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一日
今天玩的是李大队长在此爆过护的钓点。李大队给了我定位,但是湖边的定位往往不准。到了湖边,录了短视频发给李大队,问他是不是这儿?怎么走?李大队用微信语音给我指导。在他耐心指点下,找到了。非常感谢他!
放下钓具包,换上下水裤,到湖边一看,太漂亮了!这么好的钓位,加上今天这天气,风向,不爆护,简就真的逆天了!
现在你看到的图片上没有任何障碍,那是因为正前面中间的障碍物被我清除了。
先打窝,打了三个。之后,拿出我的折叠锯和双砍王。有三棵杨树——不大,两棵已经被钓鱼人弄得没枝没叶了,又歪歪扭扭的;一棵茶杯粗,有枝有叶。好好的一个完整的钓位被它们分割成了两半。举竿困难,移动不便。三下两下就被我锯了,砍了。它们长在水里,没啥出息,不是栽的,是从它们的上代树根上生出的第二代。第一代杨树在国家征收赔付到位后都被承包人卖了,然后树根上会长出第二代。现在湖边的杨树百分之九十九都是二代,一根多棵,歪歪扭扭,又细又矮,又密又厚,没啥出息。现在它们没了主人,任其自然,自生自灭。
上图,第一幅,看到锯过的树桩了吧?第二幅图可以看到要从芦苇和乱七八糟的杂树的空隙钻进去,下水钓鱼。
面朝西北。
后面有个还在苟延残喘的养鱼塘!里面新放的斤把重的草鱼泼泼啦啦地乱窜。有位伛偻着腰的老妇人每天都会来驱赶站在鱼塘边埂子上钓鱼的人,李大队对我说。我这个钓位不在她家鱼塘埂子上,但我确实看到她使劲儿撵别的站在她家鱼塘埂子上的钓鱼人。
早上我来时那妇人就在附近,她在收地笼。望了望我,没吱声。上午她又来了,捡拾矿泉水瓶,问我,钓到鱼没?钓到了。好不好钓啊?还行。我放下钓竿,把我附近其它钓鱼人扔下的矿泉水瓶冰红茶瓶等能卖钱的都捡给她了。这女人看上去年约六十多。头发灰白,小眼睛,窄脸型,尖下巴,面色黑。整个相貌看上去连“大世人”都不到,也没啥福气。不知怎么了,脊柱变形,弯了腰,累的?病的?不得而知,也不好问。下午三点她又来了。有三个人在鱼塘埂子上钓鱼,真地被她絮絮叨叨不屈不挠地赶走了!后来我又来钓几次鱼,发现这妇人精神头很足,从早到晚,她一直在这里忙活。清晨,她穿了皮衩去浅湖倒地笼,然后匆匆忙忙把鱼获拿去马路上卖了。早饭后来舀水泼地,种的豆子干了。下午又来,推着独轮车往地里运鸡粪。一个伛偻着腰的老年人干了这么多活,不能不佩服她能苦能干!
我整理好了钓位,摆好了鱼护,把鱼包斜挎在肩上,里面放了红虫蚯蚓擦手毛巾,开始钓鱼。水在膝盖下面。稳稳地站好,开始下钩。
左右两个窝子,自左至右钓。左边的一阵狂提,都是大鲫鱼,小板鲫。那感觉真是美极了!连竿了十几条。中间的,没钓到鲫鱼,钓到了三条昂刺。两大一小。
站在水里,实在腾不出手拍照。拍照时必须放下竿子,腾出右手拎鱼,左手拍照。
有个人在我身后穿皮衩,我心想也来我这儿钓吗?挤一挤还能容下一人,若想在这钓,我就把右边的一片给他吧。但是,我多虑了,人家只是从我这儿借道,缓缓地涉水去了三十来米外的北边的一个高地上去了。那里二代杨树密集,有阴凉,但是杨树枝丫容易挂钩挂线。
我在这不断提鱼,引起了一位女钓者的注意。她和她的老头由他们的孙子开车带来钓鱼。位置选在我右手边的一块塘子。从前是养殖塘,现在西边扒开与大湖连为一体。另三面则围着密密的二代杨树。那孙子大约二十多岁,戴个近视眼镜,台钓。爷爷在孙子右边,爷爷的右边是孙子的奶奶。
那老奶奶说,瞧,那人钓得好,下钩就吃,鱼也不小!孤岛上的那人也说,还连竿了。老夫妇俩也钓得不错,老头钓到了大板鲫。老奶奶钓到的鲫鱼小一点,但她钓到了一条斤把重的鲤鱼。孙子一边指挥他奶奶遛鱼,一边跑去帮忙。鲤鱼被擒获。那老奶奶尽管沉稳,也高兴得如同少女。
上图,左边的是那位孤岛上的钓者,右边的是那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
我这边上鱼的节奏和频率比那几人既快又高。稀稀疏疏的芦苇,稀稀疏疏的野蒲。窝子打在稀疏的芦苇和新蒲附近,都能钓到大板鲫,而打在比较密集的芦苇和蒲洞里的窝子,钓到的鱼既少又小。
一般一个窝子能钓出十几条,最多的钓到十七条,最少的钓到十三条,然后就没口了。
后来我改变策略。不再同时打多个窝子,而是一个窝子钓到十条了,打下个窝子。备用。这个没了,接着钓新窝。如是循环。既省料又省时。
没在原位补窝,都打新窝。因为这儿的空间唯我一人,没人来争。
站在水里钓鱼还是累人的!每钓了一个窝子,我就上岸坐下休息几分钟,喝点儿茶。带了一个水壶,能装1500毫升开水,早晨泡的茶还有一杯,茶叶多放点。喝这杯茶,比较浓,甜香中有点儿苦涩,喝第二杯就香津满口了。
下午西南太阳厉害!今天最高气温31度,午后到了峰值。蚯蚓盒晒热了,蚯蚓乱爬。我把毛巾浸透,覆盖在蚯蚓盒上,再滴点儿水给蚯蚓泥里,蚯蚓安生了。
今天的鱼口特别活跃,也特别好钓。从早上到现在,一直到十六点半收竿,都好钓。打一个窝子,钓一个,下一个备好。鱼,有大有小。大的入护,小的随手放回大湖,肚子大的也放了。
站在水里,没法拍照。许多精彩的瞬间,被省略了。
孤岛上的那位可能是某单位的某部门的头儿,午后开始,电话不断。先前总是一位女生在跟他通话,跟他要核酸采样的人数统计啥啥的,讲了很久。这人捞不到钓鱼,心烦。训了那个女的。叫她找别人。后来就是男的跟他通话,谈的还是防疫核检的事儿。这下那人干脆扔了钓竿,认真严肃起来,从手机调资料看,查找对方要的数据。谈了许久许久。下午他基本上没有钓鱼。
上午他也钓到了很多,也有大板鲫。他的钩线上树了两三次。在湖里的芦苇上也挂了几根。收竿后他穿了皮衩下水把钩线捡了回来。树上的够不到,望了望,惜别。
十五点我打了个窝子,那人也打了一个。半个小时后我开始钓,那人也结束了电话开始钓。可是,我这边到结束钓到了十四条,他那里仅仅钓到了一两条,不大。
十五点半到十六点半这一小时,窝子打在了最南边,靠近孤岛上的那位。这里有个埂子,划皮水,好站,身后有倒伏的大芦苇,一头支在鱼护口上,一头放在倒伏的芦苇上,放下钓竿,腾出了右手,拎了鱼,拍了几张照片。
那家祖孙三人在下午两点半收了。孙子要走,爷爷奶奶意犹未尽。孙子问,奶奶走不走啊?奶奶说,随你。临走时问孙子,明天来不来?孙子说,不来了。
我右边的那人,也收了。我也收吧,窝子里可能没鱼了。钓上十四条之后口就稀少了。
今天鱼获漂亮。
垃圾塑料袋带走。
分享到
0个赞
也是
资源真好!
晚上准备去杀一夜
那里不管台钓哦!另外据说夜里有漂亮的湖妖水怪出没。


校长这是哪里啊
默认爆护

好地方,好收获。
谢谢点评!
呵呵,各人有个人的爆护标准,我的标准是一天
高渡高湖
是一天钓十斤以上。离十斤差点儿我都不敢说爆护。谢谢点评!
嗯嗯

你也赞同俺的爆护观?

谢谢李总点赞!

肚子大的也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