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这个夏天真是太过分了,今天的空气湿度达到了75%。
上午处理完工作想着去水边晃晃,一出门,感觉空气中的氧气被消耗光了,呼吸都十分困难……下午钓鱼是不行了,收拾下后备箱明天早钓吧。
简单整理下渔具,也就10分钟功夫,汗流浃背,不,应该说是从水里捞出来一样。本来预备明天下午出门穿的衣服全部湿透,又要重新洗了。
拿着漂盒回家,整理子线和漂。说到浮漂,可能是钓鱼人的收集癖最容易发作的点。无论是刚刚入坑的新人,还是积年老鸟,手里没点漂简直就不配叫钓鱼人。
记得几年前刚入坑时候,在农业园橡皮坝刚铺好摊,一位老大爷大包小包的坐到我旁边,人家一支摊儿,嚯!各种材质、各种型号,琳琅满目的漂啊,看得我真是自惭形秽,又暗暗怀疑他其实是卖漂的。
随着钓鱼年头久了,自己也积攒了几根漂,因为大金牛光环护体,我没有收集癖,而是选择了适合自己垂钓环境的寥寥几种。
常备在漂盒里的就这几个,还有三支备用的,就这么点。
我个人认为,浮漂的选择最重要是根据自己日常的垂钓环境决定,而且我几乎是纯河湖野钓选手,也不夜钓,所以浮漂种类就更少了,很多漂型我没用过,没有发言权,今天就根据自己实际垂钓情况聊一下这几只漂,给新手小白选漂做个参考。
【吃铅】吃铅量就是浮漂的总浮力,吃铅越大,铅坠就越重,钩子入水下沉就越快。所以浮漂吃铅的选择实际上只和水深有关(个人观点),我自己总结的关键性是这样的:正常情况下,以水深1米对照吃铅1克作为标准,每深20厘米应该加一次吃铅。举例子1米的水深选择吃铅1克,1.5米选择1.5克,以此类推。特殊情况,比如1.5米水深躲小鱼,我可能会选3克的吃铅来达到钩子快速到底的目的。
下面结合我自己的漂和应用水域展示一下,先声明,我不打广告,图片里的漂都是我日常用的,也不会有厂家给我这么个钓鱼透明人充值!
碎目漂1克和1.5克两只,主要用在初春到初夏这段时间,应用地点是在秘密钓点(1克)和小菜园1号位(1.5克)。
碎目漂对使用环境要求较高,要静水、无风,但是灵敏度非常高,出口明显,非常适合早春鱼口轻的时期使用,需要注意的是调钓时候要灵一些,双钩触底最好。另外,如果用在4.5米的杆长,需要一双好眼睛,反正我只用在3.6米……
1.2克和1.5克两只,主要用在春天和秋天,应用地点是在温榆河芦苇丛和小菜园。
有风浪但是不大的时候,我会用这两只漂,这两只漂都具备一定的抗风能力,出口也很清晰,春秋季节3.6米和4.5米都可使用。
钓鱼人app活动时候薅羊毛买的,1.8克和2克两只,主要用在夏天,应用地点是在温榆河芦苇丛和小菜园。
闹小鱼或者有风浪略微走水的时候,这两只漂的吃铅和抗走水能力还是比较好的,缺点是荧光漆一般,阴天不是那么醒目。夏天我基本都是这两只轮流用。
很早以前在钓鱼人app买东西送的,吃铅忘了,大概在3克左右,主要用在夏天,应用地点是在小菜园水比较深的区域。
用这个漂就是因为它吃铅大,小菜园的白条子可不是好惹的,深水处一定要快速到底,不然到底就空钩了。虽然是送的漂,但是真挺好用的。
吃铅1.3克的短漂,看它名字就知道,就是浅水漂,水深低于80公分,或者表层抽白条的时候我就用它,不过使用率非常低,在盒子里主要是防止意外情况发生没得用。
买一味极光的时候送的漂,查了查,标价还挺贵的,吃铅1.7克,没怎么用过,放盒子里主要是起到装饰作用……
以上就是本人常用的几只漂,材质都是纳米,价格也不贵,甚至可以说是很便宜,但是不耽误我爆护和上大鱼。
野钓本来就不以装备为主,够用就可以了,个人观点:适合做钓区域的需求就足够了。也建议钓友朋友们在选择浮漂时候量力而行、量用而行,不要让爱好变成负担,更不要变成攀比(土豪除外)
小门小户小见识,让大家见笑了,本帖只代表个人思路,仅供参考,有更好的建议和观点请回复交流,谢谢!
分享到
0个赞
我都用芦苇的
等纳米配不上我的钓技再换芦苇的
厉害了
怀念春天时候,用碎目真是神器,现在这个季节小鱼闹死了
习惯用蜈蚣漂
芦苇漂有吃水现象,钓目偶尔变,你有这种感觉吗?
现在完全不敢用
用着顺手就好
钓友你好,你的这篇渔获贴写的不错,已被推荐为本地精华,想要上首页图片美观,内容有亮点坚持为原创。可以写一些钓鱼过程中遇到的新鲜奇葩事,加油哦,期待您下次的佳作!
老师讲的到位,经济实用就是王道。


别叫老师啊,共同交流,合适就是最好
论稳定性芦苇比纳米差的太远,野钓一般都是钓一天,芦苇早上这个目,中午那个目,没有纳米省事
原来如此,多谢前辈指教
漂太多,钓鱼机会太少
钓鱼人的通病
春季静水钓鲫鱼,还是传统钓好。
是,备了传统钓线组,明年春天干它
这和水底平不平有什么关系?钓浮一样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