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刚刚跃出地平线,我们到了河边。
河里并排有两条水泥船,小的依偎在大的身边。我说,老贾,我们过河去钓啊?那边水草多,又没有电线。老贾同意。我又说,把皮划艇也充满气带过去,万一船主要船用,晚上我们也好过来。老贾说,对。
老贾点火启动发动机给皮划艇充气。我则把两人的钓具一一拿上那条小船。气充满了,钓具也搬好了,老贾跳上小水泥船,把皮划艇的揽绳交给我,他撑船。小船走了,皮划艇随着我们,慢悠悠地去了对岸。
老贾上岸就打窝,我则往西走了约四十米,按老贾划定的空间选点打窝。
瞧瞧河这边的水草,是不是冬钓的好地方?
近处,浅水,在草前打了三个。远处,深水,在草洞打了四个。
然后是等鱼进窝。没有两个小时,钓不到鱼。这段时间,我去走走。
河从大湖里出来,走到我打窝的地方,大约三百米。走到老贾那儿几乎是直角转弯往南走,窄一些,算是这条河的支流。主河道则向东继续延伸,再走三四百米又转弯了,向北扬长而去。
太阳的脸红彤彤的。初冬的早晨,鲜红的太阳显得格外温润、温婉而又温暖。
地上有霜,小霜。感觉并不冷。在河岸行走,一阵操作打窝,身上还冒汗。
没有风,天气预报此地今天西南风一级,风可能已经上路,还没跑到这条河边。
原野的早晨,一切都是静谧。远离村庄,没有鸡鸣狗吠,也没有春夏早晨各种野鸟儿的叽叽喳喳。有几只喜鹊在树上叫唤,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上。
安静,祥和。
我的钓具包放在一座红色砖瓦小房子的旁边,这是养殖户的房子。河南边河北边都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螃蟹塘鱼塘。河如此拐向南,又转向北,就是引大湖水给养殖户供水,又能把多余的蟹塘水鱼塘水排入大湖。
成熟待售的大闸蟹在网兜里乱爬,但许多小房子里都没人,甚至门都没锁。倒不一定是因为路不拾遗,而是塘子里每隔一段距离就安装了一个冷眼静观的摄像头。渔民们在家里在手机上就可以看到自家鱼蟹塘的情景。
老贾在九点多开始钓鱼,而且上鱼了。他喊道,钓吧!鱼进窝了。
一位在河这边拾掇蟹塘的女子划了一条铁皮船过河,靠岸后把把船拴在了那条大水泥船旁边。骑了电瓶车走了。
我开始钓鱼。按打窝的先后次序。
下钩就有口了。
这个窝子打在草前。这种草叫不上名字,陆生的,喜水,从岸边陆地生出,往河里生长。草梗很长。河岸陡峭,没有缓坡,下去就是一米八九。
第一条是一两多的鲫鱼,不错,继续吧,我心想。但第二条不是鲫鱼,而是一条二三两的鳊鱼。
鳊鱼吃钩的动作跟鲫鱼大不同!鲫鱼口已经很轻很轻,轻点就要提钩。鳊鱼呢,星漂连续地快速地点动,颤动不已。提钩就得到了。
都是连口,窝子里只要有鱼,都不需等许久,都是生口鱼。河这边我没看到有人钓鱼的痕迹,所以我断定河这边没人钓过。
第三条鱼,刚钓到,坏事了!
有位汉子自东往西收地笼。船在我等了两个多小时的窝子上!我连忙跑过去,好生跟那人说,大哥哎!那里我都打了塘子啦,等了两个多小时了,你这样一搅和就白等啦!能不能迟点儿收,让我玩玩啊?我用苏北方言,用他听得懂的话跟他说。在苏北,对年长的男子喊大哥,对年青的男子喊小哥,对年长的女子喊大姐,对年青的女子喊小大姐,都表示很尊敬,什么事都好商量。果然不错,那男子听我这么一说,笑了,说,好的,不收了。划船走了,还靠近对岸走的。
被他废了两个远处深水草洞的窝子。
又被风废了两个远处深水草洞的窝子。西南风如约而至,虽然不大,还是推动了水草的移动,原来那些离河岸远的水草是无根的浮动的!靠,居然没看出来!
立即往东补打了四个窝子,都靠近岸边的草前。
东边还有两个窝子,去看看。
到了左边这个,贴近水草。下钩就吃。都是鲫鱼。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都在一两到二两之间。连续钓到了十几条。
第三个窝子,没口。也不知是记错了没找到窝子还是就没有鱼,总之是没鱼咬钩。记错了不大可能,因为都放了标志物。
看看后打的那些窝子,有的有口,有的还没。钓到一条两条,没了,去另一个;钓到几条了,没了,再走,或者回头,又有了。
冬钓,鱼活动量大为减少,行动缓慢。打窝要多,走着,钓着,来来回回,这里钓几个,那里钓几个。充分发挥传统钓的优势。
把鱼倒回护子里。一晃两个多小时过去了。十一点半还多了。钓到了二斤来鱼。
那条大水泥船被一个男子解开揽绳,撑了过来,在老贾那儿靠岸。看到自己的小船和皮划艇躺在一起,问,我的船是你划过来的?老贾答,是的。借用一下,谢谢你!那人说,晚上要把它带回去,扣好了。老贾说,必须的!那人往南去了。
今天遇到的湖边人,都是温良好人!
我又打了两个窝子,打在观察估计藏鱼的地方。
老贾在那边闷头不吱声,估计这家伙又发财了。要是口不好,他就打电话给我了。不是问我这儿的鱼情如何,就是探讨一些鱼不吃怎么办的问题。凡是他闷头不吱声的时候,都是鱼情好的时候。
对岸有四个钓鱼人,他们在九点左右才到,十二点后走了。其实,鱼需要两个多小时进窝,马上就要有鱼咬钩了,他们却走了。这几个年轻人,连钓鱼都浮躁!耐不住寂寞,估计到哪儿都不好钓。
继续钓,钓到十三点。又得到了七八条,有斤把。
边吃饭边钓鱼。有两个窝子就在钓具包跟前,离岸也很近。钓钩入窝,竿子可以放到地上,腾出手来拿吃的喝的。鱼漂有动静就提竿。一顿饭吃完,钓到了五六条。
饭后继续。
下午才到了今天垂钓的高潮!鱼口比上午好。离开钓具包那里一路向东钓过去。个个窝子都有鱼。仅有一个死窝。
午后气温增高,鲳条都活动了,跟鲫鱼抢钩。
又钓到了一条鳊鱼。跟先前钓到的那条差不多大。吃红虫钓到的。顺带说一下,蚯蚓鱼不吃了。有一个窝子鱼口很好,穿红虫费事,换用蚯蚓,结果很久没动静了。换回红虫,下钩就吃。
面朝北,下午的阳光照得水面明亮又清晰,星漂动态特别明显,尽管鱼口轻微,但纤毫毕现。
西南风转成了东风,依旧是小风,没有丝毫影响。
一路钓过来,个个都有鱼,只有多寡的区别,没有有无的区分。没口了就走,再没口了再回来。有鱼,则都是连口,没鱼几秒十几秒就走不要等待。
下午钓到的比上午多。到了十四点至十五点,鱼口疯狂。窝子里只要有鱼,几乎下钩就吃,毫不客气。
单说后打的两个窝子,就是前面我说的观察估计藏鱼的地方的窝子。左边那个,确实藏鱼,钓出了不少。右边的更漂亮。
这个窝子离岸不远,仅仅两米多远,岸边长出来的那种陆生草,往里延伸,前面有大块的浮动草。窝子里聚了不少鱼,而且傻大个儿多。
离收竿时间很紧了,鱼又肯吃,少拍照,多钓鱼。
太阳已经西斜,疾速地下坠,似乎久已渴望着与大湖拥抱,亲吻,快到树梢了,恨不得一下子进入大湖的怀抱!
时间到了十五点半,下钩就吃,下钩就吃。最小的约一两,最大的约三四两。连续钓出了十多条。
左边还有好几个窝子。去钓,几步之遥的一个窝子,下钩钓到一条约二两的。另几个窝子,下钩十来秒没口,也不等了。快步回到最东边还有口就离开了的窝子,下钩就吃,连续两条。十几秒没口,赶快走。
老贾这家伙真地发财了,要是不好钓,十五点就喊收竿了,可现在十五点四十了,还在钓,况且还隔着河。俗云,隔河千里路。过河之后皮划艇还得排气,卷叠,打包。都要花费时间。
我跑步回到大本营,这里餐前补了两个窝子,还没钓。窝子里有鱼,下钩就钓到了一条,提到水面脱钩。再钓,获得了一条,再次下钩,又获得一条。
接近十六点了。啥时收啊?我问老贾。收吧,他答。
收了。
塑料袋装了垃圾,放进钓具包。
过了河。
夕阳余晖。
“野渡无人舟自横。”
我们借用的小水泥船回到原处,那条大水泥船随主人去了湖里,还没回来。
静静的成子湖边的一条美丽的小河。
两人的鱼获,橙色的包是我的。
分享到
0个赞
多好的钓点啊!鱼个头不及藕塘。
装备厉害了,还有充气船!!
安逸
校长也发财哒!用了两副线组?
好鱼获!
以后再去也随你去南岸
好啊。那天没往西去,去了就看到那水泥船了,可以借用一下。
谢谢点评!
哈哈,你看的真仔细。开始用千又0.3的,鱼讯不明显,改用伊势尼的。
是的,鱼头比较厚,但没有藕地的鱼头大。藕地那边路程太远了。
还是泗洪那边?
是的,除了那边,找不到好钓点了。但跑路太多,也累人。
就是啊,近点还想跑,太远了就不想跑了
不什么呢!
太能写了
鱼获漂亮!环境好


这个点离泗阳城区大概有多少公里?
给你了啊,点开导航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