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写过一篇关于调漂的贴子,很高兴我的“平衡理论”调漂法帮到了不少新手朋友,但同时也有一些不正确不严谨之处,在此要感谢@我有鱼 和@擎天999 两位前辈在钩重问题上的的不吝耐心指正,谢谢!
相信看过我前一篇帖子的朋友已经对如何找底轻车熟路了,今天发这篇帖子我们就来重点讨论一下找到底之后如何通过浮漂目数来读懂双饵在水底的状态。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用了不同浮力的漂和不同重量的鱼钩来做了实验,明确证明了钩重因素对调漂时双钩在水底状态的直接影响,再次感谢@我有鱼 前辈的提点指正!
为了更直观明了的让大家明白钩重对水底状态的影响,下面拿一组实验进行说明。
材料:调漂桶,自来水,浮漂民间艺人FG27 2号漂吃铅3.02克 13目,鱼钩BKK伊势尼5号,主线美人鱼3.5号,子线美人鱼2.0号,饵料自制玉米。
实验过程:不挂钩半水调7目,挂双钩子线半水变为5目,可得出双钩重2目,单钩重1目。挂饵,两颗自制玉米,半水调目变为3目,得出双饵重2目,单饵重1目,也就是说单钩加单饵共重2目。
上拉浮漂,露出3目半,此时下饵触底,上饵悬浮。
继续上拉浮漂,钓目逐渐变为4目5目。
当目数变为5目时下饵完全被水底托住,继续上拉浮漂下饵子线弯曲度变大,上饵依旧悬浮!直到上饵轻触底时,目数才又继续上升。
此时继续上拉浮漂,上饵逐渐变躺底,两饵均被水底托住,达到没挂饵之前的铅坠平衡状态7目。继续上拉浮漂在八字环触底之前钓目几乎没变化。
以上为实验内容。该实验证明了钩重饵重对双钩水底状态的影响,希望广大钓友也能重视到这个问题,对调漂不再疑惑,能更清楚的读懂浮漂的语言,鱼获越来越多!
补充一点,水线对调目的影响:还拿我双钩半水调的5目来举例,因为入水只有几十厘米,水线重量可以忽略不计,但是我们水库做钓时水往往较深,这时候就要考虑水线的重量了,比如我用的这套线组调的5目,在钓3米深的时候调目就变成了4目或4目半,这点也需要大家注意一下。
再纠正一点大家常有的误区,看到很多钓友说水越深浮力越大,这是毫无根据的,违背了物理学浮力原理,如果此理论成立,那一个铁块扔进太平洋一万多米深的马里亚纳海沟里是不是就能飘起来了呢?
以上实验谨供大家参考学习,如有不严谨之处还望前辈们能继续指正,发现不了错误就不能快速进步,先谢过各位前辈!
分享到
0个赞
顶2目
理论结合实际,必须顶
顶两目

必顶一目,上首页。

顶一目不提杆,打下顿
好帖!
好吧,那就等黑漂吧。
好帖
子线多长?
如果单饵可以压下去两目或者更多,又会是什么状态?希望楼主验证一下
大概二十厘米长
空钩5目,单饵压2目,此时半水露出1目,超过1目下饵触底,因为钩重1目,所以露出4目时下饵完全被托住,露出超过4目时上饵到底
我说下我的经验。我野钓都是调一目或者半目钓两目,子线比你短一半钩距两个钩长不到。这样可以基本做到下钩躺底,子线略微弯曲,上钩触底,子线直的。往上推漂,涨目明显。而20厘米的长子线,按照上述调法,推漂基本不涨目,等露出两目,子线已经弯曲的非常厉害了,八字环都快触底了,因为子线支撑不起那点铅坠的剩余重力。所以,长子线平水调漂,会非常钝。漂尾的粗细,子线长短,线的软硬,钩距都是影响钩子状态的关键因素。我还是新手,多多指教。
看来各位都是用了功的,分析的都恨透彻,到位,希望这类帖子多出现在咱们的圈子里。
漂吃铅大了
我是钓水库的,吃铅重翻身到底快,减少小鱼闹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