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之家旗下产品: 钓鱼之家 钓鱼123 钓鱼人APP
钓鱼之家>论坛>>野钓饵料心得(转)

野钓饵料心得(转)

+关注

钓坛中不少钓友质疑饵料在野水垂钓中的效果,常常有“野水鱼儿不就饵”、“还是蚯蚓好用”等言论,事实果真如此吗?非也,没有不就饵的鱼儿,只有鱼不吃的饵料。

  “一方水土养一方鱼”是泛指,是普遍规律,特别在野水,鱼儿也是动物的一个种类,它的生长和发育与人类一样离不开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等基本元素,而富含这些成分的载体大多集中在动植物体内;野水鱼的食物链是什么,主要还是水生物、浮游生物、昆虫、粮食与植物残屑等;蚯蚓之所以是万能饵,原因就在于它的蛋白含量高,腥味重,是杂食性鱼类的最爱;现代饵料中,以红虫、蚯蚓、螺肉、虾粉等为原料的饵料众多,杂食性鱼儿岂能有不喜欢之理?以谷物、麦麸、玉米、甜薯、海藻、氨基酸等为原料的饵料香气四溢,素食性鱼儿岂有不开口之理?

  那么,为何有“野水鱼儿难就饵”之说?

  一是惯性思维作祟;

  二是对饵料了解甚微;

  三是缺乏用饵经验和开饵技巧;

  四是初始败阵失意心态加重。

  传统钓,用饵讲究天然、活性,蚯蚓、红虫效果尤佳,饭粒、玉米粒、灰面、红薯粒也非常好用;台钓,或者说悬坠钓法,讲究用饵“诱、钓、留”三合一的过程和状态,追求对鱼讯的准确判断和钓组的灵敏度;用于传统钓的钓饵也可用于悬坠钓,只是“诱、留”的效果大不如粉饵。

  野水鱼儿虽然其警觉性高,但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有睿智,与人类相比毕竟是低等动物,路亚钓是典型的拟饵骗局,现在风靡全球,凶猛性鱼儿狂咬不止;此理反证,通过人类的科学配方和精细加工出来的饵料,鱼儿能有不喜欢的道理吗?

  竞技钓大多为池钓,传媒表象基本为饵料之战,似乎让人觉得饵料只能用于池钓;大凡参加过或熟悉竞技钓的钓友都知道一个天大的秘密,那就是池钓的绝密配方和杀手锏是找到“本塘颗粒”,亦称“原塘颗粒”,为什么,养殖鱼有偏口性,用什么喂就用什么钓;那么,野水呢?它的食物链是什么,就相应用那些具有广谱性的同类饵料钓;当然,不同对象鱼,要用不同的饵料去作钓;道理非常简单,饵料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本身就是针对天然饵料的特性研制而成,它具有一般野水鱼儿带广谱性的“偏口”食性特征。

  那么,野钓用饵主要应讲究那些技巧方能凑效呢?

  1,目标鱼和主攻饵要同步确定

  开饵不能想当然,不能整成“大杂脍”,钓什么鱼,就选择专攻对象鱼的饵料,不要轻易使用综合饵垂钓某一种目标鱼;

  2,开饵的基本原则不能违背

  “主攻饵+基础饵+状态饵”是饵料搭配的基本原则,味型搭配要一致,颗粒饵、粉饵要结合使用,用饵比例要突出主攻饵,基础饵和状态饵是配角,不能喧宾夺主;同时,饵水比要严格;

  3,要按季节搭配味型

  不同季节用饵味型不一,这是基本常识,冬春主腥味,夏主清淡味,秋主甜香味,反季节配饵会大大影响钓效;

  4,饵料状态是关键技术节点

  状态不好难有满意鱼获,既要追求雾化效果,又要讲究一定的黏性,软硬还要适度,只有配置出适口性强的饵料,才会有鱼儿的频频咬钩;

  5,要具备“避杂鱼、反截杀”的基本技巧

  野钓用饵的最大难度在于钓手的“避杂鱼、反截杀”技巧,如何对抗“杂鱼、截杀”等非正常外力的干扰,需要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历练,三言两语是道不明白的,其中,加重浮漂的吃铅量、注重饵料味型和颜色搭配、增加饵料的黏性等是常用对抗办法;

  6,不迷信饵料

  增强用饵信心,但不迷信饵料;实际垂钓中,野钓中水情、鱼情都非常复杂,钓手要综合评判,善于临场应变,不能教条,不能囿于成见,“萝卜咸菜各有所爱”,要密切关注钓场鱼儿的食性、特性和偏口性,不能一款饵料打遍天下钓场,善变和应变,是一个成熟钓手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分享到

0个赞
钓友回复12条
中华蜂
很久以前 举报 回复

谢谢分享

jufangming
很久以前 举报 回复

学习了 呵呵

静钓池中水
很久以前 举报 回复

学习一下好知识~

qianborui
很久以前 举报 回复

学习了

中华蜂
很久以前 举报 回复

感谢分享

中华蜂
很久以前 举报 回复

再次路过,感谢楼主分享

相忘于江湖
很久以前 举报 回复

谢谢 楼主 分享············

老有所乐
很久以前 举报 回复

谢谢分享

sdwdkfq
很久以前 举报 回复

谢谢分享

青尾x
很久以前 举报 回复

学习一下~ 谢谢分享

雨中垂纶
很久以前 举报 回复

受益匪浅。

快意钓江湖
很久以前 举报 回复

学习了,谢谢分享!

随时查看新帖子
安装安卓版钓鱼人 安装iOS版钓鱼人
最近精彩渔获
[原创]钓雨后  再小爽 [原创]钓雨后 再小爽
西峪冬钓过把瘾 西峪冬钓过把瘾
浅水抛杆串钩开张大鲫 浅水抛杆串钩开张大鲫
猴年五钓擒板鲫 猴年五钓擒板鲫
签到 反馈意见 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