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假期的尾巴,在十一假期的最后一天,我发现北京的交通竟然一路畅通,于是我按捺不住钓瘾,驱车150公里,来到怀柔的喇叭沟门乡。在市里看天气预报,3到18度的气温,我特意穿上了秋衣秋裤和厚外套。但是仍旧低估了山里的天气变化,气温还不是最恐怖的,山中的大风又硬又冷,直接把人给冻透了。还好中获了目标鱼鲫鱼,沿途的美景也非常给力,山中红的、黄的、绿的各种颜色交织,不愧是大美怀柔!
来到钓点已经是上午10点半,赶紧找钓位开干!可能大家都选择在假期的最后一天休息,所以偌大的山体截流竟然一个钓鱼人都没有。而我刚刚支好鱼竿,这大风就呜呜地吹了起来。这处水面我也是第一次来,因为水面太大又在山谷之中,所以可以说是个天然风道,大风吹得我无法抛竿更没法看漂,无奈只能换地儿。
到了以前经常去的老钓点,这次有钓友相伴了,而且风力也小了很多。还是老味道一根4.5一根6.3双竿搞起,因为没有蚯蚓,只能先腥味儿拉饵搞点小鱼,之后用小鱼切段钓鲫鱼。这里的鲫鱼非常喜爱荤腥,对肉食更是来者不拒,类似用小鱼的钓法我也是屡试不爽,没想到这次遇到大风降温,却失效了!
小鱼切段死守了1个小时,竟然没有一口!而不管是腥味儿商品饵,还是麦粒,也都是颗粒无收,只有拉饵偶尔能上点小鱼。此时再不改变饵料或者钓法,只能空军回家,我一开始改变的是钓法,因为考虑到大风降温,水底又有很厚的酱层,于是我一根鱼竿钓浮,一根鱼竿钓离底。
改变钓法确实有用,鱼漂也终于有了动作,但是全都是小鱼的口,空枪率还极高。看来钓法变化无法应对鱼情,还是需要在饵料上下功夫。一个夏天都没有用虾肉钓鱼,我想山里的鲫鱼是不是馋这口了,于是我拿起儿子赶海时候用的小抄网,开始在岸边搜索,很快就捞上了不少“大眼贼”!
大眼贼比起普通的黑壳虾肉更加多,但是不如黑壳虾腥味儿大,但比起小鱼来说也是更合鲫鱼的胃口。赶紧掐断虾头穿钩开钓,虾脑也不能浪费,涂抹在虾身上诱鱼效果更好。之后就又是漫长的等待,难道连虾肉也不好用了吗?还好这次的探索终于对路了,苦等10分钟后,终于来了鲫鱼的漂相,一个缓慢的大顶漂!
赶紧抽竿刺鱼,一尾二两左右的黄金鲫被拉了起来,靠近水面时,这尾小鱼还来了个翻身卸钩,还好我拉得够紧,没有让它得逞。而有了这一尾鲫鱼入账,心也不慌了,抓虾钓鱼就好。而很快第二条第三条,甚至双飞鲫鱼也来报道。可惜时不我待,才钓到3点,狂风就转了向,来到这处截流,又冷又逆风,我只能选择打道回府。
最后当然钓获全部放流,这次只是小小的探索,看看秋季降温后,这些鱼儿喜欢吃些什么。北京的野钓资源太差,很多时候跟钓技没关系,只要你能诱来鱼,鱼饵对路,怎么调钓也一样能上鱼。反之你就是钓法千变,钩下无鱼也是白搭,最终回城路上再欣赏下美景,估计下次再进山,红叶将会更盛,咱们也期待下次的美景和爆护吧!
分享到
0个赞
后天本打算带孩子去怀柔的,看来有点悬啊!
楼主给个坐标,回头去试试
熟悉的位置……
开车150公里精神头很足!