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钓鱼人平台上购买的酒米到货了,我买了两款,一款是麝香味,一款是老酒酵香味的,南京这段时间隔两周就会有降温,周末还属于升温期,按理来说出钓不会太好,但平台的酒米既然到货了,还是老规矩,测评一番,到水边坐坐。
日期:12月4日。
温度:2~15度。
工具:13米光威晨湖,2.7米0.8通线,海夕4号沟。
窝料:钓鱼人平台上购买的酒米,西部风老坛维它米(麝香味)。
钓饵:蚯蚓
大早的路上车少,开着就是舒坦,时速飙到100。天气风和日丽,在一二两级风左右,这样的天气晒晒太阳是挺舒服的,但是对鱼来说尤其是传统钓鲫鱼并不是太好的一个天气,按经验而言,上午12点前还凑合,下午鱼不在底,基本不会有口。不管了,出去转转吧,下周有会,不能出钓。今年事情太多,一个月能出1~2次就很不错了。水边坐坐,也让自己诚沉沉心。
城市扩张的步伐很快,往日的近郊农田都被水泥森林般的大厦所替代,那还有往昔农村的影子。所以现在钓鱼的路也是越走越远,单程50公里左右,都算是比较接近的。
枯黄的小草上披着银装素裹一般的白霜,旁边的小路上,不知走过多少渔人的脚印。
在白霜的包裹下,植物仿佛带了些许灵气,户外种植的蔬菜,经过白霜的洗礼,口感会更加好。
钓场不大,蜿蜒约五六亩的样子,是一条过水沟,水浅的地方50公分,深也不过1米56,不远处的工厂竣工后,这片天然的水域估计也要被钢筋水泥所替代,且玩且珍惜吧。
这个窝点打的水深是1米6,是全水域最深的地方,用的是西部风的酒米,来渝速度很快,半个小时之后伸杆试钓,已经有小鱼进窝的迹象,上午11点前的4条鱼全是这个点出的。在浅水处打的窝,用的是自家平台买的酒米,暂无口。不过下午浅水区拉了几条大板,彻底验证了自家平台酒米的威力。
倒树边的窝点,水深6,70公分,这位大哥下杆以后就上了一条小鲫,不过那是过路鱼,后面一个多小时基本毫无动静。
伴随着浮漂微点数下,轻送,第1尾小鲫被请上岸来,鱼体冰凉,由此可见鱼儿的活性还不行,想发窝还得再等等。
来浅水区试试吧,这环境坐下来就感觉舒坦,至于鱼嘛,就等随缘上钩了
对面的草区,有个大哥九点多钟来到12:00走,一口都没动,看来这个地方鱼头是愈发稀少了。
42码的鞋,38码的鱼,28片鳞,小板板俊俏的很,收着了。
台钓的兄弟偶尔双飞,可惜的是个头太小,两个还不到一两。红袍哥是从废地笼中请出,四目相对后,送他回了水晶宫,明年见。
暖阳下青翠的苔藓,仿佛有身在初春之感,脱叶的大杨树提醒,还在冬天,窝中透出幼鸟的呢喃,在风和日丽的暖阳下,一切都显的那么自然和谐,放下工作,在水边释放,手握钓竿,会水中精灵。
留大放小,过瘾就好。
酒米测评的感受,我抛砖引玉:留鱼效果不错,发窝慢,不招小鱼,鱼的个体相对较大。下下周再找其他的水面继续测评。
感谢观帖,再会
分享到
0个赞
测评不错,干得漂亮


谢兄弟支持
就想知道在哪,我也去踩雷
钓友您好,您的这篇帖子写的非常好,钓场的环境描述的很详细,您可以再写一下中鱼的过程,我们已把此帖推为本地精华,希望您再接再厉,创作出更好作品!
您这长杆好用不?重不重?
还可以,光威杆子都是偏重些
这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