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之家旗下产品: 钓鱼之家 钓鱼123 钓鱼人APP
钓鱼之家>论坛>>月夜下的桥头草场------潼南草根记事

月夜下的桥头草场------潼南草根记事

+关注

  月夜下的桥头草场------潼南草根记事

  我喜欢在月夜午时去门前大桥下的那片草场,忘却一整天的烦恼和一切车水马龙的喧嚣,停下脚步,趴在地上去亲吻那片承载你的土地,去问候每一根平凡的却绝对不同的小草。

  (一)“姐妹鱼庄”

  潼南是位于川中的一个小县城,现属重庆管辖,这个县别的没有什么出名的特产,就是有一道“太安鱼”在四川很是风光了不少年,而最远富胜名的就要算“姊妹鱼庄”了。据说“姊妹鱼庄”的出名并不在她的美味上,而是在于开这店的两姊妹身上。两姊妹说不上漂亮,但也能说会道,特别是在成渝路上奔忙的司机们,必定在这里驻足,想一睹姊妹的风采,真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于是“姊妹鱼庄”的生意开始红火起来。这是误传,实际上“姊妹鱼庄”的鱼味道鲜美可口,可说是本地美食的一道风景线(“太安鱼”2002年在全国美食节比赛中被评为中国名菜)。

  现在的“姊妹鱼庄”是两兄妹在经营,据说姐姐已经去成都发展了,但兄妹俩确实把“姊妹鱼庄”发扬光大了,也能推陈出新的出一些新菜式。平时跟兄妹俩聊天,知道了他们的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将他们的鱼庄搬到县城去(距离县城6公理)。其实我就在想,他们要是真的搬到县城里去了,也就失去了公路馆子的特色了,未必是件好事。

  车来车往一晃也过去几年了,用兄长的话说,其收获有三点:其一,学到了一门手艺,虽说没拿到什么四川烹饪学校的毕业证书,除了做他的招牌菜“太安鱼”之外做点其它的家常川菜什么的,跟县城里叫得上号的馆子还有得一比,再加上人缘好会经营,虽然是路边馆子,有时候县里来人,乡里也会安排到他这家馆子。其二,看着南来北往的客人,听着他们谈天说地,虽足不出户,也增长了不少见识。遇到外地来的客人,他也能给你来一段成渝路上的幸福往事。这说到第三嘛,兄妹俩脸上都显有得意的神色,这第三是最让他们扬眉吐气的了,家里修起了小二层楼房,馆子规模也就扩大了,不再是以前的“苍蝇”馆子了,这馆子规模一扩大吧,感觉人也就上档次了。看着他们朴实的笑容,忙碌的身影,真希望他们的生意能红红火火,长长久久。

  (二)“钓得乐”

  “钓得乐”是个专用名词,一位老人的专用名词。

  “钓得乐”是潼南资深的钓鱼人,六年前老人退休的时候就请人按自己的要求和构思打造了一艘机动钓鱼船,并为之取名“钓得乐”,这也是“钓得乐”的由来。从此,钓鱼成了他的“工作”了,每天他准点的来到他的渔船上,将渔船驶向涪江中央,而他也总是兴致勃勃地坐在船上钓鱼,乐观而自信。

  我和我的朋友有幸应邀来到他的渔船上。我喜欢看别人钓鱼,喜欢坐在垂钓者身边分享垂钓者的欢乐。看“钓得乐”钓鱼那更是一种享受和感悟。

  “钓得乐”总是聚精会神地坐在那里,等待鱼儿上钩,往往很久也等不来一条鱼,但他也不急不躁,自顾自的在那里欣赏着江水山色。原来老人并不在意是否能钓到鱼,而他在意的是这份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的生活。而正是这份悠闲,使老人神采奕奕,谈笑风声。老人说,老伴在家料理家务,儿女也都长大成人,也算是儿孙满堂吧,遇上节假日,也带上全家人一起出游,让家人也和自然贴近,享受一下其乐融融的幸福时光,有时约上三五个朋友,或者顺流而下,或者遗江而上,去领略大自然的天高云阔。

  近几年,老人的脸上有了愁容,问及何因,原来,老人为现在环境破坏严重而深感痛心,他也曾联名要求有关部门加强管理,可是作用甚微。看看现在的山不再青,水不再秀,以前的世外桃源已不复存在。

  看着老人一脸的无奈,真希望他能早日找回与自然界相处快乐的生活。

  (此文与“垂钓人”的《两位老人的世外生活》中所写的“钓得乐”为同一人)

  (三)开渔具店的郑二娃

  郑二娃在县里开了一家规模还算齐全的渔具店,取名“郑二渔具店”,后来可能觉得不雅,又改名为“郑氏渔具店”,他可能觉得这“郑氏”比“郑二”多了几分文化的气息吧,可不管怎么改,大家都还是叫他郑二娃。我倒觉得,那“郑二渔具店”更有亲和力一些。

  据郑二娃自已说,他是因为喜欢钓鱼,所以才开了这家渔具店,也因为开了这家渔具店而结识了一帮钓友,而他的生意也全靠这帮钓友一传十、十传百的宣传,所以生意还算红火。也正因为有这帮钓友的时常光顾,给他带来了很多钓鱼的信息。这些钓友也经常为了交换这些信息而来。可后来,也有钓友觉得郑二娃一点不丈义,东西比别家任何渔具店都要贵不说,要想他给你提供一些信息吧,他还非要你在他那里买东西作为交换条件。这全当他的生意头脑吧。可他给你提供的信息全是无关痛痒的,比如哪家的鱼塘真正的好钓鱼他是不会告诉你的,他留着跟他那帮铁杆钓友自娱自乐(这也情有可原)。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郑二娃那帮钓友用的都是速战速决的方式钓鱼,他们从来不愿意静静的守候,如果能用拖网的话,那他们绝不用钓的。哪怕钓得再多,他们都会报怨收获太少,甚至责怪鱼塘老板在塘里做了什么手脚。他们每到一处都恨不能“三光”政策。

  郑二娃最值得那帮友人称道的是有一位还算贤慧的老婆。老婆身段不错,面容也不错,经历了这十多年的风吹雨打,依稀还能想象当年的繁荣。据说她老婆酷爱吃鱼,也烹饪得一手好鱼。一个“喜欢”钓,一个喜欢吃,真算是“黄金搭档”,被他的那帮友人传为“佳话”,称羡为“神仙眷侣”。

  (四)钓鱼迷华哥

  华哥是从大城市来的,但他没有城市人的趾高气扬,给人一种随和亲切感。

  华哥是一个聪明能干,有阅历,有资历的人,为什么到了我们这个小县城,用他的话说是来支援贫困山区来的,这肯定是玩笑话,我觉得华哥是一个有故事的人,而且直觉认为他的故事饱经沧桑。

  华哥算是一个真正的钓鱼迷,他时常为弄懂一种钓鱼方法而彻夜不眠,他也会为钓到大鱼而激动,也会为跑了鱼而遗憾,他喜欢享受遛鱼的手感和钓鱼的过程,所以他从来都是用一手一矶两杆钓鱼,但他每次钓鱼都不在乎最后的结果,用他的话说,他钓到的是满目的风景,无穷的乐趣和充实的人生。他是一个真正能体会“人生如钓鱼”的哲理的人。他使更本不钓鱼的我慢慢感受到了钓鱼的快乐和自然界赋予的活力,使我浮躁的心得到安详和平静,在他的感召下我冒然闯入了男性的“天塘”,也闯入了他的世界。

  我愿意与华哥垂钓人生,相伴终生!

  太阳出来了,一缕缕红红的阳光从云层后面迸出,渐渐将云层越撕越大,终于一个完整的太阳出现在蔚蓝的东方,阳光铺满了整条街道........

  潼南,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分享到

0个赞
钓友回复0条
随时查看新帖子
安装安卓版钓鱼人 安装iOS版钓鱼人
最近精彩渔获
西峪冬钓过把瘾 西峪冬钓过把瘾
浅水抛杆串钩开张大鲫 浅水抛杆串钩开张大鲫
猴年五钓擒板鲫 猴年五钓擒板鲫
风和日丽,瓦埠湖边会鲫妹 风和日丽,瓦埠湖边会鲫妹
签到 反馈意见 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