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医院里,一个楼梯的转角,看到两个老人也在往楼梯上走,当时没拍,大概是这种样式,两人相扶相搀,是一副白头偕老的画面。老伴儿老伴儿就是指的这个情况下的相依相伴了。
也不知道脑子里的回路怎么跳的,蹦出来这个段子:
“记者采访一位坐在村口的大爷大妈:看着您们白头偕老的幸福样子,真让我们年轻人羡慕啊!记者问大爷:您这么大岁数了还管老伴叫亲爱的,我们年轻人真要好好向您学习!大爷:小伙子,别学大爷,大爷已经忘了你大妈的名字了,所以才。。。”
虽然这是个段子,但眼前的和脑子里的相冲突,对比之下就有个小的疑问:眼里看着的就是事情本来的样子么?
鱼情一定是这样,不会全都是“眼见为实”。这是又一场大雨后小河里的涨水对比,水量激增,水质变浑。怎么钓?虫饵钓近,虫饵没有,开腥,还用短杆,找草边下钩。嗯,就这办,踩完点儿,计划妥当,正好太阳就出来了,蹦到32度,剩下的就不再想了,哪凉快哪呆着去得了,准备简陋,抗不住。
转移战场,到别的河边,这里看到鱼获最多的是两年前的一场雨后,所以总是对雨后的情况有一丝丝的期待。只是这次已近中午,夜的雨水也过去了很长时间,这些也有考量,所以也就是“看看而已”,沿河走着,看到河道的桥闸,以前只是一道闸半开,现在是全开,水却已经平缓了,还是往常的流速,说明大的水量已经过去了。河里水草也是被水冲的全都躺向一边了。水也浅了很多。看起来是个不太适合钓鱼的水情。
沿河走着,奔个立交桥下凉快的位置,看到沿案还是有钓友在下竿,到了桥下,也有位刚勇的老大哥在战斗。上前聊两句,看看护,看看桶,然后肾上腺素就奔到脑门儿了。
竿取4.5m,袖2,水太浅了,两个漂深,小漂又轻会被拉沉,又不想剪铅调漂,因为要钓走漂,所以试出一个吃铅大的就可以了。饵就是五粮诱虾腥单开,但着急了,饵刚用这灵巧的小手搅拌完就想要团起来,心想不对,没醒呢…..
反正是毛毛糙糙,心急火燎的准备妥当了。饵也能用竿也能用,拉上饵就抛出去,再稍微微调一两竿,鱼就上来了。
嗯,是这样的,就是听到了大哥说狂口的鱼情,就又燃起了再钓一会儿的冲动。因为看到它的护里已经不少了,而且为了不来回跑,现在是往桶里放鱼。问他钓了些什么鱼,说全是白条。我一看这么老些,哪还按捺的住。
开竿第一条就是条漂亮的鲫鱼,我也不客气,拿着鱼就过去扔到老大哥桶里了,他还说“鲫瓜子,今天还没上过鲫瓜子呢”,然后问他要个塑料袋,就不来回跑来给他送鱼了。
之所以这么着急,是因为知道鱼情会变,赶在大中午,水质也从稍浑渐渐转清,心里有数,我是赶上这泼鱼情的尾巴了。所以能加快节奏就加快节奏。
接下来就是一波小爽的过程,慢蹦着上鱼,鱼也是种样式都有
鱼情过的也快,有半个多小时就开始平缓了,开始了小鱼的天下,上正经鱼的间隔明显加上了。我的饵料也用完了。这个时候来了个兄弟,见有上鱼,也开始准备起来。只是当我办点事回来的时候,他已经不在了,但又有一波人过来,是以家庭为单位过来玩的。不知道他们会不会空。
正是你来我往,各显神通。
总结:
1、 水里溶氧高,食物多的时候,鱼开口还是比较好的。
2、 当水不太清时,鱼开口会大胆些。
3、 同理,长竿也有这方面的优势,鱼应该是能看到近岸的人
分享到
0个赞
玉东公园吧?后来在哪钓的?
钓友您好,您的这篇帖子写的非常好!不过要想上首页,可以再具体写一写鱼情、中鱼的过程,或者写一写在钓鱼过程中发生的有趣的事儿等,谢谢您!已把该文章推为本地精华,希望您再接再厉,祝您大鲤大鲫!
好眼力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