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双十一,前几天发了几句关于钓具买买买的帖子,意想不到的是收获了很大的关注,看来关于钓具选购,广大钓友都是颇有心得滴(辛酸泪),哈哈。所以决定再敲几行字,交流一下自打入坑这一路上,钓具买买买的一些体会。
经验一:因需而买,量力而行。渔具是为作钓服务的,购置太多用不到的钓具,即便再好、再便宜也是浪费。渔具不能“看着好”就买,因为当下的渔具市场非常火爆,好渔具太多了,而且不断推陈出新,买无止境。选购渔具一定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比如说:不去钓黑坑正钓,就没必要上什么19钓,8H、9H之类的竿子了,又贵又烧钱;不去特殊环境下野钓,也没必要买钓台,等等这样的例子很多。钓鱼磨练的是心性,如果不能做到理性投入,就很容易成了玩物丧志,和垂钓本身所追求的精神背道而驰了。
经验二:循序渐进,抓大放小。钓鱼之路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从小白到大师的过程,对钓具的辨识和选择能力也需要慢慢提高。所以我建议钓具购置应该循序渐进,一开始可以选择入门级,在没有可靠的专业建议下,尽量不要一开始就进行太大的投资,“一步到位”比较难。因为随着对垂钓逐渐深入的了解和自己钓法、习惯的形成,新手们会发现即便钓鱼之初买入的钓具价格不菲,但并不是最适合自己的,三五百块的竿子,淘汰掉或许没大所谓,三五千块的竿子就有点儿肝疼了吧。另外,钓具投资也要适当抓大放小,拿台钓来说,我感觉竿子是最重要的,选一个称心如意的竿子可以多花一些银子,经费允许的话也可以考虑漂子、线组(用好线,自己绑,又放心又省钱),再富余的话就倾斜一下钓椅、钓箱、钓伞,让垂钓尽可能方便、舒服些,再其次是抄网、支架、工具、服饰等等,可以提升逼格。对饵料的见解就因人而异了,因为一般来说花费有限,在此不做详谈。核心的意思是把钱花在刀刃上,请首先参考经验一。
经验三:广泛了解,避免跟风。前面说了,钓具的品牌类别琳琅满目,让人难以抗拒的广告推销也是铺天盖地,需要广大钓友保持理智,不看广告看疗效非常重要。估计凡是钓鱼人,在选钓具的过程中恐怕多少都有过“打眼”的时候,我就曾入手某火品牌的钓灯,按理说不可谓不知名了,是当做入门的第一个钓灯买的,二三百块吧,结果从品质到性能再到售后服务,简直low到掉渣,实在让人不忍光火,只能自认倒霉。这是一个带货的时代,但是无论是什么商品,广告成本最终还是要消费者来买单的,消费者一味的追大牌,反向造成商家花更多钱去打广告。其实,除了广告,了解一个品牌优劣的另一个途径是口碑,毕竟大家说好才是真的好。比如H美钓台,D点钓灯,这些都是活在广大钓友口碑里的牛B品牌。
经验四:坚持品质,防止浪费。最后这一条,是想说,有些钓具,贵是有贵的道理的。又好又便宜的东西有,但不多。有时总幻想花普通价格追求超高品质是很难实现的,最终钱没省下,东西还得重新买。老话讲图便宜吃穷人,就是这个理儿。我是没少吃这个亏,钓竿从G威开始,一路越发小众品牌的路线,虽然里面也不乏非常喜欢的,但总体来说始终都在不断更新换代,直到K沃、H氏、D瓦的主打系列,算是基本了解到位了,也算基本买到位了(这个“位”因人而异)。想想如果中间不做那么多无谓的尝试,也就不会有现在面对着那么多钓具整日吃灰的烦恼了。
结束语:冯导有句话:婚姻怎么选都是错,长久的婚姻就是错上加错。我想说,对于一个成熟的钓鱼人,最好的状态是秉承“钓法都是别人的高,钓具还是自己的好”。在花费合理的范围内,选好用好自己的“武器”,才能更好的享受钓鱼的乐趣。钓具选购这个题目太广太深了,只是向大家交流一点儿浅显的体会,希望评论区多多沟通。
另外我也决定,在双十一后整理一下自己的钓具,每个尺寸的竿子只留2支,还有闲置的钓椅、钓箱、漂子钓灯等等大小件儿,送不出去的就挂X鱼和平台二手出掉了,从全新到一般使用,4—7折,敬请大家关注。
分享到
0个赞
平时钓鱼老有钓友说我这草帽子挺个性,其实不仅是个性,实在是好用。农贸市场应该用不了几块钱,秒杀以前花钱买的各品牌钓鱼鸭舌帽。
同意
肺腑之言,多谢指路
别说了,达瓦一击折扣安排上
6.3的用不超4次,京东够,防伪没刮,多少收?
哈哈,血泪史
说的实在啊
钓友你好,你这篇帖子写的非常好,已被推荐位本地精华,加油,再接再厉
我以为能上今日首页呢
忘忧湖能玩了吗
顶起!!!
有空我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