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之家旗下产品: 钓鱼之家 钓鱼123 钓鱼人APP
钓鱼之家>论坛>>【转载】 观泡识鱼谈鲫鱼鲤鱼草鱼鱼星的特点

【转载】 观泡识鱼谈鲫鱼鲤鱼草鱼鱼星的特点

+关注

本帖最后由 /share混江龙 于 2012-12-19 15:45 编辑

每天无所事事,毒瘾一天天的在发作(这种感觉你们懂的)怎么办啊????????

只有一种办法就是上网学习,看视频来给自己解毒。一不小心让我看到了这篇文章,转来和大家分享。在原文中我加了图片望你们喜欢。

下面是原文:

对鱼星的认识问题,可以说是当今钓坛上一大热门话题,或久或近,国内业内媒体都刊有对同一话题的不同观点,皆说明钓友们对鱼星是非常感兴趣的,看着水面鱼直吐泡泡,作为钓鱼人谁会不怦然心动呢?

什么是鱼星?简单地说,鱼星就是鱼在呼吸过程中排出的废气(而往往与废气一同带出的还有淤泥中的沼气或杂粒)。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动物,在生命的运行中时时都在以不同的吸排方式吸进新鲜氧气排出废气,只不过陆地上的动物排出的气体融入空气之中不见踪影,而水中的鱼儿排出的气经水体释放形成有形的泡体而已。不同的鱼种排出的气泡各有差异,现我们针对常钓鱼种的气泡排放和钓法作一简析。

鲤 鱼

鲤鱼是典型的底层鱼类,它觅食很特别,常用长而略下勾又很厚韧的唇拱翻淤泥寻找食物,所以人们很形象地称之为“犁地”。因为鲤鱼特别耐低氧,又喜欢在肥沃的水体中生存,故它在呈富营养的水域长势很旺,个体硕壮,群族繁茂。而这类水体又多属淤泥底,年长日久积累腐殖质多,是在静态情况下,只要遇到高温的夏秋季,都会自行释放出沼气泡,对此,我们钓鱼人并不陌生。而当鲤鱼在泥地拱找食物时,势必触动泥中蓄存的沼气体,拱动范围越宽,动作越大,升上水面的气泡就越密集,而且气泡中多半有淤泥中的杂质浮出,初看就像浑水涌现。此时这些气泡中必然混杂着鲤鱼自身排出的废气,我们留意观察,在鲤鱼“吐”出的密集气泡中,总有部分散得较慢,那就是废气经鱼腮过滤后沾上了黏液的缘故(其他鱼种也有类似现象),这也为我们辨别是否是鱼所为提供了依据。有经验的钓者还可以从泡子的大小以及密集程度上来判定吐泡之鱼的个体大小。我的体会是:像玻璃珠大小的泡可在四五斤大小;像核桃大小则能上十斤。判断个体大小还可以从气泡泛出面积来确定,像小筛子似的必是数斤到十余斤大的:而仅有巴掌大小泡子又较小粒时一般是一二斤的个体。当然有时仅有少数气泡(这与泥底薄瘦或气温偏低以及鱼觅食不旺等有关),也能从泡子大小看出鱼的个体如何。

对气泡的辨认也不是一成不变。有些时候鲤鱼并不在泥底拱行,而是底浮游动,即便不觅食也会吐出气泡,那是排出废气的需要,此时表现在水面,我们所观察到的就不会是密集型的堆状泡了,而是数个至多十余个大小不一的气泡。仔细辨看,皆呈现出晶亮且破散慢(未含有泥底的杂质),间隔十数秒后移位又新出,那可认定是鲤鱼所为。在20℃以上气温的正常条件下, 个投下二三百克诱饵的窝子发窝的时间在20~40分钟之间,突出的表现为鲤鱼觅食拱翻的气泡不断涌出,甚至可判断出有几条鱼在窝中找食。而当投了数百克到一二千克的重饵后,发窝时间却会缓慢,许多时候是上午投,其间又补投,方能在下午发窝,有的情况是等发窝时人已收竿回家了。鉴于此,我们投饵要区别对待,如连着钓二三天可投重饵,如钓当天则少投多补,方能不错过引鱼入窝并咬钩的机会。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凡有鲤鱼进窝都会吹泡子,特别是浅水区因大鱼很谨慎,入窝无声无息,以至当咬了钩还以为是小鱼所为,往往措手不及,造成跑鱼之误。而在雨季大鲤也会窜到新涨淹没的田野,水浑仅几十厘米深,投饵后有鲤入窝却很少吹泡,投竿钓取即可。至于隆冬至早春这一时期,在南方的好天气或阴而不寒的日子中也会碰到大鲤。有一年腊月的傍晚,我曾在回龙水库一米浅水区用蚯蚓钓到六斤多的鲤,事前毫无吹泡信息;前几年的12月中旬,我在黑善水库1.2米水深处连遇6条大鲤咬钩,断了三次线,后换大线拉上了三条6斤多的大鲤,但从始至终都没见一个泡。

鲫 鱼

同鲤鱼一样,鲫鱼也是典型的底层鱼类,适应性和耐低氧性如出一辙,而且在食性上也颇为相似,所不同的是鲤鱼“深居浅出”,踪影难觅,鲫鱼则喜欢在近岸浅水区扎堆嬉戏。鲫鱼吹泡也是极易辨认的,通常都是一二粒或二三粒小泡同时泛上水面,随鱼的游动而移动。在鲫鱼多的水域,特别是大片一二米深的浅滩,在风清气爽的仲春或金秋宁静少风的晨昏时分,离岸稍远些的水面,四处可见到鲫鱼吐泡的情景,甚为壮观。鲫鱼吐泡的过程较为特别,可通过鱼池和鱼缸观察(实钓情况也是如此),它们主要是在找到食物(或拟似食物)时通过触动泥底和吞吐过程中出现泡子,有时也会在寻找食物或游动过程中吐出泡子。鲫鱼吐泡最突出的要数投了诱饵的窝子里寻找食饵的阶段。并且所投诱饵越细散,吐的泡子越快捷越稠密,这就表明鲫鱼已在泥底频繁快速吸食吃饵了。

如同鲤鱼一样,鲫鱼吐的泡子越大说明鱼个体越大,吹出形如米粒的气泡,都是不足两的嫩鲫;吹出黄豆大小气泡,个体也不会超过百克;半斤以上大鲫吐的泡,通常都比花生粒大些。在实际垂钓中,只要发现窝中鲫鱼吐泡,下竿后的咬钩率几乎在**成以上。发生光吹泡不咬钩现象,多出在老钓点上,是鱼钓滑或入窝鱼量少的显著征象;另一种情况是气象条件差,如闷热,气压低、阳光太强烈等都会使鱼吹泡而不咬,一般这种情形下鱼会离底上浮,改用浮钓常能改善钓况。鲫鱼是否吹泡或吹泡的多寡,也与地形水情有关。我地红舍克水库是个典型的山区平川水库,水面宽敞而水位偏浅,水底普遍偏瘦,我在这里钓鲫,最多一天能钓到上百尾,但这里的鲫鱼很少吹泡,我分析可能是因水底多黄泥,难形成肥沃淤泥层,导致水质偏瘦的缘故吧,这可以从鲫鱼普遍瘦削,烹食骨硬上得出结论。在垂钓鲫鱼中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当咬钩特紧时,偶然发生窝中脱鱼,常常立马鱼讯全消,此前满窝鱼泡也倾刻烟消云散,任你怎样调整钓法钓饵皆一事无成。这是与鲫鱼易受惊躲避分不开的。当然有的时候通过再补饵过一些时候也能再钓到鱼,但有时却一冷到底了。

草 鱼

来得快去得也快是草鱼入窝的显著特征。它们吹的气泡也很好辨认,泡子升到水面时多呈条状,大的二三个,小的四五个,由于它们游动快,等第二次泡子出现时,有时已有一二米或数米距离了。所以用追泡钓的办法是难钓到草鱼的。

好动恐怕是草鱼的天性,它几乎不会在一个水域停下来,要挽留它,只能借助食物饵料了。在垂钓中要发现草鱼踪迹有两个办法,一个是通过细致观察近岸植物发现晃动或不时被截断拖入水下,就是草鱼所为;另一个是通过选点投饵诱来,在大型浅滩钓草鱼效果较佳,原因之一就是草鱼喜欢成群游向浅水区(这里多食物,植物亦茂盛),就是在几十厘米深的水下投饵,也会很快引来草鱼。但草鱼入窝吹泡的情形不多见,在周家寨水库,前年深秋的一天,我在一米余深的水区投下酒糟饵,半个小时不到就发现窝中水色与周边有异,但水面无气泡,心想必定是一群草鱼入窝,即下竿,果然小时内连拉6条草鱼,最大一条有十几斤,可惜在即将遛翻时断线跑了……

在常钓鱼种中,要数草鱼入窝最快。根据我的经验,在夏秋时期,草鱼入窝可最快在10分钟内,如果你按照钓鲤鱼的时间去诱钓草鱼,等你拿竿垂下时,往往草鱼早已吞食而去了。草鱼入窝也有吹泡的,有一年春末,我在听湖边一个过水塘中(与大湖相连)垂钓,水深仅米余,我在草边投了诱饵,不久便发现冒出一串气泡,大小都有,是典型的草鱼泡,可是当气泡不停歇地移动吐出了十几次,仍不见咬钩,我再细辨,发觉气泡很晶亮,明显不是从泥底找食时吐出的,而是离底游动中鱼直接吐出的。我立马再向窝中补投了一把酒米,果然很快奏效,泡子消失了。我专注观漂,很快漂子被斜斜缓慢向水中拉入,等到快平水时我大力扬竿,一条近7斤的大草鱼被擒。

鱼窝里不断泛出鱼星是件很惬意的事,正如钓谚“鱼星冒,鱼儿到”。

草鱼, 钓鱼人, 文章, 动物

分享到

0个赞
钓友回复12条
twwww
很久以前 举报 回复

整个沙发坐下~~

妈妈我想对你说我爱你
很久以前 举报 回复

前排顶帖!有创意,有见地。赞一个。

zc0707
很久以前 举报 回复

学习了,谢谢分享

snvj
很久以前 举报 回复

谢谢分享。经验贴

陈国锐
很久以前 举报 回复

前排就坐,谢谢分享

lemlemlem008
很久以前 举报 回复

好帖子,谢谢分享。

bbgsjxl
很久以前 举报 回复

那么多锦鲤,漂亮!

突然孤独
很久以前 举报 回复

呵呵,兄弟有心了

二团政委
很久以前 举报 回复

钓鱼经验学习学习

99669966
很久以前 举报 回复

好文章,谢谢分享

agui1974
很久以前 举报 回复

学习学习,谢谢分享

tjg19840114
很久以前 举报 回复

谢谢分享,前来学习一下

随时查看新帖子
安装安卓版钓鱼人 安装iOS版钓鱼人
最近精彩渔获
今天大河里鲫鱼好大熬啊 化氏饵料钓鲫鱼 今天大河里鲫鱼好大熬啊 化氏饵料钓鲫鱼
初春,雨过天晴,小塘板鲫连杆。大鲤鱼晚上自己动手铁板烧。 化氏饵料钓鲫鱼 初春,雨过天晴,小塘板鲫连杆。大鲤鱼晚上自己动手铁板烧。 化氏饵料钓鲫鱼
新五谷湖钓场当一回“金鱼佬” 新五谷湖钓场当一回“金鱼佬”
舟山海钓 拟饵钓鲈鱼 舟山海钓 拟饵钓鲈鱼
签到 反馈意见 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