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土鲮、泰鲮、麦鲮、红眼等,
我总是傻傻分不清楚,
后来我觉得即已入乡,
咱得随俗啊!
所以我决定,
我要一探究竟、
一查到底,
让钓友们不再迷茫,
下面请跟我来,
让我带钓友们了解详情。
看到这里看谁看得准?
能不能依图一眼分辦出来是哪一种鱼?
数据显示,
全世界的鱼类大约有32500种,
其中淡水鱼类超过15000 种,
我国有鱼类3446种,
其中淡水鱼类1452 种。
这么多种鱼类,
想要分清都是什么鱼太难了!
我们没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去一一分辨。
再说我们并不是很了解鱼类,
鱼类和我们既遥远却又真真切切的在我们身边!
虽然经常食用但是并不了解,
如那句话所说: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们经常食用你而却还不了解你”。
对于我们钓鱼人来说,
很多鱼类的名字也分不清楚,
毕竟地域不一样,
鱼类的形状和生活环境不一样。
土鲮、麦鲮、泰鲮的相同点很多,
所以造成很多钓友经常辨别错误,
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它们同属于鲤鱼科、属鲤形目、鲤科、野鲮亚科、鲮属。
全世界世界共有鲤科鱼类210属3700种以上。
不管是底层鱼类,
上层鱼类还是杂食性鱼类,
草食性鱼类还是肉食性鱼类,
很多都是鲤科。
土鲮、麦鲮、泰鲮也不例外,
也可以说它们是远房亲戚。
二、觅食方式相同
鲮属鱼类的嘴巴都是朝下,
能够刮取水底岩石上附着的水草。
鲮鱼会舐刮水底岩石等物体上的绿藻、硅藻、丝状藻等,
还摄食淤泥中的有机物质。
成年土鲮以植物为主要食物,
也会觅食高等植物的碎屑和水底腐殖质。
它们的生长环境重合
三:适合的生长的水温相同
鲮鱼为热带亚热带鱼类,
不耐低温,
在温度低的时候会出现冻死的情况。
根据资料显示,
鲮鱼的临界水温为7°,
低于7°的情况下,
它们不能适应。(水温只是大概,并不绝对,毕竟耐低温的强度取决于自身的免疫力,只是资料显示水温低于7°会出现死亡现象。)
鲮鱼比较喜欢高温,
在温度低的时候会躲避在深水区越冬,
温度过高的时候也会在阴凉处或者深水避暑。
麦鲮、红眼、草鱼这三种鱼很相似,
又因生活环境等影响,
只能烹饪过后从口感上来分辨鱼种,
烹饪又以清蒸为最佳之法。
分布范围相同
鲮鱼主要分布在珠江水系、海南岛、两广、台湾、闽江、澜沧江和元江等水域。
这些地方气温比较高,
冬季的时候也不会出现过低的水温。
也就是说它们的生长范围是重合的,
造成很多钓友钓到后对它们的外观分辨不出。
五:产卵时间基本相同
土鲮、麦鲮、泰鲮的都是热带亚热带鱼类,
产卵的时候对于水温要求比较高,
在水温24-32°的情况下繁殖产卵,
一般在4-9月产卵比较多,
又因基因接触等原因,
造就了这些鱼类相似的因素。
本土鱼类——土鲮
土鲮、麦鲮、泰鲮的生长环境、觅食方式、分布范围相差不大,也可以说是重合的,我们钓友在钓鱼的时候都能同时碰到这几种鱼类,那么它们有什么不同点呢?
土鲮、麦鲮、泰鲮有什么不同点?
一、来源不同
土鲮、麦鲮、泰鲮的来源差异很大,
前者是本土物种,
后两个是引进物种。
~ 土鲮:土鲮是我国的本土物种,
也就是原生鱼类,
根据地区的差异,
土鲮又叫、雪鲮、鲮公、花鲮等。
为鲤形目、鲤科、野鲮亚科、鲮属。
~~ 麦鲮:麦鲮的本名为麦瑞加拉鲮,也是鲤形目、鲤科鱼类,1982年从印度引入我国,是外来鱼种。
~~~ 泰鲮:泰鲮的本名叫露斯塔野鲮,1978年从泰国引入我国,所以叫泰鲮。
但它不是泰国的鱼类,
是泰国引进的鱼类,
我国从泰国引进,
所以叫泰鲮。
露斯塔野鲮广泛分布于南亚淡水流域,
印度露斯塔地区产量较大,
因此而得名。
也叫南亚野鲮或者印度野鲮等。
形态不同
它们的形态也就是外观差别很大,
老钓友一眼就能够看的出来,
主要是外观。
军鱼和鲴鱼
这两种鱼类也被卷入了这场纷争。
军鱼:
俗名青棍、黄娟鱼、军鱼、砖鱼,坑坚、光眼鱼、粗鳞鱼等等。体稍呈圆筒形。
吻较圆钝,须2对。鳞大,侧线鳞20~26。
背鳍无硬刺,
在背鳍起点处有一平卧向前的尖刺,
埋于皮内,
中下层鱼类。
喜生活于水流较急、砾石底质、水色清澈的江河中。
杂食性,
食水生昆虫、高等植物碎屑等。
在水流湍急的江段产卵。
最大个体可长至6公斤。
肉鲜嫩,可作为山谷水库的驯化放养对象。
分布于长江以南(元江、珠江、九龙江、闽江、钱塘江、长江、海南岛及台湾岛等诸水系。)
鲴鱼:
鲴鱼是细鳞斜颌鲴、黄尾密鲴、圆吻鲴、银鲴等四种鲴鱼统称,属鲤形目、鲤科、密鲴亚科、鲴属。
其中黄尾密鲴是湖南省洞庭湖水系的名产,
由于此鱼鳍与鱼尾分别呈青黄色与桔黄色,
规格一般在500克左右,
湖南地方名为黄板刁。
鲴鱼其他地方名有:黄姑子、板黄鱼、沙姑子、黄条、黄川、黄尾鱼,川条子(苏鲁地区对银鲴和细鳞斜颌鲴的称谓)。
鲴鱼喜食腐泥,
有机碎屑等,
有净化水质,
改善生态环境的特殊功能,
又称生态鱼。
鲴鱼易规模养殖且营养丰富,
深受群众喜爱,
是有重要经济价值和发展前途的自然增值优良鱼类,
是全国重点推广的四大优质鱼之一,
可作为当前农业水产品结构的最佳优质鱼种进行调整、优化。
体延长而侧扁,
一般长约30厘米左右。
银白带黄色。
口小、下位、下颌铲形,
边缘常具角质突起。
背鳍具硬棘。
杂食性,
喜刮藻类为食。
我国各地水域均产。
圆吻鲴、细鳞斜颌鲴两种已家养,
可垂钓。
生长较快,
自然繁殖量大。
一、土鲮:
身体细长,腹部圆,头短小,嘴圆钝,口朝下,嘴巴为“天包地”结构,呈弧形。
1:体长两侧扁,背部在背鳍前方稍隆起,腹部圆而稍平直,幼鱼尾鳞基部有一黑色。
2:土鲮在鳃盖后面有几片蓝色的鱼鳞,这是它和麦鲮,泰鲮最大的区别。
3:土鲮的肉食很细腻,深受广大钓友的喜爱。
无论是清蒸还是红烧等,
都是不错的选择,
唯一不足的是土鲮的个体比较小。
二、麦鲮:
背部通常为深灰色,腹部银色,背鳍灰色,胸、腹、臀鳍尖端为桔黄色。
1:麦鲮嘴角有一对小须,
除了麦鲮嘴巴比较小,
也是“天包地”结构,
鱼鳍有颜色,
其它地方和草鱼相差不大。
2:麦鲮的生长速度比土鲮快多了,
当年生鱼苗就有可能生长到6两以上。
麦鲮也会出现巨大个体,
根据记载,
最大麦鲮超过8公斤。
钓鱼的时候经常能碰到1斤以上的麦鲮,
偶尔碰到几斤重的麦鲮。
3:麦鲮的肉质相对于土鲮来说,
不如土鲮。
麦鲮的肉质有点柴,
很多钓友不愿意食用麦鲮,
钓到后放回水中。
三、泰鲮:
泰鲮的正名为露斯塔野鲮,形似鲤鱼,鱼嘴比鲤鱼小,眼睛小,鱼嘴呈“天包地”结构。
1:鱼体青绿色,脊背颜色比较深,有蓝色金属光泽,腹部灰白色。鳞片有些发红,鱼鳍微微发红,鱼鳞大小中等。
2:泰鲮体型巨大,
能够生长到2米长,
最大体重可达45公斤。
有钓友表示,
在养殖的情况下,
当年生泰鲮都能达到6-8斤,
生长的很快。
野外钓鱼经常碰到大个体泰鲮,
几斤重乃至几公斤重的泰鲮比较常见,
偶尔碰到10斤以上的泰鲮。
3:泰鲮的肉质和麦鲮相差无几,
都是肉质不如土鲮。
有些钓友说泰鲮的肉质,
就像嚼木头一样,
尤其是大个体泰鲮。
其实生长快速的鱼类,
它们的味道都是一般般。
多用于做鱼丸或者罐头类。
土鲮、麦鲮、泰鲮最大的区别是:
它们的味道千差万别,
肉质可比性不大,
有的十分美味,
有的肉质很柴。
虽然土鲮的个体嘴小,
但是它的肉质却是最好的,
有句话叫:“浓缩的才是精华”,
这句话用在土鲮身上,
也是这个道理。
土鲮很受伤,
多么美味的鱼类,
在顺德可是当地的“网红”,
以酿鲮鱼、清蒸鲮鱼头为代表,
却被泰鲮、麦鲮“坑了”,
提起鲮鱼都说不好吃,
殊不知是你们不认识土鲮而已。
总结:
通过这个了解相信大家对于土鲮、麦鲮、泰鲮有一个深入的理解,
它们的不同之处太多了,
即使从形体上来说,
它们的差异也很大。
1、土鲮:最明显的差异就是鳃盖后面蓝色“纹身”,麦鲮和泰鲮是没有的。它的个体比较小,1斤多的已经算是很大的土鲮。
2、麦鲮:麦鲮形似草鱼,但是嘴巴小,并且嘴巴朝下,鱼鳍呈现淡黄色,鳞片为银色,全身无明显花纹。
3、泰鲮:泰鲮的身体比较臃肿,像鲤鱼,但是它鱼鳞的颜色和嘴巴与鲤鱼差异很大,能够形成巨大个体。
虽然它们都属于鲤科鲮属,
但是,
形体的差异是土鲮、麦鲮、泰鲮是最大的不同,
所以大家看完此贴不会再搞浑了。
我心中的疑虑也解开了。
分享到
0个赞
学习
学会了
科普知识
加油
学习
受教了
大师,在中山没?什么时候约下
一眼就能区分了
还好都认识,所以豆豉鲮鱼里面是什么鲮鱼
受教了
学习了,以前一直把麦鲮错认泰鲮。土鲮肉质鲜美,水库最大钓到过一斤多点点的,那个力量酸爽
图片上的赤眼不是真正的赤眼!
豆豉鲮鱼是土鲮
学习了
中原只有红眼吧
文章精辟,应该怎么钓才是关键
图一:1土鲮,2鲤鱼,3草鱼,4黄尾,5军鱼
傻傻的还是分不清泰鲮和鲤鱼。
学习学习了。
脸盲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