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有心人啊
这个必须顶。虽说是新手大多看不懂。但想以后必是有用的。谢谢楼主。
楼主,弄个word文档完整的传到文库里行吗?
又有新内容,过瘾,谢楼主!
先休息休息 普及点新人知识吧为什么小鱼的漂像乱?为什么鱼越多漂像越乱?为什么漂像乱动作大的时候空杆几率大?为什么小鱼的力量没有大鱼大,漂的动作却大,乱,快?我们常说因为大鱼是“嘴动”,而小鱼是“身动”。可小鱼它好好的为什么要“身动”呢?因为小鱼它是抢着吃东西的。[attach]344079[/attach]
我也是在武汉的,可以拜您为师么,这分析,这画工,这技术,牛 ,真牛,内心真心崇拜啊。。。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人独钓一江秋。新人表示:来晚了
撸主不简单
给你们念一首以前写的诗吧。[attach]344080[/attach]【神器赞】一赞:钓技尚不通,捏饵化尽不成功。一蚓钓一天,活赛摩登原始仙。啥是频率高,只使定海神针漂。神器平地放,恰似水缸何需望。一赞神器真不累!二赞:钓箱不用车,搬砖好似积木哥。竿包嫌太空,怕是再世活武松。神器十八尺,拈若老君拂尘使,插天六米三,只比观音杨柳弯。二赞神器真不重!三赞:山路十八弯,一代拐杖是竹山。二代常在手,打架进攻兼防守。三代如我有,一竿打死哮天狗。若问凶不凶,不用抄网飞鲢鳙。三赞神器真结实!四赞:只要一百八,锻炼器材买回家。莫管拿着累,强身健体不白费。手酸抬不起,缺乏运动浪费米。若能舞的欢,听说还治脑血栓。四赞神器强身体!五赞:这个真没有,淘宝断货急死狗。先下手为强,你若不买是外行。天机算不尽,莫怪痴男偏要信,交织悲与欢,神器谁能过情关。五赞神器卖的俏!六赞:重器实堪夸,谁说力王是傻瓜。独爱烧火棍,莫道屌丝捉鸡笨。明年还买它,改成抄网偷龙虾。哪得新人问,吐血推荐方解恨。六赞神器都说好!悄悄的告诉你们,我曾经可是神器的高级黑哟,不过我黑的同时也夸它了嘛。用神器的朋友可不要恨我呀,我的良苦用心你们以后会懂得。其实用什么竿钓鱼并不重要,每个人的选择是不一样的。有争议是正常的,但不要轻易的贬低别人抬高自己。[attach]344081[/attach]
无论什么钓法,都有它的长处,不要互相看不起。没有谁是能牛逼到底的。[attach]344082[/attach]
画只鱼儿都是有表情的,写顺口溜都要讲究平仄韵律谐和的,每次出渔都是要总结经验的,善于用心体味愿意换位思考的,骨子里骄傲做人却很谦虚的,既重实践又爱理性的,既懂艺术又懂生活的,爆粗口却觉得干净的,被人追到贴吧里倾慕的,只是身体有些孱弱的,楼主正是那烟波钓客,隐逸高人。本来只是在赣江边做了空军后到这总结下江钓经验。。。唉,本来要搞论文三点早起却在此细读三个钟头。唉,让我不得不特地从文库账号转到到这里写个赞。唉,什么破帖子!让我后悔找工作没去武汉却来南昌。
好帖要留名
@仓鼠宝宝NCE,回蟋蟀吧此贴好贴!
每天来你贴里看图片 敢问楼主什么专业 什么工作?
继续更新阿!
今天接着说虫饵。在长江里有一种活饵是很好的,甚至比红蚯蚓还要好,那就是白色面包虫。白色面包虫就是刚刚蜕了皮的白色嫩虫,是极品钓饵。它比黄色的老壳面包虫的上钩率要高好几倍,而且长江里几乎所有鱼都认这个白嫩虫,有的鱼不吃黄面包虫,但是会吃白的。有时候鱼不认红蚯蚓,但是认白嫩面包虫。 白色嫩皮面包虫能钓到长江里常见的一切鱼种,小到旁皮大到江鲇,是真正的通杀型。不过虫子蜕完皮只是当时白,半个小时以后表皮氧化就变回黄色了。所以我以前经常买20块钱一大堆,一大盒放到旁边等着它们蜕,谁先蜕出来就用谁钓鱼。蜕皮和它若虫的虫龄规律还有天气湿度有关,要蜕都蜕,不蜕都不蜕。有时候买的虫前面的白虫还没用完后面又蜕出一大批,有时候买的虫一天一个都不蜕,望着叹气。只有一个办法是用冷冻法来保存,蜕一个抓一个,装小瓶放冰箱冷冻室急冻。一瓶装100-200只,钓鱼时候就带一瓶。不过这种急冻的虫子有个缺陷就是不经泡。
话说,由于季节性和江水涨退的局限性,我们也不会专门的天天为了钓大鱼而钓鱼。长江里很多时候,我们还是不得不暂时认命,以钓小鱼为乐顺便等老天给惊喜的。于是在虫饵和拉饵之间,我们需要适时的进行调整来做出合适的选择。鱼这东西真的很反复无常,同样是在长江里,同样是旁皮,船丁,小鲫鱼。有时候拉饵特好用,一口一个。有时候拉饵全是乱口一个都钓不起,只认蚯蚓段。有时候蚯蚓段全是乱口全部咬碎。有时候拉饵蚯蚓段都不灵,偏认小搓饵钓极死的口。我对这个现象目前还比较迷惑,貌似还是和鱼的密度和水流速度有关系。试简单的辩证一下:当水比较深,(深则流急)的时候,小鱼即使很多,其密度和层次也会趋于分散。于是等待小鱼咬钩需要更长的等待时间(哪怕是多10秒),深水急流中的拉饵在下落时的溶散流失和形体分解都会更快,到底后再轻轻走个漂,被铅坠一拖一滚钩上的饵就剩的少了。即使你配的饵很好吃,可水深流急,会对鱼的正常吃饵动作造成干扰,比喻成人类体育的话说叫“技术变形”。这时候它吃食更多是冲刺型的抢口。抢口则乱,鱼吃钩一啄啄偏,二啄提空竿,三啄不提竿就彻底的空钩了。这时候用蚯蚓段,求得四啄,五啄,六七啄,反是上策。或者,改用小搓饵(两颗绿豆连起来那么大)很好的。反之,当水比较浅,(浅则流缓)的时候,小鱼的密度和层次会更趋于底部集中了。于是等待小鱼咬钩只需要更短的等待时间,可谓下钩即有。但由于密度过大,于是经常发生大规模的争抢行为。经常在水的中底层即进行抢口了,这导致了用蚯蚓段的空杆率反而大增了。不管你用多小的蚯蚓段,它毕竟是硬的,它都没有拉饵的那一瞬间吸入方便。放大1000倍来看,就是吃大香肠和吃泡馍的区别,你说哪个好吸入呢。经过中层的争抢,一般来说,用袖钩拉饵要么在中底层就中鱼,要么就直接空杆了。如果中层旁皮闹的凶而空杆率高,一般的解决办法是拉大饵。大拉饵到底如果还没啃光,接下来的底水上鱼率是很高的。可是用蚯蚓段就未必了,你们有没有发现,有的地方整条蚯蚓有小鱼咬,挂一节小蚯蚓段却成了狗不理?经常地?那时因为蚯蚓本身颜色相对黯淡,掐成段又不会扭动,包着小钩子又没个形体辨识度,体液(招鱼的关键)的析出也没有那么大量,一点也不招摇。蚯蚓段如果在下落的行程中没有出现劫口上鱼,到底后就会变得默默无闻,其颜色也没有诸如战蓝鲫香腥那样红的鲜亮,没有鱼搭理它也就很正常了。
蚯蚓的用法差异。[attach]344083[/attach]
真心是个好贴 得顶
楼主讲话真逗,贴着大肚子吸泥玩哈哈
楼主有心人啊
这个必须顶。虽说是新手大多看不懂。但想以后必是有用的。谢谢楼主。
楼主,弄个word文档完整的传到文库里行吗?
又有新内容,过瘾,谢楼主!
先休息休息 普及点新人知识吧为什么小鱼的漂像乱?为什么鱼越多漂像越乱?为什么漂像乱动作大的时候空杆几率大?为什么小鱼的力量没有大鱼大,漂的动作却大,乱,快?我们常说因为大鱼是“嘴动”,而小鱼是“身动”。可小鱼它好好的为什么要“身动”呢?因为小鱼它是抢着吃东西的。[attach]344079[/attach]
我也是在武汉的,可以拜您为师么,这分析,这画工,这技术,牛 ,真牛,内心真心崇拜啊。。。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人独钓一江秋。新人表示:来晚了
撸主不简单
给你们念一首以前写的诗吧。[attach]344080[/attach]【神器赞】一赞:钓技尚不通,捏饵化尽不成功。一蚓钓一天,活赛摩登原始仙。啥是频率高,只使定海神针漂。神器平地放,恰似水缸何需望。一赞神器真不累!二赞:钓箱不用车,搬砖好似积木哥。竿包嫌太空,怕是再世活武松。神器十八尺,拈若老君拂尘使,插天六米三,只比观音杨柳弯。二赞神器真不重!三赞:山路十八弯,一代拐杖是竹山。二代常在手,打架进攻兼防守。三代如我有,一竿打死哮天狗。若问凶不凶,不用抄网飞鲢鳙。三赞神器真结实!四赞:只要一百八,锻炼器材买回家。莫管拿着累,强身健体不白费。手酸抬不起,缺乏运动浪费米。若能舞的欢,听说还治脑血栓。四赞神器强身体!五赞:这个真没有,淘宝断货急死狗。先下手为强,你若不买是外行。天机算不尽,莫怪痴男偏要信,交织悲与欢,神器谁能过情关。五赞神器卖的俏!六赞:重器实堪夸,谁说力王是傻瓜。独爱烧火棍,莫道屌丝捉鸡笨。明年还买它,改成抄网偷龙虾。哪得新人问,吐血推荐方解恨。六赞神器都说好!悄悄的告诉你们,我曾经可是神器的高级黑哟,不过我黑的同时也夸它了嘛。用神器的朋友可不要恨我呀,我的良苦用心你们以后会懂得。其实用什么竿钓鱼并不重要,每个人的选择是不一样的。有争议是正常的,但不要轻易的贬低别人抬高自己。[attach]344081[/attach]
无论什么钓法,都有它的长处,不要互相看不起。没有谁是能牛逼到底的。[attach]344082[/attach]
画只鱼儿都是有表情的,写顺口溜都要讲究平仄韵律谐和的,每次出渔都是要总结经验的,善于用心体味愿意换位思考的,骨子里骄傲做人却很谦虚的,既重实践又爱理性的,既懂艺术又懂生活的,爆粗口却觉得干净的,被人追到贴吧里倾慕的,只是身体有些孱弱的,楼主正是那烟波钓客,隐逸高人。本来只是在赣江边做了空军后到这总结下江钓经验。。。唉,本来要搞论文三点早起却在此细读三个钟头。唉,让我不得不特地从文库账号转到到这里写个赞。唉,什么破帖子!让我后悔找工作没去武汉却来南昌。
好帖要留名
@仓鼠宝宝NCE,回蟋蟀吧此贴好贴!
每天来你贴里看图片 敢问楼主什么专业 什么工作?
继续更新阿!
今天接着说虫饵。在长江里有一种活饵是很好的,甚至比红蚯蚓还要好,那就是白色面包虫。白色面包虫就是刚刚蜕了皮的白色嫩虫,是极品钓饵。它比黄色的老壳面包虫的上钩率要高好几倍,而且长江里几乎所有鱼都认这个白嫩虫,有的鱼不吃黄面包虫,但是会吃白的。有时候鱼不认红蚯蚓,但是认白嫩面包虫。 白色嫩皮面包虫能钓到长江里常见的一切鱼种,小到旁皮大到江鲇,是真正的通杀型。不过虫子蜕完皮只是当时白,半个小时以后表皮氧化就变回黄色了。所以我以前经常买20块钱一大堆,一大盒放到旁边等着它们蜕,谁先蜕出来就用谁钓鱼。蜕皮和它若虫的虫龄规律还有天气湿度有关,要蜕都蜕,不蜕都不蜕。有时候买的虫前面的白虫还没用完后面又蜕出一大批,有时候买的虫一天一个都不蜕,望着叹气。只有一个办法是用冷冻法来保存,蜕一个抓一个,装小瓶放冰箱冷冻室急冻。一瓶装100-200只,钓鱼时候就带一瓶。不过这种急冻的虫子有个缺陷就是不经泡。
话说,由于季节性和江水涨退的局限性,我们也不会专门的天天为了钓大鱼而钓鱼。长江里很多时候,我们还是不得不暂时认命,以钓小鱼为乐顺便等老天给惊喜的。于是在虫饵和拉饵之间,我们需要适时的进行调整来做出合适的选择。鱼这东西真的很反复无常,同样是在长江里,同样是旁皮,船丁,小鲫鱼。有时候拉饵特好用,一口一个。有时候拉饵全是乱口一个都钓不起,只认蚯蚓段。有时候蚯蚓段全是乱口全部咬碎。有时候拉饵蚯蚓段都不灵,偏认小搓饵钓极死的口。我对这个现象目前还比较迷惑,貌似还是和鱼的密度和水流速度有关系。试简单的辩证一下:当水比较深,(深则流急)的时候,小鱼即使很多,其密度和层次也会趋于分散。于是等待小鱼咬钩需要更长的等待时间(哪怕是多10秒),深水急流中的拉饵在下落时的溶散流失和形体分解都会更快,到底后再轻轻走个漂,被铅坠一拖一滚钩上的饵就剩的少了。即使你配的饵很好吃,可水深流急,会对鱼的正常吃饵动作造成干扰,比喻成人类体育的话说叫“技术变形”。这时候它吃食更多是冲刺型的抢口。抢口则乱,鱼吃钩一啄啄偏,二啄提空竿,三啄不提竿就彻底的空钩了。这时候用蚯蚓段,求得四啄,五啄,六七啄,反是上策。或者,改用小搓饵(两颗绿豆连起来那么大)很好的。反之,当水比较浅,(浅则流缓)的时候,小鱼的密度和层次会更趋于底部集中了。于是等待小鱼咬钩只需要更短的等待时间,可谓下钩即有。但由于密度过大,于是经常发生大规模的争抢行为。经常在水的中底层即进行抢口了,这导致了用蚯蚓段的空杆率反而大增了。不管你用多小的蚯蚓段,它毕竟是硬的,它都没有拉饵的那一瞬间吸入方便。放大1000倍来看,就是吃大香肠和吃泡馍的区别,你说哪个好吸入呢。经过中层的争抢,一般来说,用袖钩拉饵要么在中底层就中鱼,要么就直接空杆了。如果中层旁皮闹的凶而空杆率高,一般的解决办法是拉大饵。大拉饵到底如果还没啃光,接下来的底水上鱼率是很高的。可是用蚯蚓段就未必了,你们有没有发现,有的地方整条蚯蚓有小鱼咬,挂一节小蚯蚓段却成了狗不理?经常地?那时因为蚯蚓本身颜色相对黯淡,掐成段又不会扭动,包着小钩子又没个形体辨识度,体液(招鱼的关键)的析出也没有那么大量,一点也不招摇。蚯蚓段如果在下落的行程中没有出现劫口上鱼,到底后就会变得默默无闻,其颜色也没有诸如战蓝鲫香腥那样红的鲜亮,没有鱼搭理它也就很正常了。
蚯蚓的用法差异。[attach]344083[/attach]
真心是个好贴 得顶
楼主讲话真逗,贴着大肚子吸泥玩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