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到,北方人挺重视的,尤其老人家。于是今天抓紧时间多干点家务,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妥当,才能争取更多的机会钓鱼啊(家里两位钓鱼人的一致观点)。仔细想想,两口子当老师虽然工资低了点,但是胜在假期超长,满打满算一年休息时间长达三个半月呢,家里两个神兽上学我们上班,神兽归笼我们也放假了,老婆在家带娃儿,我有更多时间钓鱼,这不就是钓鱼人梦寐以求的嘛。钱多钱少没关系,活得自在舒心便可。今天就去给孩子的太姥爷太姥姥(老家山东)家打扫屋子,后面出钓也有底气了。
干家务枯燥乏味,咋办?琢磨钓鱼那些事儿呗,还老丈人探讨钓鱼呗,边干活边聊天,悠哉悠哉又一天。老丈人说昨天他本来可以钓到更多的,因为受风浪影响,看不清浮漂才钓得少。我还说啥呢,那必须马上献殷勤,立马把自家的一苇加粗芦苇漂献上。介绍一翻后,勾起了老人家钓鱼的情绪,说道:“抓紧干活儿,争取午饭后河边试试你的漂!”哈哈哈,可以可以,只要有鱼钓,干活儿,那是麻利的!洗纱窗、擦窗户、洗窗帘、卫生间清洗,两人忙得不亦乐乎,总算在午饭前搞定家务活儿。
为了节约时间,就近作钓了,就在楼下小河道开干吧。两把酒米,今天挺暖和的,钓浅点看看鱼情,主要是为了让老人家试漂,半小时后拉饵作钓,调一钓二,水深1.4米左右。
虽然初春到了,但河水还是很冷,冷得都有点扎手,所以今天的鱼口还是很轻,再加上轻微走水,看漂难度比正常略大一些。不过老人家对这支一苇浮漂的评价还是比较高的。从做工到灵敏度、清晰度都挺满意。无奈鱼情不佳以及出钓稍微仓促了点,最终钓得小鲫鱼六尾。
试漂作钓两个半小时,回家做饭。拉着闺女一起下厨,培养一下做菜水平。晚上做一道椒盐大虾,和老丈人喝几杯。
饭桌上当然少不了钓鱼的话题,老人家谈到他的用漂策略,大师们看看妥否?
一、底钓轻口鲫鱼
目前来讲,鲫鱼口还是很轻的,轻口是因为气温低,所以鲫鱼进食动作轻微,容易拉不动浮漂,拉动浮漂动作往往也比较轻微。所以应该选浮漂吃铅小的,但是不能太小,要保证抛竿准确同时能够拉紧绷直水线,这样有助于信号传递。漂尾要细长,漂脚要细长,这样便于浮漂的上下行,浮漂出信号阻力更小。在保证能看清的基础上,漂尾要细,这样轻微的进食动作也会被放大一些,看漂会容易不少。(今天用的是加粗尾,所以老人家觉得不够灵敏)
二、离底鲫鱼
天气暖和后,经常会遇到鲫鱼离底,出现截口的现象,这种鱼情信号传递比较快,对浮漂的翻身速度有很高要求。不能鱼已经截口了,浮漂还躺在水面,这样会错失很多提竿时机。翻身速度的快慢,跟漂身有关,跟漂脚也有关系。老人家说他会选择使用短身长脚浮漂,如果没有这样的浮漂,遇上这种鱼情时可以在漂脚上裹一丝铅皮,这样浮漂翻身就会变快。
三,天热钓大鱼
到了主钓大体型鱼类,尤其是鲤鱼的时候,有几个特点,一是钓深远的钓点居多,二是鱼儿吃饵比较凶猛,三是饵团往往比较大。所以底钓大鱼时对浮漂造型往往是要求不太高的,但是吃铅一定要大,这样才好抛竿。因为钓的比较深远,所以漂尾要看的比较清楚,可以使用漂尾加粗的浮漂。然后是钓深水居多,漂身最好是有一定锥度,这样到位会快不少,可以有效减少小鱼的半水截杀。
四,行程钓小白条
去年七八月开始,老人家迷上油炸餐条了,送酒一流,所以在鲫鱼不好钓的时候经常会去河边抽抽白条。调行程是通过饵料的摆动、较长的下落时间,给鱼更多的时间追上饵料,所以诱钓过程都是动态的效果。调行程对于浮漂的要求跟钓截口比较类似,也是需要浮漂有较快的翻身速度。在这个基础上还需要注意漂尾要长,并且钓低目,这样浮漂到位的时间才会更长,总体的行程就更长了,会给半水的鱼儿更多的时间追上饵料。
最后,由于本人几乎都是休闲野钓,始终认为资源和屁股坐正了最为关键,窝里有鱼,什么浮漂都能把鱼钓起来,无需做到那么精细。但是呢,对于老人家谈到的观点,也频频点头示意,表示认同。当然,如果精细些,选择适合鱼情的浮漂,应该会让漂相更加真实、有效,肯定是有助于提升中鱼率的。大师们怎么看?
分享到
0个赞
不错
板鲫
很有经验了。
这不是我钓的大鲤鱼嘛
同款漂
有道理。
分析的很有道理
跟老丈人一起钓鱼,老婆肯定同意的啦
短脚浮漂翻身快吧?
我感觉是短脚的要快
係啊,想钓鱼,就把老丈人带上
不亏是当老师的,把钓鱼做饭讲的太好了,不知大师在哪个地方看了你的文章?手痒痒也想钓个鱼,初学马上买装备,到时候请大师多多指点
原来是老师,难怪这段时间天天钓鱼。教啥科目的,教几年级?
大学里面,经管类的
学习一下
钓鱼的人群,鱼竿的长度,风向风力大小,钓位的水深,都与选漂有关系,一句两句说不清楚
不错
霍
教大学最少研究生学历吧或者助教,目前在读大二(专业:机械),在学校里还没碰到哪位老师喜欢钓鱼呢



胡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