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饵 鲢鳙饵料要根据鱼情的快慢、水的深度,以及浮漂的大小,搓饵挂钩时灵活把握。需要雾化快,少搓轻搓;需要雾化慢,多搓几遍;需要粘,重搓几遍。:1、水深到底等口时,饵料要多搓几遍,防止饵中途雾化掉。)2、有杂鱼闹窝,要重搓,使饵变粘,防止饵到底的过程中被鱼儿碰碎。
、用大浮漂时,要多揉搓,因为铅坠大,下沉速度快,下沉过程中与水产生磨擦,多搓几遍就能防止途中雾化掉。
浮钓轻搓,做到入水即开始雾化。
二、 选钓点、打窝、调漂。 1、水库选钓点:凸出部位、安静的沟汊、湾子、水深的地方。
* Ek- X4 y0 o2、流水、走水:不打窝,但要有频率,让饵雾化略慢,雾化完挂饵再抛竿,不能等,越等鱼来的越慢,鱼一进窝,马上轻搓饵,让饵雾化快些。* G0 |$ u! M a/ [% E* c
3、四米左右的水深,可一次打窝,把准备的窝饵一次打足;五米以上的水深可断续打窝,但抛竿要有节奏,一竿连一竿最好。
@; A% z# _6 b5 d4 Q4、养殖塘少打窝,水的范围小,鱼进窝快。: B6 N$ j5 w5 }- j/ h" L& ^9 U- u
5、步骤是:找准钓位、试水深浅、打窝、调饵、挂饵调漂。 i* K0 E& M; e3 @3 q
6、浮钓、钓半水、钓离底,挂双饵调漂, 挂你认为大小合适的双饵,半水调漂调到水上露4—5目,待饵全部雾化掉,浮漂露出水面多少,也是空钩的调目。钓底挂单饵半水调漂,调漂露出水面5—6目,挂双饵钓4—5目。9 `9 x v' ^& C5 ~
7、根据鱼的大小,选择主线、子线: 子线应比主线小半个或1个号,但钩距要大,半水钓钩距不能小于6厘米,不能大于10厘米,底钓钩距更大一些。
?2 Z( y t' A/ e9 C7 {三、钓法:! F- v4 N# B3 a' O& d/ U, g8 V
1、一切准备就绪后,先不要打竿,观其窝子和钓点,鱼是否已进窝。通常鲢鱼成群,大面积水域的花白鲢,有时来地很快,有时几个小时不进窝。其原因:鱼还未迴游到窝,在来鱼比较快时,窝内先来杂鱼,像白条、翘嘴等,在水面抢食窝饵,见小鱼渐少,窝内小杂鱼跳出水面外窜,说明鲢鱼已进窝,而且在中上层,此时下竿即可。如果鲢鱼来的较慢,可挂饵钓底,先钓其他鱼类,此饵什么鱼都吃。见窝内有断断续续的单泡不断冒出,证明鲢鱼已进窝,而且在中上层,可钓半水。如果像菊花一样,一窝泡一窝泡的冒出水面,则是鲢鱼在底层,可离底钓或钓底,泡大鱼大,泡小鱼小# k4 @. b4 D5 p X6 o
2、在正常的摄食水温季节钓花白鲢,常规是早钓水皮,中午钓中层,下午钓底层。气温、水温偏低时,钓中下层或钓底,线组相对要细,钩要相对小,饵要软要小一些,漂用的相对也要小。1 v% Q* I1 e4 H6 i0 c: R! ?# A
3、在常规钓时,要注意从浮漂的信号上抓进口动作,花鲢比白鲢好钓,大个花鲢更好钓。一般现象:浮漂上下半目、1目,不提竿,但这种现象看起来较绵,等到有一个漂亮的顿口时再提竿,大个花白鲢有时能下挫3—4目。而白鲢则托漂,漂像是往上送,有时送出3—4目,这时不能提竿,提竿则出现锚鱼现象,待送到浮漂高出几目时,出现一个下顿动作,这时再提竿不迟。在鱼稀或经常被钓的钓点,鲢鱼吃口相对小,但顿口仍然明显,这时的漂要略小一点,饵要软,雾化慢一些,饵挂的小一些,但调目不变。如果由口好转向口小的时候,加点铅皮即可,这样挂小饵浮漂仍然露4—5目。9 ]5 p) I$ e! v7 b5 I9 w" U& K
4、钓鲢鱼又累又刺激,主要累在竿不离手,累在一竿接一竿地诱钓,而且竿最好不要放在支竿架上。钓鲢关键是把握竿的角度,竿把压在肘下,手握离竿把20—30公分的位置,竿稍挑高,使竿始终形成20—30的角度;钓特别大的鱼,竿要达到30—40角度最好;6.3米竿要打5.4米的钓点;5.4米竿要打4.5米的钓点,依次类推。有风时先把线压进水里,然后从竿稍部把竿线提起,如果打满竿,起竿时刺鱼太猛,竿挑不起来,会形成拔河,出现断线跑鱼:鲢鱼一旦冲刺起来,粗线也照样拉断。挺起20—30度的角度,一是提竿刺鱼轻,二是起竿就形成70—80度的角度,让竿身全部受力。而且这种挑竿钓法,中鱼后由于刺鱼轻,鱼当时反映不过来,一般不出现立即外窜的现象。如果是大鱼,提起竿的同时还有后退几步的时间,给遛鱼提供方便条件。
# L0 i5 \2 Z) P7 b. P" N, a5、有时受气压、水温的变化或人为的特殊原因,鲢鱼会突然停住口或半天不开口,这也是正常的。
4 ~# _" Q' o! l7 t% I8 }
分享到
0个赞
好帖子!!学习一下!
好帖子!!学习一下!
认真学习深刻领会
哥顶的不是帖子,是寂寞!
很好,辛苦楼主发这么有意义的帖
听说不让钓鲢鱼,说是这鱼有净化池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