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活的齐鲁大地的气温终于又攀升到了二十度的好时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水温升高后鱼儿的活性变强,它们开始遛边觅食,野外垂钓找片清静的水域甩几竿,中几条鱼已不是什么难事。
过了农历的三月三,大鱼小鱼都遛边。气温升高,水温变暖,鱼的活性变强,食欲大增,岸边觅食也是它们的生活习性。空闲无事可做,自然就去河边钓鱼玩。
午后两点来到常玩的小河,由于刚开始走水,钓鱼人并不多。在外野钓,其实不走水的河流并不太多,关键是要学会应对的方式方法。现在来水一般都来鱼,相对来说中鱼的几率比死水还要高一些。真对走水,我的做法就是这么两点,一是子线要短,二是竿稍控漂或者钓跑铅。
时间:2022.04.02日下午。
地点:小河野钓。
用竿:新竹5.4米。
线组:1.5+0.8
用钩:伊势尼3号。
窝料:老坛谷麦。
钩饵:红虫,麦粒。
天气:晴。
爱好钓鱼,更喜欢守鲤鱼。窝料打下老坛谷麦一般大小鱼都能诱到。窝点选在桔草前二三十公分处,浮漂调平水钓二三目,竿稍控制住浮漂,先钩挂麦粒试试鱼囗,谁知一下等了四五十分钟都没有什么动静,只好换成红虫做钓。
红虫钩饵很有优势,下钩不用大等就会来囗,尽管气温比前些日子高出许多,鱼囗一点也不生猛,漂相轻到让人几乎很难辨出,和冬季漂相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幸亏窝点距离自己较近便与看漂,若是长竿、窝点再远一些一定不少失囗。
几十米外有位熟悉的钓友老刘,窝点的深度大钓2米以上,两三个小时仅钓了两条鲫鱼。虽我钓的鱼囗也不太好,总时不时地来一囗,可以说比他强多了,“春钓浅”的规律不知留传了多少年,又经过了无数钓鱼人的验证,想不空军还是按“规律”垂钓为好。
边钓边放,鱼护并没下水,刺中一条鲤鱼,不知是鱼钩没有刺牢还是自己操做不当让它脱钩逃跑了,给了一个“遗憾美”。
分享到
0个赞- 钓友回复1条
-
+关注
户外喵喵喵很久以前 深圳 举报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