力更强劲,毕竟斑竹长大过程中经历过风吹雨打的洗礼,千锤百炼终成钢,这好钢就被我拿来钓鱼再适合不过了,类似下面这种,那时选择性不大,但每个小朋友都喜欢,你喊父母给点钱说要去买鱼竿、线、勾啥的,估计腿杆都被打断,就是去砍鱼竿都得偷偷摸摸的去,弄好后还不得放家里面,得找个不起眼的角落存放,不然父母发现了,说你不务正业不以学习为中心,耍这些han shi 起劲,鱼竿估计都会被扔火堆烧了。在我记忆当中,我最多拥有两根竹子鱼竿,一长4.5左右,一短3.6左右,啥先径,圆径,钓重,腰力,根本都不知道是啥,反正是根竹竿就对了。那时老一辈都讲尺作为长度衡量,也就是15尺和11尺,这两根鱼竿基本上陪我度过了快乐的童年,只要放学和假期有空都会在河边甩上两竿,直到上初中寄校后,就不知身处何地了,也许已化作火灰,也许当做蔬菜竿。。。。。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线】线当时自己有过两种,一种是缝衣服的线,弄过一次,被父母发现了,屁股不说都开了花,从那后就再也不敢拿家里面的缝衣线做通线用。另外一种就是现在的尼龙线,没钱买,幸好当时外公爱好钓鱼,每次去他那里都会赠送我一些钓鱼必备的工具,线、铅、漂。当然也学习了如何钓鱼,如何看口,啥时候提竿刺鱼,如何溜鱼,那时不太懂,稀里糊涂的就跑河边测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铅】当时铅也用过两种,一种是商品铅,就是现在海杆用的通心铅,只觉得当时的通心铅做工粗糙,表面凹凸不平,没有重量是多少g的,也没有标识,卖铅的一个镇子估计就只有那么一两家,也没把这些当回事,能卖掉就卖,卖不掉存库也不多,当然只是卖日用品随带卖的杂货,不像现在有专门的渔具店,卖专业的产品。另外一种不知道大家用过没有,那就是用剩了的牙膏,当时的牙膏大多数都是薄铅皮只做而成,当把牙膏用完了,我就会收藏起来,毕竟咱钓鱼要用,灵敏度就全靠它了。不像现在科技的发展,牙膏早就被塑料高分子化合物包装替代,想用估计都用不上了。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勾】钓鱼勾当时不外乎也是两种,一种是商品勾,那时也没人教钓多大鱼用多大勾,现在回想起来,大概就是现在的袖钩4号到6号吧!勾的选择性也不大,至于勾宽、勾门、勾柄等等的参数,都是现在才大概略知一二,其实个人不太爱研究鱼勾,只知道要钓大鱼咱就用大点的勾,比如两斤以上的咱至少安排6号勾以上,钓草鱼鲢鱼等等用到8号,甚至10号都不为过,现在的伊豆、伊势力、新关东、金海夕等等,我用的最多的就是金海夕,现在钩尺寸图一目了然,可能跟喜欢鲫妹妹有关系。另外一种鱼钩就是别针或回形针,用别针或回形针做鱼钩相当麻烦,首先得用老虎钳捋直,然后拿到磨刀石上面慢慢磨,把勾尖磨的比较锋利,一般拿张纸作为测试,以打到刺鱼的效果,然后再用老虎钳慢慢弯成钩状,最后钩柄部分用铁锤慢慢捶打,要用力均匀,稍有不慎,就前功尽弃了,细致活,考验手法和耐心,或者慢慢弯成一个小圈。由于长期寖泡水中,又没有及时保养,一般寿命不长,用商品钩多一点,那时没零花钱,竟然拿着剪头发的2块钱,去综合市场剪一块钱的,综合市场比较热闹,理发便宜,把剩余的钱拿去买鱼钩等其他配件,现在想来也是顽皮,蓦然回首,那事却在灯火阑珊处。
【浮漂】至于浮漂没有多大选择,当时没看到有人使用立漂,大多数都是七星漂,好一点的使用鹅毛作用七星漂使用,去抓人家的鹅,拔几根下来,被主人家看到了,又是一堆臭骂,村里的小孩都是这么调皮,再不济就用当时的泡沫剪成浮漂的样式,用针传过来作为七星漂使用,至于调漂,一般挂5颗或者7颗使用,5颗的时候就重铅到底,剪浮漂露出2颗半视为调好,当然当时肯定不知道饵料的状态是在那个位置,现在觉得可能是铅坠轻微趟底,鲫鱼轻微吃口出现点顿,当第3颗浮漂上浮至第二颗,或者拉下第4颗,提竿刺鱼,80%中鱼,那时都是为鱼不为娱,单线通钩走天下,大小通杀,看来传统钓有一定的优势啊!
中华民族的传统钓法,值得大家发扬光大。
【饵料】饵料在农村就比较多了:钓草鱼有南瓜尖,蚕宝宝,蚯蚓,面包虫,蚱码等等,鲤鱼饵料南瓜,红薯,玉米,麦子,稻谷等等,鲫鱼饵料米饭,蚯蚓,毛毛虫,大米等等,但蚯蚓作为万能饵,名不虚传,是任何一个人都不能否认和撼动它的地位,搭配七星漂使用,如虎添翼。当时四川老家主要就是鲫鱼、鲤鱼、草鱼、鳑鲏,餐条,螃蟹、河虾,土鲶鱼、花白鲢,麻鱼。其他鱼类在我们那个地方没见识过,花白鲢当时作为人工饲养的,用常规饵料没钓起来过,也从没研究过它到底喜欢吃那类型味型的饵料。那时一般都是房屋前后挖一点蚯蚓,到达河边,整根挂钩,1-3分钟,提竿看一次,静等上钩,鱼密度大,一般花费不到两小时都会爆桶,玩得尽兴,玩得自然。
想念你的好,想念你的味道,想念你的拥抱。
基本上原来竹竿钓法就是原滋原味,贴近自然又高于自然,至于窝料,家中的米饭,大米,玉米,麦子,黄豆啥的,不用煮,直接扔里面或者泡几天更好,一般都不弄打窝,都可以获得一个好的鱼获,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到现在是到处找钓位,水库,一天下来还钓不到几个鱼,真的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啊!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在选择性更大了,台钓,筏钓,海钓,路亚,传统钓等等,数不胜数,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钓法。
也就这两年才重拾钓鱼,刚开始完全不会,不过多亏钓鱼人APP,上面把钓鱼讲解的如庖丁解牛般详细,不会的可以求指导,不懂得可以问,还能和全国各地的钓鱼人“代表“讨论,切磋,学习不同地方的当地钓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仿佛进入了钓鱼‘图书馆’,想要啥就在商城找,可给钓鱼小白提供了捷径,便利。在此感谢有这么好一个平台,让大家一起交流,相信我们离大师都不远了,。
现在的钓法和使用我不敢妄加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有啥不对的大家指教。当然说实话,商城的东西也物超所值,正宗,没弄虚作假,各位只需要按自己能接受的价位,选择适合钓具,根据当地鱼情做钓,最后祝大家在此次活动中买到自己想要的物件,趁马上快解禁的日子,大展拳脚,扬帆起航,大鲫大鲤。
分享到
0个赞- 钓友回复1条
-
+关注
户外喵喵喵很久以前 北京 举报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