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也逐渐加速。生活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缓解这沉重的生活压力,现在钓鱼这项户外运动的人也越了越多了。作为一个上班打工族的业余垂钓爱好者,平时除了不停地搬砖养家糊口,上有老,下有小的。也只有等到双休时才能去约上三两好友,去野外尽情享受此时此刻只属于自己休闲垂钓的快乐时光。一来可以缓解生活的压力和解毒钓鱼瘾发作的煎熬。二来也可享受在垂钓时中鱼所带来的快乐,和在垂钓后渔获满满时所带来满足和成就感。
干到老学到老,还有三桩没学到。古人说的话都是经典。那钓鱼这项户外运动又何尝不是呢?学无止境,钓无定律。钓鱼的经验丰富,事实上也就是钓的次数多了,经验也就慢慢地积累了。没有哪位钓鱼大师刚接触钓鱼就会成为垂钓高手的。就水底和水面跑鱼的原因,我来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现在早已进入冬季了。早晚温差非常大,每年这个季节,大鱼不好钓了,很多钓友只有选择钓鲫鱼为目标鱼。这时的鲫鱼也随着气温的降低而慢慢开始向深水区或水草茂盛区迁移了。这时钓鲫鱼的线组也开始改为小钩细线了,冬季的鲫鱼活性低,活动范围小,吸饵的动作越来越轻了。用小钩细线能放大鱼口信号。使垂钓者便于抓口。上周与朋友野钓时,他选择的钓法是台钓。线组1.0+0.8,酒米加饵料抽窝,上钩拉饵,下钩蚯蚓。竿子6.3米。上午鱼口一般。中午时温度上升,鱼口超多,开始连竿二两左右鲫鱼。但这连竿期间出问题了。我的钓位和他相距不到二十米,连竿时他已经连续跑鱼两次了。我这朋友钓鱼总是懒得变更调钓钓法。我看他已连续两次跑鱼,而且都是水面跑鱼。就提醒他一句,你的线组调钓需要变更一下了。出现这种现象有可能是钓的过顿了,将浮漂往下捋两目,再次抛杆入水后,浮漂一个点动,然后上顶一目,提竿刺鱼又是双飞,这次双飞钩上的鱼没有在水面脱钩了。接下来的两次双飞,鲫鱼均没有出现水面脱钩了。一个小小的变动就调钓完美了。钓鱼真的需要灵活变通。
水面连续跑鱼时,调钓没有问题时,也有可能是提竿刺鱼时机不对,过早或过晚都有可能造成在水面跑鱼现象。
水面跑鱼还有可能是提竿刺鱼时,用力过猛拉豁了鱼口,而造成跑鱼,还有可能是调钓过灵,当鱼吸食饵料时,还没有饵料完全入口,浮漂已出现信号,提竿刺鱼造成钩子只挂一点点鱼唇,使鱼在挣扎时脱钩跑鱼。
当垂钓中出现水下跑鱼时,最容易造成好不容易聚集的鱼群,受到惊吓而跑鱼炸窝。水下跑鱼有可能是钓的过灵了,可先将浮漂往上捊一两目。直至中鱼而不脱钩。
水下跑鱼也有可能是调的过灵敏,可将铅坠打开加少许铅皮,使中鱼不在出现水下跑鱼即可。
水下跑鱼也有可能是提竿过早或过迟均会出现水下跑鱼现象。还有可能是提竿刺鱼时,刺鱼力度过小没有钩牢鱼唇而在水下跑鱼。水下跑鱼也有可能是鱼钩过大或过小造成脱钩跑鱼。鱼钩过小时,鱼吃饵信号出现时。因鱼钩过小,不易将鱼唇刺透。只挂破一点鱼唇而水下跑鱼。当鱼钩过大时,小鱼吃饵时会出现挡口,浮漂会出现频繁点动或下顿漂象,提竿刺鱼会挂上鱼唇一层皮,而水下跑鱼。另外饵料过硬过大也会造成鱼吸饵时挡口,吃钩不深而挂不牢鱼唇脱钩跑鱼。总之水下跑鱼和水面跑鱼的因素有很多。这需要钓友在垂钓中根据水情鱼情的变化而变化,钓鱼就要学会灵活变通,不能一条道走到黑。以上总结不够全面。希望大师们在评论区指点。
祝钓友们每次出钓大鲫大鲤!
分享到
0个赞
我建议你组个团,野钓休闲比赛一下
周六就出现大师说的这种跑鱼现象,受教了
兄弟高抬了,互相学习。


我建议你组个团,野钓休闲比赛一下,大家认识一下,增进友谊
玉树@在哪里搞能发个定位吗?
发不了,朋友的钓点。



钓友您好,恭喜您此帖上首页啦!赶快和喜欢您的钓友们互动起来吧,回复是美德,回复钓友的评论,和更多的钓友成为朋友,探讨钓技,共同进步哟!
有道理
谢兄弟论帖



大师威武666


写的精辟文章。
不跑鱼的钓手不是一个合格的“水生物工程定点投喂师”,综合来讲无非就是几种情况,鱼大了钩小了(别怪着它,大号伊势尼,管付千又干它
);没吃牢(打早了或者打晚啦,饵料还没进口或者已经吐出来,自己根据习惯适当钓钝或者钓灵一点);大力水手,直接拉脱拉豁啦,特别是鲫鱼,鲤鱼这类的;还有种就是车祸现场,不小心给锚的,鬼知道锚在哪个位置,有没有钩牢
。钓灵钓钝也都是相对的,关键还得钓的人自己能分辨出,不把调漂看得多神圣,讲到底只要自己能分辨出饵料进嘴动作适当力度提竿就行
跑鱼一般是过灵或者钩小了,咋能是过钝呢?
铅坠打开和灵顿没关系,铅坠打开饵料在水里摆动两次,用来打行程的。
我最近也跑鱼,也在琢磨呢,最严重的一次是那天中午正上鱼连竿,突然一个水下跑鱼!直接导致一下午没什么口直到四点多才上一条鲫鱼!很可能水下跑鱼惊窝了!!!这篇文章很有用
自从我换了PE线,高碳钩,再也没跑过鱼
最怕水下跑鱼炸窝。

有可能是过顿了。
说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