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莫渔人
前言
上世纪90年代,全球钓鱼界不约而同地涌动着两股潮流:一股在亚洲,源于日本的黒拉钓法经过台湾人的发扬光大之后跨过海峡,进入中国大陆,掀起一场浩浩荡荡的近岸手竿悬坠钓鱼革命;另一股则发生在欧洲,起源于英国的“飞底" Feeder钓法——一种定点远投底钓法,跨过英伦海峡,征服整个欧洲,最终流入俄罗斯,给远投底钓方法也带来一场全新的革命。
近岸和远投,亚洲和欧洲,这两个钓法似乎相距甚远,但是它们的精髓却是惊人地相同:定点、灵敏、诱钓结合,它们的特点也很共同:趣味性强、上鱼率高、入门容易。这也就容易解释,为什么这两种钓法在各自所经之处都能遍地开花,不但成为各地职业钓界的主要竞技项目,而且还能被广大的普通钓鱼爱好者接受,成为最普及的一种休闲钓法。
钓法概述
所有的远投底钓方法基本要素是相同的:鱼竿+线轮+鱼线+钓组。目前中国流行的方法多为爆炸钩、串钩、翻板钩、盒饭钩、珠珠钓组等,作钓方法基本是消极等待为主,以每次使用的鱼竿数量多取胜。但是英式远投底钓却是一种比较积极的诱钓结合方法,一般作钓使用一根(最多2根)鱼竿即可。它与传统方法的区别表现在鱼竿、钓组以及作钓方法几个方面。
外表看上去,飞底竿很像加长版的筏钓竿,它也有一个用于传达鱼咬钩信号的竿尖,每支鱼竿一般配2-3支软硬度不同的竿尖。渔线轮使用纺车轮。鱼线用尼龙线、编织线均可。鱼竿则是专用的飞底竿,长度在2.7米至4.2米之间。
鱼竿
飞底竿依据其主要特性---钓重(test)分为轻度竿、中度竿、重度竿和超重度竿。不同钓重的竿适应不同的钓点和鱼情。这里的钓重指鱼竿能承受的整个钓组装上鱼饵和窝料的最大重量。
钓重15至40克的鱼竿一般称为轻度竿,适合比较浅的无流水区域,钓重40至80克的竿称为中度竿,适合较深的静止水域或者水流较缓的流水,钓重80至120克的竿称为重度竿,适合垂钓激流水域,而钓重120克以上的竿称为超重度竿,适合激流远投作钓。
钓组
飞底钓法的钓组依据饵笼与子线的绑法分为多钟,如对称(不对称)钓组、加德纳钓组、滑动钓组等,而依据饵笼的差别又分为笼式、平板式钓法。各种钓组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过为了让初学者容易理解,快速上手,这里仅限于介绍最常用的笼式滑动钓组(滑动钓组是欧洲各类钓鱼比赛规定可以使用的唯一钓组,因为在钓组挂底断线时即使鱼吞钩,饵笼也会自动滑落,不至于将鱼拖死)。此文系“老莫渔人”原创
饵笼
用于作窝诱鱼的饵笼多种多样,每种都有适合的作钓条件和方法。有金属的,也有塑料的;有网状结构的,也有在笼壁上开孔的;有两头开放式的,也有完全封闭或者半封闭的;有方形的,圆形的;还有用于远投的子弹形,圆柱形,等等。
滑动钓组
这种钓组简单实用,信号灵敏,绑制快速,而且对鱼类友好,在挂底丢失钓组情况下将对鱼类造成的损害减到最小。此钓组的最大特点是饵笼在主线上是完全自由滑动的。如图示, 在主线(尼龙线)或者前导线上先装入挂饵笼用的旋转别针,然后装一粒豆形大号太空豆用于阻挡饵笼向子线方向滑动,在线头处结一个用于挂子线的小环,之后在距离这个小环大约15厘米处打一个阻挡太空豆的定位结。钓组就做成了。在施钓过程中子线和饵笼可以很方便更换。
子线
飞底钓法采用单股尼龙线作子线。一般只用一根子线作钓。由于可以利用钓竿的良好弹性和线轮的泄力溜鱼控鱼,所以如果鱼情需要,可以用细到0.4号的子线。子线长度在10到150厘米之间。一般使用带倒刺的鱼钩。钩型及其号码根据对象鱼种和使用的钓饵来定。
估计很多人看到长达150厘米的子线一定会觉得不可思议。一般的远投竿也很难操纵很长的子线。当然子线越短越方便操作,钓组也更灵敏。一般情况下子线长度30厘米左右就行了。但是在鱼不很活跃时,利用长子线可以使钓饵下落过程变得更加缓慢自然,留给鱼更多反应时间,在河流里长子线在水流作用下自然摆动,大大提高钓饵的诱惑力。
饵料
最常用的钓饵当属蛆、红虫、蚯蚓等鲜活的蛋白质饵料,植物性的如玉米、燕麦米、颗粒饵、膨化饵等等。此文系“老莫渔人”原创。用于打窝诱鱼的窝料则和我们平时打爆炸钩的饵料类似,只是其组成成分里颗粒物大小、窝料成品的比重和粘度要根据作钓水面的深浅、水流大小和不同的对象鱼作相应的变化。但是最基本的原则是窝料不能和成粘性太大的面团,要使它在水底能足够快地散开,在我们收杆换食时饵笼里没有残余。只有这样,我们通过频繁地重复"抛杆-等待咬钩-收杆换食"这一流程,保持钓点里长期有饵料补充。这和我们熟悉的台钓之“边钓边诱,诱钓结合”一个道理。
辅助装备
为了方便观察咬钩信号,鱼竿必须放置在架子上。这可以是简单的地插,也可以是专门的飞底竿架,再加上一把合适的折叠椅,配上抄网鱼护,就可以享受飞底钓法的魅力了。如果条件允许,在水边架上功能齐全的专业钓台,那就更加威风十足了。
作钓方法
飞底钓法的高趣味性和高上鱼率取决于下述几个要素:
确定一个合适的钓点;
每次将钓组准确抛投至该钓点;
保持足够高的换饵频率。
后面两点和台钓原理一致,不过它还具有台钓因为受到竿长限制而所不具备的寻找合适钓点的一大特长,这使得飞底钓法的优势非常明显。
【确定合适钓点】在岸边找到合适作钓的位置以后,就该决定将钓点定在水中的哪个具体位置。在作台钓时我们的选择无非是作靠前靠后、偏左偏右或者是不同的竿长来做稍微调整。但是我们可以利用飞底竿来探测水底地形和表面结构,找到鱼喜欢停留的坎底、坑洼,或者在平坦的水底找到有田螺贝壳之类聚集的区域,在多草的水底找到一处空旷区域,在光秃的水底找到一处水草等等。
飞底竿探底找钓点有一整套方法,因为篇幅,这里仅作简要介绍。如果我们将钓组的饵笼换成梨状(类似狼牙棒)铅坠,抛竿出去,待铅坠到底以后,慢慢地回收鱼线,因为编织线的无延展性,我们握竿的手会因为水底的结构不同而感觉不同。通过多次重复作扇形抛投探底,就能找出合适的钓点。经验积累足够了,我们能够比较快的在一个陌生水面找到好的钓点。
【准确抛投】找到合适钓点后我们要记住这个钓点所在的方向和距离。前者可以在对岸确定一个参照物,后者我们将鱼线固定到纺车轮线杯的线卡里,这样每次抛出去的长度就固定了。有经验的钓者马上会问了,这样子抛杆不会断线吗?回答是“不会”,只要把握一个小小诀窍:抛完竿后随即将鱼竿直立起来,待线从线杯出完,钓组会拉着鱼竿继续前移,依靠这段缓冲距离加上鱼竿本身的弹性,钓组能准确落在指定钓点而不伤线。
【保持合适换饵频率】传统抛杆远投换饵频率非常低,经常是要等到有鱼咬钩或者半小时一小时才检查一次。飞底钓则是依靠高频率换饵,以保证钓点内散落足够饵料,让鱼久留不散甚至越聚越多。此文系“老莫渔人”原创
我们刚开始作钓时钓组不挂子线,饵笼上满料,抛投至钓点,待钓组下沉到底后做一次突然发力扬竿动作,以使饵笼内窝料全部抖落在钓点。这样重复5到10次,打窝就算完成。接下来挂上子线、钓饵开始作钓。作钓过程中不管有没有鱼咬钩,必须保持3-10分钟换一次饵。这和台钓的做法是一样的。
上面几个要素都把握好了,鱼进窝了就一定会咬钩的。那么怎么看咬钩信号,什么时机提竿?不同的钓组提竿方法是不同的。今天介绍的滑动钓组可以说是最灵敏的一种,因为饵笼是滑动的,鱼就饵后感觉到的阻力只是来自竿尖的弹力,如果我们抛竿后将鱼线收紧时只让竿尖稍微弯曲,那么鱼吸食钓饵的动作会迅速的传递到竿尖。引起竿尖抖动,这时我们扬竿刺鱼就可以。有的钓组饵笼是固定的或者能够活动的距离很小,鱼就饵后继续游动时子线被饵笼牵扯导致鱼钩自动刺鱼,这种情况就只需提竿即可,如果做刺鱼动作。反而可能将鱼嘴拉破跑鱼。
今天就介绍这么多。如果大家感兴趣,我会陆续推出系列技术性文章和相关视频资料,用以拓宽钓鱼爱好者的视野和兴趣。
【作者介绍】本人“老莫渔人”,酷爱钓鱼,不分寒冬冰封和盛夏酷暑。最近30年生活在俄罗斯莫斯科,几乎每年在国内也会居住数月,所以对中俄两国竞技和休闲钓鱼的发展及现状都相当熟悉。在接触飞底钓法之前一直热衷台钓,但是每逢早春和深秋,鱼不靠岸,台钓的优势全无。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爱上了飞底钓法。
【作者声明】此文系“老莫渔人”原创,转载时请注明原创作者“老莫渔人”。
分享到
0个赞
发点图片看看撒,光有文字都想象不到是个什么样子!
复制粘贴的
本来配有图片,第一次发帖,只能将图片粘贴到文章首尾。下次试试发视频吧
看起累
一般渔具店有飞底杆吗?细软的杆尖能抛动100克的饵料吗?
国内应该还没有这种竿卖。竿尖软硬和饵笼重量没关系,能甩出多大的饵笼取决于竿的钓重,或者说腰力。
用软尾矶竿 那种几十块一只也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