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一天天的变冷,鱼儿也是越来越难钓,今天收拾渔具时,发现了我的夜光漂,嗯,掐指一算已经一两个月没有夜钓了,回忆起前段时间夜钓的日子,忽然想到一直困扰着我的一个夜钓的问题还没有悟透,冥思苦想,煞费苦心地想了几天,今天脑瓜灵光乍现,终于茅塞顿开,把一直困扰我夜钓的难题想通了!
何为夜钓,夜钓就是在日落之后,天亮以前用夜光漂、夜钓灯,荧光棒,等垂钓工具在夜晚进行垂钓是也。
为何夜钓,夜钓相比白天钓鱼最大的优点是小鱼闹窝几率小,钓上来的鱼个体普遍偏大的优点,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夜钓这个组织,这个大家庭里面来。
夜钓的注意事项等我就不一一列举了,现在发这一帖主要是为了回复诸多钓友的疑问和我自己刚想通的一些拙见。
前几天在家里看到有人发帖问为什么夜钓的时候明明调钓没有问题,调的还是比较灵的调四钓二三目的钓法,有时候看到漂讯提竿中鱼,鱼未出水就溜之大吉,明明有入口信号但提竿却不中鱼,空竿!还有就是,明明没有看到漂讯,提竿换饵却发现鱼儿早已上钩,并且吃的很深,是死口!这类问题其实我早已发现,并且似乎已经找到了问题的所在!
带着这么多问题,我想到脑瓜都疼了,并且经过实践得出:
1,问题不是出在调钓方面,因为调四钓二或三是公认比较灵的钓法。
2,问题不在鱼线方面,因为晚上鱼是靠嗅觉来觅食的,说白了到晚上鱼也是睁眼瞎。看不到鱼线的,这也是晚上用蚯蚓或者红虫做钓干不过商品铒的原因
3,问题不在鱼饵方面,因为鱼饵有问题,就不会有漂讯或者有死口。
那么问题在哪里呢,重点来了(敲黑板)其问题多半在于饵料状态,和你子线长度,以及鱼漂大小和季节有关。
饵料状态,所谓三分钓七分诱,此话一点不假,因为古语有云,想要钓的多就得先打窝,只要有鱼进窝不愁钓不到,但是古代没有夜光漂等高科技产品,所以古人一般也不会夜钓的,为什么我一上来就跟大家讲饵料的状态呢,因为晚上鱼是靠嗅觉来觅食,鱼进窝以后如果你的饵料雾化非常好,子线又长的话,鱼儿在吸食雾化饵料的时候把钩子吸到嘴里连鱼儿自己都不知道,还在原地吸食雾化在水中的饵料,鱼漂怎么可能会表现的出来呢?这也是我们有时候提竿看到双钩都在鱼嘴里的主要原因。经过我反复研究和实地试验过后,得到结论,夜钓,饵料雾化一定要控制好,不可产生过多的雾化,经过试验所以我推荐大家用搓饵,中鱼几率就会大大提高,因为鱼吃到大的鱼饵怕其他鱼来争抢会游出去一段距离防止其他鱼来抢夺,那样你的鱼漂就会表现出一个很有力的下沉动作,那时候你就可以提竿美美的收鱼啦!
子线长度,上一段已经有所提及,夜钓子线一定不能过长,换成人的话乌漆麻黑的让你快速奔跑或走动的话你是不是也怕摔倒或者撞上其他物体,其实鱼也一样,晚上鱼就饵动作都会很轻,所以你要是用过长的子线,鱼讯会很难通过主线传递到你的漂上的,一般的鱼线长度控制在十五公分以内为宜。
鱼漂大小,大家也都知道夜光漂不比白天漂,它肚子里还要装着一个为亮漂提供能量的电池,所以无形中就加大了漂的自重,同样大小和吃铅量的夜光漂和白天漂比,夜光漂的灵敏度是远远赶不上白天漂的,所以如果夜钓,我们尽量选择浮力大体积小的夜光漂。比如说纳米材质的夜光漂
夜钓基本发生在春末至冬初,这一段时间段。春末至秋末鱼摄食欲望强烈,基本开口比较猛,一般正常调钓都可以做到满载而归,而到了冬初,鱼儿已经过了摄食旺盛期,呈半休眠状态,不爱动了,所以就要学会去找鱼钓,而不是打个窝在那里死等了。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了,有什么不懂或者比较困惑的关于钓鱼的问题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提问,我会一一回复大家的!
分享到
0个赞
分析的不错。
楼主真的能琢磨,有道理,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