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明水作钓还是冰钓,找不到鱼儿活动栖息的位置作钓点的话,即便你用的是多么神奇的窝料或饵料,空军这一头衔注定会一直陪伴着你。
从冰层厚度达到十公分的时候开始,就在计划着一个冬季的冰钓。
解放滩.湿地.白河.一号码头.斜拉桥.西海子.老河底.景观道301.昭君岛……
理想中的最佳钓位如电影中的镜头般一一划过脑海,但现实生活中水里的鱼儿究竟身居何处,却实实在在成了谜团。
于是,购置了水下可视探鱼器。
冰下找鱼的问题随着可视探鱼器的到来迎刃而解。
可接踵而至的是,由于冬季气温持续走低的缘故,鱼儿的活性越来越低,眼睁睁看着绑扎着红虫的鱼钩,放到鱼儿的嘴边鱼儿都不咬钩,只是在窝料的周边拱来拱去……。
就是在一次次的出钓各种尝试的过程中,钓友苗大师的举动彻底改变了我对冬钓的理解。
那就是逗鱼,斗鱼。
在可视探鱼器的帮助下,冰下水里的鱼群找到了,想留住水里的鱼儿必须打窝料,我用的窝料是自制酒米,由于冬季鱼儿活性低的缘故,鱼儿的摄食量明显降低,所以打窝料的量一定不能多,一次最多一小撮,但定时的补窝却很重要,我是大约半小时补一次窝料。
尽管是冰钓,小杂鱼依然很多,为了避免杂鱼闹窝,可适当打一些雾化效果好的面食,把杂鱼引诱分散到上水层的雾化区。
垂钓时切不可将窝子的的鱼儿彻底钓光,一旦窝子里没有鱼了,想把鱼儿再诱过来还是比较困难的。
冬季鱼口轻,垂钓尽量选择小钩细线,我的线组是0.6+0.3+2号袖钩。
长了青春美丽痘的小鱼儿
曾经向好多钓友咨询过,冰层下面水中窝子里鲫鱼不少,就是不咬钩怎么办,往往好多钓友都会告诉你,那就收杆回家吧!
苗大师的实际操作手法是这样的:鱼钩挂上红虫放到窝子里后,一旦鱼漂没有反射鱼儿咬钩讯号,那就每隔十秒钟左右,将手中的鱼竿轻轻提起,高度在十公分左右,沿着冰眼儿转动一圈然后再轻轻放下,每次放下可适当调整不同位置。
也就是在这样的不停引逗过程中,你就会发现总是会有鱼儿上钩。
所以我认为红虫在水下散发的味道,远远不及不停跳动的鱼钩,对鱼捕捉猎物以及摄食欲望所产生的诱惑力。
综合一个冬季的出钓,发现鱼口最好的时候就是初冬结冰(冰层厚度至少十公分方能上冰)和初春冰雪消融的时候。
随着陪伴最后的冰钓者,徐徐落下的晚霞余晖的逐渐消失,结束了2020冬季的冰钓活动。
冰钓固然魅力无穷,危险同样无处不在,无论何时出钓,切记安全第一!
注:文中部分鱼获照片,选自钓鱼群钓友分享鱼获照片
分享到
0个赞
真心不错!!

不错过了好多
谢谢!
钓友您好,您的这篇帖子写得很不错,如果能再写详细点就更好了,要排版合理,图文并茂,可以把问题描述清楚一点,主要是发出来的帖子能给我们广大钓友有所收获,能实实在在的帮助到广大钓友,可以写钓鱼过程中遇到的好玩儿的事儿等等,让文章内容更丰富一点吧,谢谢您!我们已把此帖推为本地精华,希望您再接再厉,争取上首页!
这个钓点没少出鱼
是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